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评价

2018-01-09 03:52谢红萍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1期
关键词:卧床心肌梗死住院

谢红萍

(江苏省南京市胸科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评价

谢红萍

(江苏省南京市胸科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目的:研究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江苏省南京市胸科医院就诊的1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普通组,每组各57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普通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观察比较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卧床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接受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卧床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普通组患者(P<0.05),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普通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高于普通组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其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有针对性护理;并发症;满意度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此病好发生于中老年人群[1]。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起病急、进展迅速及致死率高等特点。尽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本研究主要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江苏省南京市胸科医院就诊的1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选患者的纳入标准:1)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和实施方案,并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2)经影像学检查被确诊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所选患者的排除标准:1)合并有恶性肿瘤。2)合并有严重的肝、肺、肾等器官的功能不全。3)合并有恶性心律失常或心脏瓣膜疾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57例)与普通组(n=57例)。研究组患者中有男35例,女22例;其年龄为39至77岁,平均年龄为(58.3±6.3)岁;其发病至就诊的时间为40 min~13 h,平均时间为(4.27±1.62)h;其中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31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26例。普通组患者中有男33例,女24例;其年龄为38至79岁,平均年龄为(57.9±6.6)岁;其发病至就诊的时间为30 min~14 h,平均时间为(4.18±1.73)h;其中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30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27例。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在这两组患者入院后,对其均进行溶栓治疗。在治疗期间,对普通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对其进行对症处理和并发症护理等)。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护理方法主要包括:1)进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知识,使其能够正确地看待自身的病情,缓解其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应保持亲切、温和的态度,以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充分了解其心理状况,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2)进行溶栓护理。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协助其进行相关检查,记录其病史信息。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其静脉通道的通畅,并注意监测其是否出现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系统出血等并发症。3)进行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将患者病房内的温度控制在20~23℃之间,将其病房内的湿度控制在45%~60%之间。定期对其病房进行开窗通风,以保持其病房内空气的清新,并定期对其病房进行消毒处理。4)进行饮食指导。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身体状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指导其多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纤维素、蛋白质及矿物质的食物,告知其控制钠盐及脂肪的摄入量。指导患者养成少食多餐、按时就餐的习惯,并禁止其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5)进行康复护理。完成治疗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告知其绝对卧床休息,并定时协助其翻身,以防止其发生压疮。定时对患者腰背部的受压部位和下肢进行按摩,以促进其血液循环,防止其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在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其是否出现血压升高、双侧瞳孔不等大及意识障碍等症状。若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协助医生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卧床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接受护理期间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患者卧床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对比

接受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卧床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平 均 为(2.17±0.72)d、(21.32±4.73)d, 普 通 组 患者卧床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平均为(3.96±0.84)d、(30.02±5.48)d。研究组患者卧床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普通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对比(d,±s )

表1 两组患者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对比(d,±s )

?

2.2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期间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在接受护理期间,研究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胸痛、2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26%(3/57);普通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发生胸痛、2例患者发生压疮、1例患者发生静脉血栓、6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05%(12/57)。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期间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普通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期间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研究组患者中对护理工作的评价为十分满意的患者有39例(占68.42%),为满意的患者有17例(占29.82%),为不满意的患者有1例(占1.7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8.25%(56/57)。普通组患者中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十分满意的患者有22例(占38.60%),为满意的患者有25例(占43.86%),为不满意的患者有10例(占17.50%)。普通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82.46%(47/57)。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高于普通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此病主要是由冠状动脉持续缺氧、缺血所致的心肌细胞坏死引起的[3]。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不断增高。有学者指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与患者的饮食不规律、长期饮酒、吸烟、情绪激动、劳累过度及寒冷刺激等因素密切相关[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部疼痛、恶心、呕吐等,随着其病程的进展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并发症。尽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护理后与普通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卧床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更短,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其对护理的满意率更高。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其预后。

[1]彭爱学,高光美,唐福爱,等.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梗患者溶栓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8(5):1116-1118.

[2]魏文渊,李丽.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及转运中护理体会[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20(8):648-649.

[3]白杨.全程优质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520-521.

[4]曹云波.优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8):123-124.

R473

]B

]2095-7629-(2017)21-0025-02

谢红萍,女,1984年5月出生,汉族,籍贯:江苏南京,本科学历,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Email:623134958@qq.com

猜你喜欢
卧床心肌梗死住院
妈妈住院了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