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陶行知先生学生观激发学生学习现代散文兴趣

2018-01-08 07:59冯许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学生观陶行知兴趣

冯许

摘 要:陶行知先生学生观要点之一是了解学生兴趣,还学生自由。当前,初中现代写景抒情散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应深入分析写景抒情散文,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丰富材料呈现方法,还应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总之,应努力使现代散文教学变得开放而有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现代散文的兴趣。

关键词:陶行知;学生观;现代写景抒情散文;兴趣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教学思想内容丰富,而“还学生自由是陶行知的一贯思想”。先生学生观的要点之一是还学生自由,学生是主体,我们应了解学生的兴趣。在我们的现代散文教学中(这里主要分析现代写景抒情散文),我们就应该这样做。

一、现代写景抒情散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陶行知先生要求我们了解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新课标也要求教师“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但其实,我们初中现代散文教学(这里主要分析写景抒情散文教学)做得还不够好。很多老师对这方面的教学现状进行了研究,并且也得出了一些结论。一位老师在《摒弃初中散文教学的“去散文化”课堂》一文中提到“可是在我们实际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往往表现一种‘去散文化的倾向,也就是不把散文当成散文来教。”就写景抒情散文而言,“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整个课堂充斥的是字、词、句的肢解分析,散文理论知识、语文基础知识的过多讲授,欣赏散文的手段和方法成了欣赏散文的最终目标。”[1]确实如此,有的老师上《白杨礼赞》一文,先是分析字词,然后是段落分析,再是象征手法的分析,最后是总结主题。不能说这样的课堂是完全无效的,但课堂将写景抒情散文分解开来,过于重视知识,缺失了写景抒情散文的美感。课堂上,学生也会被调动,但是存在“为调动而调动”的感觉,缺乏灵动性。往往这样的课堂是低效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呢?在课堂上,有的学生忍不住打瞌睡,有的学生硬撑着,没有多少兴趣。学生大多不能很好地走进写景抒情散文的世界,学习效果不好。总之,写景抒情散文的教学现状不够乐观。

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的原因分析

(一)对课改要求和课标理念理解不深

课改已经进行了十多年,“课改”这两个字眼,大家都熟悉,但真正落实得并不好。很多老师对课改的认识只是浮于表面,并未真正体会。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理论教师都知道,但是,像前面提到的课堂,教师为“调动学生而调动学生”,没有将课堂与课文特点很好地融合起来,这样就是没有真正落实课改精神,这样的课堂还是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并未真正深入地理解课改精神,没有将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結合起来。

再看语文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具体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同时,《课程基本理念》还提到“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理念。很多老师知道这些理念,但并未贯彻好,就像前面提到的课堂设计一样,只是浮于表面,学生还是被动地、机械地学习。《课程基本理念》中的“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这一点尤为重要。但不少老师在分析写景抒情散文时,自己并未真正理解课标精神,并未带着学生品读美感,教学效果必然不佳。所以,深入理解课改和课标精神非常重要。

(二)对写景抒情散文理解不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所以,教师应深入理解现代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但从现在的课堂效果看,很多教师并未掌握好。

“散文”这一名称是由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提出来的。现代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现代散文,祝德纯老师在《散文创作与鉴赏》中总结了四种说法。比较重要的一种说法是“那些写我(作者)的所经所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或记人写事,或状物摹景的情文并茂、优美精悍的真实性文章。”[2]写景抒情散文属于狭义的现代散文的范畴。再谈谈现代散文的特点,很多地方的说法不同,这里选择几种较为重要的谈一下。第一点是“形散神聚”。这一特点并不适合叙事散文,但对写景抒情散文而言,是合理的。第二点是以小见大。第三点是抒情性。第四点是时代性。教师应明确现代写景抒情散文的这四个主要特点,并将这四个特点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融会贯通。这样,教师才能真正设计好写景抒情散文课,就不会出现像前面提到的那样不自然的课堂了。

三、怎样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现代散文课程

前面说过,我们的现代散文教学缺少活力,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注意什么问题呢?下面进行分析。

(一)深入分析写景抒情散文,让学生品读美感

写景抒情散文有很多美感,我们特别要品读“章法节律美”“语言美”和“情感美”。

1.品读“章法节律美”

在写景抒情散文中,“譬如散文文字的双声、叠韵、倒叙会出现匀称、平衡又参差变化的节律美;散文遣词造句的意象之美,或造境,与音调、气势、修辞相辅相成的多端变化,形成流动美、静态美、音乐美、绘画美、雕塑美、建筑美等表现法式,营造美的极致。”我们在教学时,应重视写景抒情散文的章法节律美。具体教学中,应重视朗读,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感受到散文的“章法节律美”。比如教学《白杨礼赞》时,我们在课堂上就应重视朗读的环节。我们可以齐读,可以小组朗读,还可以请一位学生朗读。可以读一句话,读一小节,或读全文,还可以配乐朗读,形式应该是多样的。

2.品读“语言美”

写景抒情散文的语言非常优美,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这一点。比如《白杨礼赞》中“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一句,一个“扑”字生动形象,而“黄绿错综的大毡子”又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课堂上,应让学生自己赏析,充分感受这样的美感。再比如《紫藤萝瀑布》中的“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一句,既用到比喻的修辞,又用到叠词,我们应让学生自己分析,感受散文的语言美。endprint

3.品读“情感美”

写景抒情散文都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主题,关键应让学生自己分析出来,体会情感之美。像《白杨礼赞》的主题是赞美北方的军民和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石榴》的主题是讴歌民族气节、高尚情操,表明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表明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紫藤萝瀑布》的主题是赞美新生活、新气象,告诉我们生命长河永无止境的哲理,希望能珍惜生命、拥抱生命,乐观面对生活,表惜时而行、焕发活力的情怀。这些主题是非常美好的,但如果让学生死背,那就辜负了那份美好。我们应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并感受美好,这才是最关键的。

(二)努力创设问题情境,重视学生的好奇心

我们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重视学生的好奇心。具体来说说,第一,我们的现代散文教学的问题应小而具体,问题与问题之间最好有一定的联系。比如带学生分析《春》的“春花图”时,就可明确地让学生读前三句话,指出春花的三个特点。这样问题很小,又非常明确,学生静下心一想,即可知道,也就是,马上就会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学生的兴趣也就上来了。总而言之,问题应小而具体,这样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往往可以回答,也容易获得成就感,兴趣就容易被激发出来。

第二,问题应“新颖有趣”。比如给学生上《石榴》这一散文时,不如用一个谜语来导入。这样既符合这一课文的内容,又非常有趣,学生会动脑筋,兴趣也就来了。

(三)丰富材料呈现的方法,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我们应“丰富材料呈现方法”,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比如我们给学生上《阿里山纪行》一文时,不妨把图画按课文的游踪整理好,边分析边展示给学生看。相信,学生必然会很感兴趣。如果老师在课上还能卖个关子,让学生急于了解下面的图片,那效果必然会更好。学生会对这一形式感兴趣,进而对我们的现代散文课感兴趣。还有在上《紫藤萝瀑布》的时候,我们可将这一课文稍稍放后一些,放在紫藤萝开花的时候再上。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间去感受紫藤萝之美,那学生的兴趣一定非常浓厚。学生可能还会将自己的描写与作家的描写进行比较,那效果就更好了。

(四)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们还可以“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来激发学生学习现代散文的兴趣。比如有的学生虽不大喜欢研究现代散文,但也喜欢自己写写文章。在闲暇时候,老师不妨与学生谈谈写作与现代散文学习的关系。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只有深入了解现代散文的写作方法,才能写出好文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现代散文的兴趣。再比如,有的学生不大喜欢我们的现代散文课,但他喜欢朗诵、演讲、表演一些小节目。我們可以告诉他只有深入学习现代散文、提高阅读能力,才可以更好地朗诵、演讲、表演的道理。用这样的方法,我们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现代散文的兴趣。

总而言之,我们应把握住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努力建设开放而又有活力的现代散文教学,从而真正达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还学生自由”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共同努力,相信我们的现代散文教学定会更加充满活力,更好地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范维胜.摒弃初中散文教学的“去散文化”课堂[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3(5):46-49.

[2]祝德纯.散文创作与鉴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编辑 李烨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观陶行知兴趣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外籍教师课堂典型用语及其所采用的教育教学措施背后折射出的“学生观”和“教育观”
孔子学生观对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