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理念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

2018-01-08 04:27宁燕文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50期
关键词:肝移植外科理念

宁燕文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快速康复理念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

宁燕文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肝移植围手术期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1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理念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1.05%显著低于对照组5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移植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理念护理模式利于加快患者康复,控制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快速康复理念;肝移植围手术期;应用价值

由于患者在接受肝移植术后,始终面临的排斥反应,并伴随其他并发症发生的威胁,因此必须确保患者围手术期接受优质的护理干预[1]。快速康复理念作为成熟的护理理念,将其应用在肝移植围手术期护理中能够阻断和减少对患者机体的应激,且促使患者从手术创伤中更快康复[2]。本次研究对快速康复理念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并选择本院收治的肝移植围手术期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肝移植围手术期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16例。其中,观察组男31例,女1例,年龄30~61岁,包含终末期肝硬化患者11例,肝癌患者20例,肝豆状核变性1例;对照组年龄31~60岁,包含终末期肝硬化患者6例,肝癌患者10例。排除未能实施肝移植手术患者、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患者、依从性差患者等。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实施传统常规护理干预,包含术前禁食禁水、肠道准备、管道护理及术后补液等。

1.2.2 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模式,详细护理内容如下:①手术前,责任护士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确保患者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手术治疗,并告知患者手术类型、麻醉过程、术后镇痛,避免患者出现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焦虑症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快速康复理念的作用和效果,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要求患者掌握术后快速康复的措施,如:胸式深呼吸动作、有效咳嗽咳痰、踝泵运动、床上翻身四步法、起床六步法、床边站、床边走等。术前禁饮禁食的改变,术前2h禁水,术前6 h禁固体,告知患者和家属术后隔离措施,预设出院标准,告知随访安排和再次入院的途径。②手术中,医护人员需要观察患者的身体情况,给予患者静脉液体支持,对患者进行预防性抗生素应用,使用抑制胃酸药物。用电热毯给患者保暖。尽量不放置腹部引流管。③手术后,转ICU治疗少于24 h,患者苏醒后尽早拔除气管插管,随后转普通单间病房,由肝移植小组成员管床,进行保护性隔离。并严密进行心电监护和吸氧治疗。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镇痛模式(多模式)。此外重视给予患者营养支持,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序贯口服营养支持。在术后第1天可以拔除胃管,进食流质,床上活动,术后第2天拔除尿管,床边站、坐,累计1.5 h。第3天给予半流质饮食,床边走。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常见有急性排斥反应、胆漏,胆道狭窄、呼吸道感染、血压异常、真菌感染、血糖异常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分析

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显著低于对照组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分析(±s)

表1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分析(±s)

组别 n 首次排气时间(h) 首次排便时间(h) 术后住院时间(d)观察组 16 50.27±5.24 66.26±7.53 14.06±4.27对照组 16 68.43±6.85 94.68±8.29 23.15±4.82 t/x2 -- 9.18 11.06 4.80 P--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观察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25%显著低于对照组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n,%)

3 讨 论

上呼吸道感染问题作为肝移植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康复造成极大的影响,而采用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模式,能够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的康复[3]。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模式的核心为降低手术和疾病对患者造成的不利影响,如肝移植术创伤较大,且术后需要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严重影响患者的抵抗力,继而造成感染情况的发生[4]。传统护理中的术前肠道准备会增加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和水电解质紊乱发生几率,而快速康复技术则缩短患者禁食禁水时间,且患者术后也能够实现早期进食[5]。此外对于术后逐渐恢复的患者,应当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使肠道功能恢复和器官功能恢复[6]。本次研究对快速康复理念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显著低于对照组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技术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且控制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 何婷婷,杨 英.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移植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14(11):1144-1145.

[2] 王 宇,张 攀,韩文锋,等.快速康复理念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实用骨科杂志,2017,23(2):110-113.

[3] 梁婉红,黄 芳,陈玉侣.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9):220-221.

[4] 徐 静.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1):140-140.

[5] 曾宪鹏,钟自彪,熊艳,等.预处理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肝移植围手术期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5,21(6):424-428.

[6] 张 静,刘学民,刘正稳,等.直接抗病毒药物在丙型肝炎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12):2084-2087.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50.87.02

刘欣悦

猜你喜欢
肝移植外科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让活体肝移植研究走上世界前沿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研究现状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健康之路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