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评估表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

2018-01-08 04:27茵,李春*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50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障碍评估

和 茵,李 春*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云南 昆明 650101)

吞咽障碍评估表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

和 茵,李 春*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云南 昆明 650101)

目的研究探讨吞咽障碍评估表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吞咽障碍评估表。对患者的吞咽能力进行评估,根据吞咽障碍的程度给予患者不同的饮食指导和康复训练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SWAL-QOL评分、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吞咽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疗效较对照组良好,并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应用吞咽障碍评分表有利于患者获得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地减轻病痛,促进患者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SWAL-QOL评分;脑卒中;临床效果

脑卒中俗称中风,又被称为脑血管意外(CVA),属于脑血管疾病,是因为脑血管突然发生破裂所造成的疾病,又或者是因为血管堵塞后血液无法顺利地流入大脑因此对脑组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所致。临床上将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其中,缺血性脑卒中较出血性脑卒中更为常见,临床上有大约60%~70%的脑卒中患者均属于缺血性脑卒中。通常,脑卒中患者往往会产生头部疼痛、意识障碍、恶心呕吐甚至昏迷等症状,而吞咽障碍则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严重的话很有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2]。为了减轻病痛,促进患者恢复健康,临床上开始对脑卒中患者应用吞咽障碍评估表,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及时的评估,避免患者因吞咽困难而陷入危险的境地。本文则针对吞咽障碍评估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试验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48~69岁,平均年龄(55±1.5)岁;病程1.5~2.8年,平均病程(2.1±0.5)年。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9±0.5)岁;病程1.8~2.9年,平均病程(2±0.5年)。纳入标准:(1)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所选患者经各项检查均已被临床确诊;(3)患者具有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及护理的能力;(4)患者已发生吞咽困难等临床表现;(5)患者无其他干扰性疾病;(6)确保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相应的知情书和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具体措施为:(1)健康宣教:为患者耐心讲解与患者病情相关的医学常识和注意事项;(2)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与患者沟通,关注患者情绪变化,缓解患者因疾病带来的焦虑与恐惧心理;(3)饮食护理:根据病情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4)康复护理:指导患者定时进行康复训练。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吞咽障碍评估表,评估结果1~3级为重度,4~6级为中度,7~9级为轻度,10级为正常[3]。具体护理措施:(1)重度:此类患者应通过鼻饲或其他方式进行营养支持,而不支持经口直接进食。并且,1级患者不支持进行吞咽训练,2级患者支持适当的吞咽训练,3级患者可将吞咽和康复训练同期进行;(2)中度:4级患者尽量不直接经口进食,5级患者每日可部分经口进食,6级患者进行流质饮食;(3)轻度:该级别患者的吞咽障碍较轻,因此患者可以直接井口进食,但是护理工作人员必须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在必要的情况下,给予患者一定的肠外营养以满足人体所需,并指导患者进行饮食、康复训练,注意量的控制与把握,根据患者的适应能力不断调整训练的强度;(4)正常:定期为患者进行吞咽功能的检查,指导患者正确饮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结果

试验组吞咽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试验组 25 96.67±22.52 198.98±19.78a对照组 25 94.77±20.67 177.56±16.22

2.2 两组患者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试验组疗效比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临床上将液体和固体经口进入胃内的过程受到阻碍或出现运动障碍的情况称之为吞咽障碍[4]。该临床表现对人体的健康安全有着不可小觑的威胁。而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吞咽功能的评估来选择相对应的护理方案,可以使患者得到针对性的护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对患者疾病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5]。

据表1、表2所知,试验组吞咽功能评分为(198.98±19.7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7.56±16.22)分,显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60.00%,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患者应用吞咽障碍评分表有利于患者获得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地减轻病痛促进患者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1] 张春燕,孙 艳,张新玉.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护理,2012,18(5):611-613.

[2] 廖喜琳,钟美容,蔡超群.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及预见性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8):2036-2038.

[3] 彭亚利.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评估与营养支持的护理配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1):128-129.

[4] 杜 鹃,董 超.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12,14(3):516-518.

[5] 王相明,张月辉,詹 成,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19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9):6.

R743.3

B

ISSN.2096-2479.2017.50.206.02

张 钰

李 春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障碍评估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跟踪导练(四)2
跨越障碍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评估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