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改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分析

2018-01-08 04:27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50期
关键词:焦虑症障碍实验组

唐 瑛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特需病房,江苏 常州 213003)

心理护理干预改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分析

唐 瑛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特需病房,江苏 常州 213003)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改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两组患者都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传统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日间功能、催眠药物、睡眠障碍、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等的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且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日间功能、催眠药物、睡眠障碍、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等评分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焦虑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心理护理干预;焦虑症;睡眠质量

睡眠是一种能够反映身心健康的指标,很多焦虑症患者会出现睡眠障碍症状,包括做噩梦、惊醒、入睡困难等[1]。睡眠障碍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不利影响。提高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对患者预后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方面的效果,本文选取了40例焦虑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男8例,女12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36.9±2.7)岁,文化程度:有4例小学,有5例初中,有5例高中,有6例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对照组男9例,女11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38.0±2.9)岁,文化程度:有3例小学,有6例初中,有4例高中,有7例大专及以上学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阿普唑仑每天0.8~2.0 mg,氯硝西泮每天1~4 mg,劳拉西泮每天1~3 mg。如果患者使用单药治疗为了避免产生药物的依赖性,不可连续治疗超过2周。对照组在常规延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1.3 评价标准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对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睡眠的情况实行评价,总分为0~20分,分值越高,患者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日间功能、催眠药物、睡眠障碍、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等评分及PSQI总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且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日间功能、催眠药物、睡眠障碍、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等评分及PSQI总分都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 论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在临床上患者通常表现为恐惧、紧张不安、忧虑的情绪,并伴有口干、头晕、呼吸急促、尿急、出汗、心慌、胸闷等症状[2]。另外,还会出现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对焦虑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3]。护理人员应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鼓励患者将内心的情绪发泄出来,科学地回答患者的疑问,消除患者的困惑;向患者讲解焦虑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等疾病相关知识,促使患者正确看待自身病情,鼓励其积极面对;为患者安排感兴趣的生活任务,转移患者对焦虑症的注意力[4],使患者完成任务的同时提高自信心;指导患者在日常家务劳动中培养家庭意识,并提高患者的家务能力,叮嘱患者适当锻炼身体,以分散其注意力,改善睡眠质量;还可让患者在睡前听一些催眠音乐,过程中应指导患者放松身体,帮助其尽快入眠。心理护理干预是将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等结合起来共同实施的一种护理方法,可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程度,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PSQI评分情况(±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PSQI评分情况(±s,分)

实验组 对照组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睡眠质量 1.68±0.87 0.74±0.53 1.74±0.71 0.94±0.46入睡时间 2.11±0.91 0.78±0.44 1.98±0.86 1.31±0.61睡眠时间 1.34±1.35 0.71±0.76 1.12±1.17 0.98±0.85睡眠效率 1.58±1.23 0.91±0.76 1.54±1.02 1.08±0.65睡眠障碍 1.34±0.62 0.84±0.54 1.41±0.63 0.95±0.42催眠药物 1.68±1.34 0.91±0.86 1.88±1.23 1.34±0.93日间功能 2.21±0.98 0.71±0.61 2.04±1.04 1.18±0.92总分 11.88±4.24 5.54±1.75 11.64±3.25 7.69±2.38

本次研究中对焦虑症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得到强于单一常规护理的效果,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日间功能、催眠药物、睡眠障碍、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等评分及PSQI总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且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日间功能、催眠药物、睡眠障碍、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等评分及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武春建等[5]研究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的研究结果中表示对焦虑症的患者使用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睡眠障碍的情况,与本文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对焦虑症的患者使用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1] 陆丽芳.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10):210-211.

[2] 贾艳丽.心理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睡眠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30):6270.

[3] 孙 蓉.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健康前沿,2017,26(2):67.

[4] 贾艳丽.心理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睡眠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9):260.

[5] 武春建,殷 松.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5):355-357.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50.174.02

刘欣悦

猜你喜欢
焦虑症障碍实验组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现代人当警惕知识焦虑症
跟踪导练(四)2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跨越障碍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