心理行为干预对血透患者内瘘穿刺疼痛的影响

2018-01-08 04:27殷淑宜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50期
关键词:血透内瘘动静脉

殷淑宜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兴 225400)

心理行为干预对血透患者内瘘穿刺疼痛的影响

殷淑宜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兴 225400)

目的通过研究熟悉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的影响,并对心理行为干预对血透患者内瘘穿刺疼痛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2015年10月31日我院收治的血透动静脉内瘘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行为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疼痛情况等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疼痛评分、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透内瘘患者采取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以及患者的穿刺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血透;内瘘穿刺疼痛;心理行为干预;疗效

随着临床技术的发展,血液透析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肾脏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几率。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因其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费用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血透患者内瘘穿刺疼痛最为常见,因为动静脉内瘘每周要穿刺2~3次,每次的穿刺针选择都是16号的粗针尖,由此带来的疼痛对患者的影响较大,会产生紧张、焦虑、生活依从性下降等。本文主要是对心理行为干预对血透患者内瘘穿刺疼痛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1日~2015年10月31日我院收治的血透动静脉内瘘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6例。其中,研究组年龄26~79岁,平均年龄(55.7±2.4)岁,男30例,女26例,体重41.5~77.7 kg。对照组年龄27~74岁,平均年龄(54.6±2.3)岁,男31例,女25例,体重40.3~79.5 kg。两组患者在年龄、学历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的患者均签署研究同意书,自愿入组参与研究。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1)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包括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等;2)对患者的饮食习惯以及作息习惯进行调整,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3)协助患者进行体位的调整[1],患者出现并发症,要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4)患者的病房要保持干净整洁。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行为干预:在对照组患者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沟通,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心理状况,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在进行疾病相关知识讲解的同时,尽量使用患者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并帮助患者舒缓自身的心理压力、焦虑、紧张的情绪等。2)行为干预:帮助患者进行积极的自我效能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帮助患者设置逐步提升的小计划,完成一个小计划,就对患者进行肯定,帮助患者增强自信心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使用焦虑抑郁量表进行焦虑情绪评分,评分与患者的情绪成正比,分数越高,患者焦虑情绪越低;对患者使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分数与患者的情况成正比,分数越高,疼痛度越高;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包括患者的生理职能、生理机能、躯体疼痛以及总体健康四项。并对评分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疼痛评分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疼痛评分情况调查表(±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疼痛评分情况调查表(±s,分)

项目 n 焦虑评分 疼痛评分研究组 56 10.31±2.3 9.31±1.3对照组 56 14.61±3.6 12.6±2.4 t值 — 8.3861 8.3903 P值 — <0.05 <0.05

2.2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调查表(±s)

表2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调查表(±s)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项目 生理职能 生理机能 躯体疼痛 总体健康研究组(n=56) 26.81±3.49 56.31±7.9 6.95±4.87 16.38±3.95对照组(n=56) 22.61±5.22 46.95±6.41 5.91±3.51 12.61±6.71 t值 6.9217 7.9057 6.5208 5.9271 P值 <0.05 <0.05 <0.05 <0.05

3 结 论

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是一种具有创伤性的终身治疗[3],随着血液透析的发展,严重肾脏疾病患者的生存几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同时,也逐渐出现了较严重的并发症,其中以穿刺疼痛较为常见,对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也较大。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理行为干预,对患者的心理压力进行疏解,加强患者的自我效能的锻炼,进而提高患者的行为能力,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也有一定的影响[4]。

综上所述,对于血透动静脉内瘘患者采取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的情绪以及生存质量进行提高,减轻患者的穿刺疼痛感,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血透动静脉内瘘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1] 杨兰兰,范凤燕,李海燕.心理干预对血透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03(11):245-247.

[2] 方 梅.心理行为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伴抑郁焦虑患者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2,03(13):40-42.

[3] 邱玉清,刘付逸湘.心理行为干预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9,08(9):16-19.

[4] 张黎明,黄小妹,张 英,唐雅文,李红兵,伊 平.心理干预对血透患者社会支持利用的影响[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1(20):71-74.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50.59.02

刘欣悦

猜你喜欢
血透内瘘动静脉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超声对规律血透患者造瘘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