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干预在急诊输液室用药管理中的应用

2018-01-08 04:27阮爱霞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50期
关键词:输液错误用药

阮爱霞

(苏州市相城区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 苏州 215000)

护理安全干预在急诊输液室用药管理中的应用

阮爱霞

(苏州市相城区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 苏州 215000)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干预在急诊输液室用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静脉输液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传统用药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法管理。统计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错误用药发生情况,同时就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不良事件3例,发生率为3%,对照组患者发生用药不良事件10例,发生率为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也显著低于对照组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急诊输液室用药错误的情况,提高用药管理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护理安全干预;急诊输液室;用药管理;不良反应

急诊输液室是医院一个比较重要的科室,承担着抢救和治疗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人们对于急诊输液室的用药也越来越关注。因急诊科收治的病患病情复杂,患者年龄段和情况也有所不同,输液用药管理质量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输液用药管理不但涉及到患者的身心健康,更是影响医院医疗水平的关键。既往有研究指出,护理安全干预能显著改善急诊输液用药管理质量,降低输液用药风险事件[1]。本次研究以本院急诊科收治的200例患者为例,探讨护理安全干预在急诊输液室用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静脉输液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男48例,女52例,年龄3~78岁,平均(24.85±12.8)岁;观察组男49例,女51例,年龄12~73岁,平均(24.83±11.2)岁。排除意识障碍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他那个积雪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我院传统的用药管理护理方法,指导患者日常用药,按照要求、遵循医嘱用药,对各个患者用药情况和反应做好对症处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安全干预,包括输液用药前干预、用药护理干预、输液操作护理干预和输液后的护理安全干预。输液前:要做好输液室的环境护理,保证输液室的消毒措施,根据天气状况调节输液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详细核对室内治疗所需要的物品是否准备充分,对缺少的药物要及时查漏补缺,严格对照药品放置规章制度登记和摆放,确保输液室设施齐全[2]。因输液室的人员流动性较强,急诊室护理人员的配置也应根据高峰、低峰时段合理安排,并在输液室周围设立护士值班室,以防出现紧急情况。用药护理干预:用药前,要详细核对患者的性别、姓名、年龄及病情状况,观察每位患者发放的药物与医嘱治疗单上的药物情况是否一致。针对需要皮试的患者应在用药前按照常规严格进行皮试,并加强对患者皮试后情况的观察。用药前若发现有任何错误要立即报告医师,并进行对症处理和纠正。输液操作护理干预:输液过程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要求,为患者做好全面的消毒工作,遵守一人一针一套一消毒的原则,禁止重复使用输液设备[3]。输液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意愿选择输液部位,用药也要注重配伍和用药禁忌,如果输液用药温度过低,可进行适当加热后使用,或给予患者保暖设备。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叮嘱患者若有任何不适要及时告知护理人员进行处理,不要盲目调节输液用药速度,避免造成不适。输液后护理安全干预:输液结束后的一段时间,要定期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身体不适的症状,告知患者,若用药后有任何不适一定要及时告知医师或护理人员进行处理[4]。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错误用药发生情况,同时就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用药错误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用药不良事件3例,发生率为3%,对照组患者发生用药不良事件10例,发生率为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用药错误发生率[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也显著低于对照组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478,P<0.05)。

3 讨 论

急诊输液室属于综合性较强的部门,患者因不同的治疗需求集中在一起,再再加上急诊输液室的患者病情危重,不安全因素较多,在急诊治疗过程中给护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急诊输液室用药管理目的是为了保证急诊的治疗效果,减少因操作错误、用药错误、配药错误、医嘱错误等因素造成的不良事件,减少急诊不良反应[5]。

自我院针对急诊输液室用药管理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措施以来,急诊治疗情况得到了有效保障,患者满意度也逐渐提升,用药错误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减少。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发生用药不良事件3例,发生率为3%,对照组患者发生用药不良事件10例,发生率为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也显著低于对照组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显然说明,护理安全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急诊输液室用药错误的情况,提高用药管理质量,减少不良反应。这与乔怡[6]的研究结果相符合,乔怡针对门诊输液室收治的2000例患者分别行常规用药护理和护理安全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用药错误发生率为0.9%,明显低于对照组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证明,护理安全干预在输液室患者的日常用药中能够有效减少不良用药现象,降低用药安全风险,使患者临床治疗具有良好保障。

[1] 苗 阳.门急诊输液护理安全管理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9):1112-1114.

[2] 魏红侠,苏益芳,姚晚侠,等.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门诊输液中心赫赛汀用药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29):3656-3658.

[3] 姚荷英,沈 喜,王春燕,等.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64-66.

[4] 蔡晓红.优化流程在急诊输液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4,14(3):69-70.

[5] 高树芹,林嘉麟,沈崇德,等.门急诊输液患者的护理需求及信息化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4):15-16.

[6] 乔 怡.护理安全干预在门诊输液室用药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6):152-153.

R472

B

ISSN.2096-2479.2017.50.190.02

刘欣悦

猜你喜欢
输液错误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在错误中成长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颈枕输液袋
不犯同样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