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梯度随访模式应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对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干预效果

2018-01-08 04:27董丽峰方志美杭素嫣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50期
关键词:外伤分段梯度

董丽峰,方志美,杭素嫣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无锡 214062)

分段梯度随访模式应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对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干预效果

董丽峰,方志美,杭素嫣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无锡 214062)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分段梯度随访模式对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49例为对照组,再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分段梯度随访模式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49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NIHSS、ADL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运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意识、家庭及朋友的支持、生命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分段梯度随访模式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分段梯度随访;重型颅脑外伤;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

颅脑外伤是临床常见多发病,患者病后产生认知、情绪、行为等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使其生活质量严重下降[1]。故患者手术后越早越快的恢复相关功能,对其自理能力的提高、预后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均具有重大意义。颅脑外伤患者康复周期长,大部分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出院回家进行康复锻炼。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主要康复场所为家中,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对家庭康复的认知度不足,使其康复效果降低[2]。如何有效使颅脑外伤患者出院机体康复效果提高,是护理人员所关注的问题。为探究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本研究中对我院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分段梯度随访模式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49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33~77岁,平均年龄(58.34±3.48)岁;颅脑外伤类型:硬膜下血肿13例、脑挫裂伤23例、硬膜外血肿8例、脑干损伤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3例;伤因:高空坠落18例、交通事故25例及摔伤6例。再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分段梯度随访模式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49例为观察组,其中男27例,女22例;年龄31~77岁,平均年龄(58.29±3.51)岁;颅脑外伤类型:硬膜下血肿12例、脑挫裂伤24例、硬膜外血肿9例、脑干损伤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4例;伤因:高空坠落19例、交通事故24例及摔伤6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癌症晚期者;器官功能衰竭者;精神病者;拒绝配合此次研究者。两组为同一组手术者、麻醉者及护理人员。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含护理人员向患者说明颅脑外伤治疗的流程及治疗后的自我管理条例;在饮食方面,指导患者进食清淡食物预防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戒烟戒酒。多吃含有维生素E的食物、蔬菜及新鲜水果;在生活方面,尽量为患者提供安静及舒适的休息环境;在用药方面,向其说明各药物的药效和相应的副作用。

1.2.2 观察组行分段梯度随访模式。(1)住院期间。患者在疾病治疗的各个时期均可能出现不良心理问题,该心理会导致患者康复速度及生活质量下降。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指导其建立科学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疾病相关知识增加认知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护理人员嘱咐其肢体功能锻炼加强并解释缘由,得到患者的理解及配合,使患者身体及心理两方面良心发展。(2)出院前健康教育。开展健康讲座,其中包括病因、预后、导致并发症的各项因素、治疗方案、科学饮食及用药安全等多个方面,使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提高,消除其负性情绪,从而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正确的健康行为,对不良生活习惯给予纠正,并让其掌握紧急状况下的救治措施及血压监测。同时,以科室护士学历、年资及职称为依据合理分配护理人员,每位责任护理人员负责5~7例患者,负责患者出院后的随访,并收集患者信息及制作家庭随访记录手册。(3)随访早期。护理人员制作家庭随访疾病管理跟踪卡,1卡4份,医院、随访护理人员、社区及患者各1份,卡两面均印有信息,卡片用细铁环串联,便于存放及阅读。卡正面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疾病名称、疾病记录、随访起止时间、主管医生、随访护理人及社区负责人。卡反面包括患者居家护理注意事项,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定力、注意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方法。随访时间:出院后第2周、第5周及第9周,不定期电话随访。并将随访结果及随访中患者的疑难问题进行整理及汇总,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并在电话随访中告知患者,以此为根据改善下个周的护理计划。(4)随访后期。以家庭随访疾病管理跟踪卡上负责人为根据,将患者、患者家属、随访护理人员及社区负责人分为一组,进行有关知识教育。患者出院后期病情逐渐趋于稳定,可通过查看管理跟踪卡上责任护理人员电话,与其沟通,使责任护理人员更好的引导患者康复训练,从而加快康复速度。

1.3 观察指标

(1)向两组分别于入院时及护理90天后发放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量表进行评价[5]。包含认知、运动、情绪、行为等维度,总分为42分,分值越低则神经功能缺损越低。(2)两组分别于入院时及护理90天后采用Spitzer的生命质量指标(QLIndex)量表评价生活质量状况。该量表包含运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意识、家庭及朋友的支持、生命观5项内容,总分为10分,每项分数0~2分,分值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3)两组分别于入院时及护理90天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对其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分析,并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价。该量表包含10项内容,总分为100分。良:60分以上者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中度残疾:40~60分者生活需要帮助;重度残疾:20~40分者生活需要很大帮助;完全残疾:20分以下为生活完全需要帮助。分数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神经功能

观察组护理90天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

观察组护理90天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日常生活能力

观察组护理90天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护理90天后NIHS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护理90天后NIHS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入院时 护理90天后对照组 49 24.71±3.57 18.48±3.61观察组 49 24.65±3.51 15.46±3.14 t-0.084 4.418 P-0.933 0.000

表2 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护理90天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护理90天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项目 入院时 t P 护理90天后 t P对照组(n=49) 观察组(n=49) 对照组(n=49) 观察组(n=49)运动能力 1.02±0.19 1.04±0.20 0.507 0.613 1.18±0.22 1.43±0.28 4.914 0.000日常生活 1.18±0.17 1.17±0.19 0.275 0.784 1.39±0.24 1.56±0.31 3.035 0.003健康意识 1.17±0.21 1.18±0.23 0.225 0.823 1.30±0.21 1.48±0.24 3.951 0.000家庭及朋友支持 0.95±0.18 0.96±0.19 0.267 0.790 1.12±0.18 1.34±0.27 4.746 0.000生命观 1.13±0.19 1.15±0.21 0.494 0.622 1.31±0.23 1.51±0.24 4.212 0.000

表3 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护理90天后ADL评分比较[n(%)]

3 讨 论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大部分是由于外力作用导致的头部受伤,并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受损,患者术后必须采取长期治疗及康复训练。在患者病情稳定出院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会遗忘医生的嘱咐,导致患者无法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康复训练,使康复训练效果差,从而增加患者康复时间,降低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对出院的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人性化及程序化的护理干预指导。分段梯度随访模式是在小组形式的基础上以患者不同康复阶段的不同需求为依据,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实施针对性护理[3]。各阶段以患者护理重点不同为根据,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随访护理,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保证康复护理工作有序进行,让患者居家疗养时仍可以得到科学、有效的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预防并发症,促使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从而加快患者居家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90天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分段梯度随访模式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原因主要为护理人员为患者制作的家庭随访疾病管理跟踪卡上写有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定力、注意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方法,避免患者及其家属因时间推移而遗忘训练方法[4]。同时,社区负责人的监督及责任护理人的随访,从而提高其康复训练依从性,促使患者按时进行康复训练,加快机体康复。神经细胞具有可塑性,通过有序化及科学化的康复训练能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从而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90天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分段梯度随访模式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原因主要为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引导患者建立科学及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生理功能恢复;护理人员向患者说明疾病治疗方法及效果,告知患者解决负面心理情绪的方式,从而有效缓解或消除患者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同时,指导患者掌握紧急状况下的救治措施及血压监测,增加其安全感,最终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90天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分段梯度随访模式对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显著效果。原因主要为分段梯度随访模式通过对患者、社区负责人、患者家属及护理责任人的定期护理培训指导,提高康复训练及并发症预防方面的意识,促使患者出院后将被动接受康复治疗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康复训练,提高训练效果。且护理人员为患者制作家庭随访疾病管理跟踪卡,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在出院后时刻了解自身疾病状况,并使护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患者出院后的并且,使护理人员在随访时能够更好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改善病情,最终显著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5]。

综上所述,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分段梯度随访模式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大力推广。

[1] 谭志平,顾德云,陆 叶,等.优质护理服务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z1):215.

[2] 涂海春.局灶低温法用于重型颅脑外伤高热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护理,2017,9(02):130-132.

[3] 朱春香.分级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9):2213-2215.

[4] 王月华,樊玉花,董彩梅.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10):687-689.

[5] 牟 丹,向镜芬,邓艳琼,等.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实施程序化镇静镇痛的护理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5,30(08):35-39.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50.81.02

张 钰

猜你喜欢
外伤分段梯度
一个改进的WYL型三项共轭梯度法
一类连续和不连续分段线性系统的周期解研究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一种自适应Dai-Liao共轭梯度法
一个具梯度项的p-Laplace 方程弱解的存在性
一类扭积形式的梯度近Ricci孤立子
分段计算时间
3米2分段大力士“大”在哪儿?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