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2018-01-09 03:52郑志良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1期
关键词:优良率肱骨骨科

王 江,戴 峰,郑志良

(溧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常州 213300)

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王 江,戴 峰,郑志良

(溧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常州 213300)

目的:探讨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溧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8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48例患者分为解剖钢板组和锁定加压钢板组,每组各有24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为解剖钢板组患者施行解剖钢板内固定手术,为锁定加压钢板组患者施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及在术后的第3个月末其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分的优良率。结果:锁定加压钢板组患者进行手术的用时、术后住院的时间和骨折愈合的时间均短于解剖钢板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解剖钢板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的第3个月末,两组患者Neer评分的优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在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促进其骨折的愈合,缩短其治疗的时间。

锁定加压钢板;解剖钢板;肱骨外科颈骨折;复位后固定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骨折类型之一。由于中老年人多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故其极易发生肱骨外科颈骨折。胥少汀等[1]的研究表明,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骨折处进行复位较为困难,且在复位后其骨折处不易被固定,故一般无法对其进行保守治疗。目前,临床上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主要是进行手术治疗。以往,临床上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主要使用解剖钢板进行复位后固定,但其骨折处的固定效果并不理想。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复位后固定的效果,笔者对在溧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24例此类骨折患者进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溧阳市人民医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48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1)患者所发生的骨折均为新鲜骨折。2)对患者进行CT检查或X线片检查后,均被确诊存在肱骨外科颈骨折。3)患者对本次研究的内容均知情同意。其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有严重的肝肾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及结核病。2)患者合并有精神障碍性疾病。3)患者不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在这48例患者中,有男性33例,女性15例;其年龄为47~69岁,平均年龄为(56.8±11.6)岁;其中左侧骨折患者有23例,右侧骨折患者有25例。在这48例患者中,因从高处坠落所致骨折的患者有15例,因交通事故所致骨折的患者有14例,因跌倒所致骨折的患者有12例,因其他原因所致骨折的患者有7例。按照进行复位后固定方法的不同,将这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解剖钢板组和锁定加压钢板组,每组各有24例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为解剖钢板组患者进行解剖钢板内固定手术,为锁定加压钢板组患者进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具体的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然后为其取仰卧位,并稍微垫高其患侧的肩部。2)将胸大肌和三角肌的间隙作为手术切口的入路。切开患者骨折处的肌肉组织后,向外侧牵拉三角肌暴露出其骨折端,清理其骨折端处的软骨组织,对其骨折进行复位后打入克氏针。3)使用解剖钢板对解剖钢板组患者进行固定,方法是:⑴将长度合适的解剖钢板放置在患者肱骨的近端,并使钢板与肱骨结节处于平行的位置,用克氏针对其肱骨的近端进行固定后,在钢板的近端及远端分别拧入松质骨螺钉和皮质骨螺钉,如其发生移位的骨碎块较大则用克氏针进行辅助固定。⑵在术后的第2周末,对患者骨折处的牢固程度进行检测。使用锁定加压钢板对锁定加压钢板组患者进行复位后固定,方法是:⑴在患者肱骨近端外侧骨大结节顶点下的0.5 cm至肱骨结节沟外的0.5 cm处放置与其肱骨长度适合的锁定加压钢板,用克氏针对钢板的近端进行固定后,在钢板的远端用加压的方式拧入1枚皮质骨螺钉,并对其骨折的断端进行加压,以使其骨面与钢板贴合,然后在钢板的近端和远端分别拧入3~4枚的自攻锁紧螺钉。⑵在术后的第3d,对患者患肢疼痛的程度进行评估。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及在术后的第3个月末其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分的优良率。1)临床指标包括进行手术的用时、术中的出血量、术后住院的时间、骨折愈合的时间和术后感染的发生率。2)在术后的第3个月末,使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系统对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进行评价[2]。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锁定加压钢板组患者进行手术的用时、术后住院的时间和骨折愈合的时间均短于解剖钢板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解剖钢板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未发生感染。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s)

分组 例数 术中的出血量(mL) 进行手术的用时(min) 术后住院的时间(d) 骨折愈合的时间(d) 发生术后感染(例)锁定加压钢板组 24 177.4±35.1 56.5±19.6 7.9±2.8 95.4±11.8 0解剖钢板组 24 281.2±31.6 76.4±29.8 11.4±3.9 120.1±29.8 0 t值/χ² 值 3.824 3.068 3.125 3.268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在术后的第3个月末两组患者Neer评分优良率的比较

在术后的第3个月末,解剖钢板组患者Neer评分的优良率为91.66%,锁定加压钢板组患者Neer评分的优良率为95.83%。两组患者Neer评分的优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00,P>0.05)。

3 讨论

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在发生骨折后其骨折移位的情况比较严重且多为粉碎性骨折。相关的研究表明,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在进行复位治疗后尽早地恢复其肩关节的活动功能。以往,临床上多采用克氏针对发生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骨折处进行内固定,但此固定方法不能将其骨折及碎骨块有效固定,在术后其易发生骨折移位、退钉及感染等并发症[3-4]。左金锁[5]的研究表明,用锁定加压钢板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复位后固定的效果显著。这是因为,此钢板能够更加贴合患者肱骨近端的骨面,且所用的螺钉具有较强的把持力,可使其骨折处固定得更加牢靠,有利于促进其骨折处的愈合。郭晋军[6]的研究表明,使用锁定加压钢板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复位后固定,在术后的第3d时其即可进行关节功能锻炼;而使用解剖钢板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复位后固定,需在术后的第14d时其才能进行关节功能锻炼。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锁定加压钢板组患者进行手术的用时、术后住院的时间和骨折愈合的时间均短于解剖钢板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解剖钢板组患者。在术后的第3个月末,两组患者Neer评分的优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促进其骨折的愈合,缩短其治疗的时间。

[1]胥少汀,葛宝丰,许印坎.实用骨科学(4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519.

[2]赖少华,姚富华,黄国财,等.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4,17(6):709-712.

[3]朱爱平,李继春,程国林,等.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2,19(6):651-652.

[4]王刚祥,徐宏宇,竺湘江,等.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J].临床骨科杂志,2013,16(4):420-421.

[5]左金锁.全髓关节置换与骨折内固定在治疗股骨颈骨骨折中的效果比较[J].北方药学,11(1):82-83.

[6]郭晋军.老年颈骨骨折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临床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4(37):93-100.

R683.4

]B

]2095-7629-(2017)21-0038-03

王江,男,1981年7月出生,江苏溧阳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骨科创伤

猜你喜欢
优良率肱骨骨科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Reaumuria soongorica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to arid environments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肱骨髁上突1例报告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