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结合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分析

2018-01-09 03:52夏小飞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1期
关键词:换药皮瓣负压

李 鑫,夏 尚,夏小飞

(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 江苏 新沂 221400)

负压封闭引流结合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分析

李 鑫,夏 尚,夏小飞

(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 江苏 新沂 221400)

目的:探讨用负压封闭引流结合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30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15例/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皮瓣移植修复术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结合皮瓣移植修复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治疗期间换药的次数、创面愈合的时间、皮瓣的成活率和创面感染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和皮瓣的成活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治疗期间换药的次数少于对照组患者,其创面愈合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其创面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负压封闭引流结合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减少患者治疗期间换药的次数,促进其创面的愈合,提高其皮瓣的成活率,降低其创面感染的发生率。

负压封闭引流;皮瓣移植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近年来,足部软组织缺损的发病率逐渐增高[1]。进行皮瓣移植修复术是临床上治疗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主要手段。但此术式的操作难度较大,患者在术后易出现皮瓣未成活的情况[2]。相关的文献报道指出,用负压封闭引流结合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足部软组织缺损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用负压封闭引流结合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笔者对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30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15例/组)。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8例,女性7例;其年龄为17~50岁,平均年龄(33.5±6.4)岁;其中致伤原因为被砸伤的患者有10例,为发生交通事故的患者有5例。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10例,女性5例;其年龄为16~50岁,平均年龄(33.6±6.8)岁;其中致伤原因为被砸伤的患者有9例,为发生交通事故的患者有6例。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这两组患者入院后,对其均进行全麻或椎管内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对其进行清创处理。对于合并有轻微骨折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外固定,并为其修复血管神经损伤。在术前和术后,为两组患者均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为研究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结合皮瓣移植修复术进行治疗。进行负压封闭引流的方法是:对患者进行清创处理后,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敷料对其创面进行覆盖,然后为其连接负压引流装置。采用间断引流模式对其进行负压引流(将负压值控制在80~120 mmHg之间),并确保引流通畅。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1周后将负压引流装置拆除。进行皮瓣移植修复的方法是:经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若患者的创面无感染的现象,可直接对其创面进行皮瓣移植修复。根据患者的情况为其选取合适的自身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或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采用顺行及逆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皮瓣切取(皮瓣的大小应比缺损创面的面积大20%左右),然后将切取的皮瓣经明道转移至受区或经皮下隧道转移至受区。切取皮瓣时的注意事项如下:1)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的旋转点在患者内踝尖与跟腱连线之间的中点处,其轴心线为胫骨内髁与皮瓣旋转点之间的连线。在深筋膜下、小腿内侧胫骨骨膜及肌膜浅层处切取皮瓣,皮瓣蒂部的胫后动脉及其伴行静脉周围保留宽约1 cm左右的筋膜组织。2)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旋转点在患者外踝后上方5~7 cm处,其轴心线为腓肠神经走形线。在深筋膜下切取皮瓣,皮瓣的蒂宽为3~4 cm,且包含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等。3)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旋转点为患者内踝上方5~7 cm处,其轴心线为隐神经的走形线。在深筋膜下切取皮瓣,皮瓣的蒂宽为3~4 cm,且包含隐神经、大隐静脉等。为对照组患者采用皮瓣移植修复术进行治疗。进行皮瓣移植修复术的方法与研究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治疗期间换药的次数、创面愈合的时间、皮瓣的成活率和创面感染的发生率。

1.4 疗效评价标准[3]

在术后10个月,采用Johner-Wruhs标准评价患者治疗的效果。优:经治疗,患者患肢的活动度良好,其创面愈合良好。良:经治疗,患者患肢的活动度一般,其创面部分愈合。差:经治疗,患者患肢的活动度较差,其创面未愈合。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治疗期间换药的次数、创面愈合的时间用(±s)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的优良率、皮瓣的成活率和创面感染的发生率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优的患者有11例(占73.33%),为良的患者有3例(占20.00%),为差的患者有1例(占6.67%)。研究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3.33%(14/15)。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优的患者有8例(占53.33%),为良的患者有3例(占20.00%),为差的患者有4例(占26.6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73.33%(11/1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换药的次数、创面愈合时间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换药的次数平均为(3.3±1.2)次,其创面愈合的时间平均为(21.2±3.4)d。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换药的次数平均为(8.5±2.1)次,其创面愈合的时间平均为(34.2±3.7)d。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换药的次数更少,其创面愈合的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换药的次数、创面愈合时间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换药的次数、创面愈合时间的比较(±s)

组别 治疗期间换药的次数(次) 创面愈合的时间(d)研究组(n=15) 3.3±1.2 21.2±3.4对照组(n=15) 8.5±2.1 34.2±3.7 t值 10.326 8.935 P值 <0.05 <0.05

2.3 两组患者皮瓣的成活率、创面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皮瓣的成活率为93.33%,其创面感染的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皮瓣的成活率为80.00%,其创面感染的发生率为20.00%。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皮瓣的成活率更高,其创面感染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皮瓣的成活率、创面感染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足部的皮下组织较少,且解剖结构特殊,一旦发生高能量损伤,很容易出现软组织损伤或缺损。足部在发生损伤后,可出现血液循环受阻、软组织坏死等情况,从而可导致足部软组织缺损的症状加重。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出现创面感染、患肢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需要接受截肢手术[4-5]。进行皮瓣移植修复术是临床上治疗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主要手段。但此术式的操作难度较大,患者在术后易出现皮下血肿、感染及皮瓣未成活的情况。近年来,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急慢性创面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研究指出,对接受皮瓣移植修复术的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负压引流治疗可改善其足部的血液循环,降低其创面感染的发生率,促进其创面肉芽的生长和皮瓣的成活[6]。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和皮瓣的成活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治疗期间换药的次数少于对照组患者,其创面愈合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其创面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上述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报道的结果一致[7-8]。

综上所述,用负压封闭引流结合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减少患者治疗期间换药的次数,促进其创面的愈合,提高其皮瓣的成活率,降低其创面感染的发生率。

[1]余黎,蔡林,余国荣,等.交腿皮瓣结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修复小腿及踝足部组织缺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0,33(5):410-412.

[2]王建华,肖荣,曾国庆,等.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老年足部缺损临床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10):932-934.

[3]杨庆达.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显微外科修复的治疗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22):2060-2062.

[4]徐刚,黄金华,周荣芳,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游离植皮治疗16例患者深度烧伤感染创面[J].中华骨科杂志,2010,26(6):458.

[5]易芳林,祝文刚,牛洪华,等.游离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4,28(3):336-338.

[6]黄兰珍,王兆杰,李晴,等.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西部医学,2014,26(6):737-740

[7]朱飞,刘烨,李小静,等.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结合邻近皮瓣转移修复难治性组织缺损[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8):1199-1202.

[8]许军,赵玉驰,黄仁辉,等.VSD技术配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1,34(3):234-236.

R641

]B

]2095-7629-(2017)21-0053-03

李鑫,男,1983年12月出生,江苏新沂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手足外科

猜你喜欢
换药皮瓣负压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足内侧带蒂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蓝普锋RPC系列PLC在高层无负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