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梗阻型肝胆管结石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期间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

2018-01-09 03:52寇昌华韩锡林庄惠杰齐敦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1期
关键词:肝胆开腹外科

寇昌华,韩锡林,庄惠杰 ,齐敦峰,朱 萍⋆

(1.徐州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江苏 徐州 221009;2.徐州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 江苏 徐州 221009)

在梗阻型肝胆管结石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期间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

寇昌华1,韩锡林1,庄惠杰1,齐敦峰2,朱 萍1⋆

(1.徐州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江苏 徐州 221009;2.徐州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 江苏 徐州 221009)

目的:探讨在梗阻型肝胆管结石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期间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进行开腹手术的150例梗阻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n=75)和B组(n=75)。为A组患者采用常规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治疗,为B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毕至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术毕至肛门恢复排气的时间、术毕至首次进食的时间、术毕至首次排便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术毕至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术毕至肛门恢复排气的时间、术毕至首次进食的时间、术毕至首次排便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A组患者,其切口感染、腹腔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在45岁以下的B组患者相比,年龄在65岁以上的B组患者其术毕至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术毕至肛门恢复排气的时间和术毕至首次进食的时间均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梗阻型肝胆管结石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期间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患者的年龄越小,为其采用该理念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越显著。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梗阻型肝胆管结石;围手术期

肝胆管结石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此病患者可出现结石阻塞胆管、胆管炎反复发作等情况。有研究指出,接受开腹手术的梗阻型肝胆管结石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1]。近年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本文对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接受开腹手术的150例梗阻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在梗阻型肝胆管结石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期间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4年7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进行开腹手术的梗阻型肝胆管结石患者中随机选取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的纳入标准[3]:1)TB(总胆红素)> 34.2 μmol/L。2)TC(总胆固醇)> 5.7 mmol/L。3)年龄在18岁至80岁之间。4)具有进行开腹肝切除术的指征。所选患者的排除标准[4]:1)合并有胆管癌。2)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3)合并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或不能耐受手术。4)患有由胆管囊肿、损伤性胆管狭窄等其他胆道疾病所致的结石。5)术后随访资料不完整。将这15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n=75)和B组(n=75)。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研究方法

为A组患者采用常规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治疗。治疗方法是:1)在术前,向患者讲解有关梗阻型肝胆管结石和手术治疗的知识及手术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告知其戒烟戒酒。在术前12 h指导其禁食,在术前4 h指导其禁饮。在术前8 h对其进行清洁灌肠,并为其留置胃管。2)在术中,为患者留置腹腔导流管。3)在术后,对患者进行镇痛处理。在术后的第3 d,为其拔除腹腔引流管,并使用抗生素对其进行5~7 d的预防性抗感染治疗。为B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治疗。治疗方法是:1)在术前,向患者讲解有关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知识,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以减轻其焦虑感。告知患者戒烟戒酒,并指导其进行适量的室内步行锻炼。在手术前一天晚上8点钟左右,让患者服用1000 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在手术前2 h或手术当天早晨6点钟,让患者服用250 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2)在术中,对患者进行保温处理(将其体温控制在36℃左右)。在为患者关闭腹腔前,用温生理盐水对其腹腔进行冲洗。在为患者输注液体前,应预先对输注液进行加温处理。严格限制患者术中的补液量。3)在术后,及时为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在术后48 h,通过硬膜外导管对患者进行持续镇痛治疗。在术后24 h,为患者撤除心电监护仪,让其进食少量的流食,指导其口服胃复安、谷维素、维生素B1,并协助其进行适量的床上活动。在术后的第2 d,为患者减少补液量,及时为其更换切口的敷料,并指导其适当地增加活动量。在术后的第3 d,指导患者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并停止对其进行营养支持。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毕至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术毕至肛门恢复排气的时间、术毕至首次进食的时间、术毕至首次排便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中的所有数据均录入到SPSS 22.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毕至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的比较

B组患者术毕至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短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在45岁以下的B组患者相比,年龄在65岁以上的B组患者其术毕至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毕至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的比较(h,±s )

表2 两组患者术毕至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的比较(h,±s )

注:*组间比较,P<0.05;#与45岁以下比较,P<0.05。

观察指标 术毕至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45岁以下 45~65岁 65岁以上A 组 11.8±2.1 12.4±2.0 13.0±2.2 B 组 10.5±1.8* 11.2±1.9* 11.7±2.1*#

2.2 两组患者术毕至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的比较

B组患者术毕至肛门恢复排气的时间短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在45岁以下的B组患者相比,年龄在65岁以上的B组患者其术毕至肛门恢复排气的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3 两组患者术毕至首次进食时间的比较

B组患者术毕至首次进食的时间短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年龄在45岁以下的B组患者相比,年龄在65岁以上的B组患者其术毕至首次进食的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3 两组患者术毕至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的比较(h,±s )

表3 两组患者术毕至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的比较(h,±s )

注:*组间比较,P<0.05;#与45岁以下比较,P<0.05。

观察指标 术毕至肛门恢复排气的时间45岁以下 45~65岁 65岁以上A 组 42.5±8.1 45.3±8.7 47.2±9.4 B组 37.9±7.6* 40.5±7.9* 42.3±7.7*#

表4 两组患者术毕至首次进食时间的比较(h,±s )

表4 两组患者术毕至首次进食时间的比较(h,±s )

注:**组间比较,P<0.01;#与45岁以下比较,P<0.05。

观察指标 术毕至首次进食的时间45岁以下 45~65岁 65岁以上A 组 35.3±4.8 37.8±4.9 38.1±5.3 B组 26.1±3.5** 27.8±3.7** 29.2±4.6**#

2.4 两组患者术毕至首次排便时间的比较

B组患者术毕至首次排便的时间短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术毕至首次排便时间的比较(h,±s )

表5 两组患者术毕至首次排便时间的比较(h,±s )

注:**组间比较,P<0.01。

?

2.5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

B组患者住院的时间短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d,±s )

表6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d,±s )

注:*组间比较,P<0.05。

观察指标 住院时间45岁以下 45~65岁 65岁以上A 组 7.8±1.9 8.3±2.0 8.7±1.8 B组 6.7±1.3* 7.1±1.2* 7.3±1.5*

2.6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B组患者切口感染、腹腔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头晕、肝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7。

表7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通过外科医生、护士、麻醉师及患者家属进行整体配合来实现的一种围手术期治疗方法[4]。近年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肝胆管结石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肝胆系统疾病。此病患者常会出现结石阻塞胆管、胆管炎反复发作等情况[5]。及时对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6-7]。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接受开腹手术的梗阻型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治疗可显著缩短其术毕至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术毕至肛门恢复排气的时间、术毕至首次进食的时间、术毕至首次排便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这与蒋遗云等[1]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梗阻型肝胆管结石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期间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患者的年龄越小,为其采用该理念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越显著。

[1]蒋遗云, 邬林泉, 李恩亮,等. 加速康复外科在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中的应用[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6, 22(12):814-818.

[2]蒲成容, 季巧, 张静梅,等. 术后加速康复理念在肝胆管结石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10):156-157.

[3]黄胜英, 肖巧华. 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在肝胆外科微创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13(11):49-51.

[4]梁永辉.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复杂性胆结石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 37(5):618-619.

[5]余建中, 胡常明, 胡晓华,等. 快速康复外科在肝胆管结石围术期的应用[J]. 肝胆外科杂志, 2016, 24(2):98-101.

[6]刘玉兰, 利民, 郑超,等.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 14(7):73-74.

[7]彭创, 易为民, 谭朝霞,等.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应用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6,28(3):177-180.

R364.2+5

]B

]2095-7629-(2017)21-0007-03

寇昌华,男,汉族,1974年9月出生,博士学位,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胆胰良恶性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Email:Kouchanghua@126.com

*通讯作者:朱萍,女,1963年3月出生,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肝胆胰良恶性疾病的护理,Email:Zhupingnh@126.com

猜你喜欢
肝胆开腹外科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
敬民深处见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