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疗法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效果比较

2018-01-09 03:52梁华辉王康振宋伟毅彭杰威吴宇峰高大伟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1期
关键词:皮质踝关节韧带

梁华辉,王康振,宋伟毅,彭杰威,吴宇峰,高大伟

(中山市中医院骨三科,广东 中山 528400)

三种疗法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效果比较

梁华辉,王康振,宋伟毅,彭杰威,吴宇峰,高大伟

(中山市中医院骨三科,广东 中山 528400)

目的:比较用保守疗法、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术、骨锚钉修复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Ⅲ度、Ⅳ度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31例旋后外旋型Ⅲ度、Ⅳ度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保守治疗组、螺钉固定组和骨锚修复组。为保守治疗组患者采用保守疗法进行治疗,为螺钉固定组患者采用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为骨锚修复组患者采用骨锚钉修复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毕至恢复正常工作能力的时间及术后其Baird-Jackson评分(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下胫腓联合韧带间隙的距离、下胫腓联合韧带重叠的距离。结果:三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毕至恢复正常工作能力的时间及术后6个月其Baird-Jackson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组患者与螺钉固定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毕至恢复正常工作能力的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组患者与骨锚修复组患者、螺钉固定组患者与骨锚修复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毕至恢复正常工作能力的时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组患者与螺钉固定组患者、保守治疗组患者与骨锚修复组患者、螺钉固定组患者与骨锚修复组患者术后6个月其Baird-Jackson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个月,三组患者下胫腓联合韧带间隙的距离和下胫腓联合韧带重叠的距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个月,保守治疗组患者与螺钉固定组患者、保守治疗组患者与骨锚修复组患者下胫腓联合韧带间隙的距离和下胫腓联合韧带重叠的距离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固定组患者与骨锚修复组患者术后6个月其下胫腓联合韧带间隙的距离和下胫腓联合韧带重叠的距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进行保守治疗相比,对旋后外旋型Ⅲ度、Ⅳ度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与采用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术相比,用骨锚钉修复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Ⅲ度、Ⅳ度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能够缩短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的时间,促进其康复。

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保守治疗;螺钉固定;骨锚修复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下肢骨折。此病主要是由踝关节遭受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所致。踝关节骨折的Lauge-Hansen分型主要包括中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及旋前外展型踝关节骨折[1]。踝关节骨折患者常合并有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可发生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不稳定及踝关节慢性疼痛等并发症。及时修复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的下胫腓韧带、恢复其踝关节的生理解剖结构对改善其踝关节的功能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文中,笔者对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31例旋后外旋型Ⅲ度、Ⅳ度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旨在比较用保守疗法、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术、骨锚钉修复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Ⅲ度、Ⅳ度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31例旋后外旋型Ⅲ度、Ⅳ度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保守治疗组、螺钉固定组和骨锚修复组。保守治疗组44例患者中有男28例,女16例;其年龄为19~67岁,平均年龄(39.81±10.44)岁;其中有单踝骨折患者20例,双踝骨折患者15例,三踝骨折患者9例;其中受伤原因为发生交通事故的患者有15例,为扭伤的患者有22例,为被重物砸伤的患者有2例,为坠落摔伤的患者有5例。螺钉固定组41例患者中有男27例,女14例;其年龄为19~67岁,平均年龄(39.47±11.12)岁;其中有单踝骨折患者19例,双踝骨折患者8例,三踝骨折患者14例;其中受伤原因为发生交通事故的患者有15例,为扭伤的患者有19例,为被重物砸伤的患者有4例,为坠落摔伤的患者有3例。骨锚修复组46例患者中有男29例,女17例;其年龄为19~67岁,平均年龄(40.13±10.70)岁;其中有单踝骨折患者19例,双踝骨折患者15例,三踝骨折患者12例;其中受伤原因为发生交通事故的患者有16例,为扭伤的患者有20例,为被重物砸伤的患者有3例,为坠落摔伤的患者有7例。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为保守治疗组患者采用保守疗法进行治疗,为螺钉固定组患者采用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为骨锚修复组患者采用骨锚钉修复术进行治疗。治疗方法是:协助患者取患肢中立位,用石膏托对其小腿进行外固定。抬高其患肢,并对其患肢进行止痛、消肿等对症治疗。在患者的患肢出现“皮纹征”后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在术前,对其患侧踝关节进行正位、侧位及踝穴位X线摄片。对其踝关节进行CT平扫,以明确其骨折和韧带损伤的具体情况。为保守治疗组患者按照外踝、后踝及内踝的顺序依次处理骨性结构损伤。为螺钉固定组患者和骨锚修复组患者先处理骨性结构损伤(处理方法与保守治疗组相同),后处理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在C型臂X线机的引导下,对两组患者进行Cotton试验,以评估其下胫腓联合韧带分离的情况及其周围韧带的稳定性。于螺钉固定组患者的内外踝间对其下胫腓联合韧带进行加压复位处理,于其胫距关节面近端3~4 cm处置入皮质骨螺钉,使皮质骨螺钉穿过三层骨皮质。为骨锚修复组患者修复下胫腓联合韧带,在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部位置入骨锚钉。再次对其进行Cotton试验,确认其下胫腓联合韧带的修复情况,然后逐层缝合其切口,并用无菌纱布对其切口进行加压包扎。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毕至恢复正常工作能力的时间及术后其Baird-Jackson评分(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下胫腓联合韧带间隙的距离、下胫腓联合韧带重叠的距离。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本文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毕至恢复正常工作能力的时间和术后6个月其Baird-Jackson评分的比较

三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毕至恢复正常工作能力的时间及术后6个月其Baird-Jackson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组患者与螺钉固定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毕至恢复正常工作能力的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组患者与骨锚修复组患者、螺钉固定组患者与骨锚修复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毕至恢复正常工作能力的时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组患者与螺钉固定组患者、保守治疗组患者与骨锚修复组患者、螺钉固定组患者与骨锚修复组患者术后6个月其Baird-Jackson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毕至恢复正常工作能力的时间和术后6个月其Baird-Jackson评分的比较(±s)

表1 三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毕至恢复正常工作能力的时间和术后6个月其Baird-Jackson评分的比较(±s)

组别 例数手术的时间(min)恢复正常工作能力的时间(d)术后6个月的Baird-Jackson评分(分)保守治疗组 44 105.41±25.07 107.00±17.54 86.71±5.48螺钉固定组 41 107.49±24.36 105.33±15.70 90.19±5.37骨锚修复组 46 121.12±23.95 91.15±16.27 94.52±5.14

2.2 三组患者下胫腓联合韧带间隙的距离和下胫腓联合韧带重叠距离的比较

在术后3个月,三组患者下胫腓联合韧带间隙的距离和下胫腓联合韧带重叠的距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个月,保守治疗组患者与螺钉固定组患者、保守治疗组患者与骨锚修复组患者下胫腓联合韧带间隙的距离和下胫腓联合韧带重叠的距离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固定组患者与骨锚修复组患者术后6个月其下胫腓联合韧带间隙的距离和下胫腓联合韧带重叠的距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下胫腓联合韧带间隙的距离和下胫腓联合韧带重叠距离的比较(mm,±s)

表2 三组患者下胫腓联合韧带间隙的距离和下胫腓联合韧带重叠距离的比较(mm,±s)

组别 例数 下胫腓联合韧带间隙的距离 下胫腓联合韧带重叠的距离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保守治疗组 44 5.34±0.60 9.47±0.59 9.31±0.62 7.52±0.68螺钉固定组 41 5.47±0.56 8.72±0.60 9.29±0.58 8.60±0.52骨锚修复组 46 5.41±0.54 8.80±0.55 9.57±0.56 8.43±0.60

3 讨论

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常合并有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目前临床上对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是否需要进行手术处理尚存在争论。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进行保守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复位固定其踝关节受损的骨性结构,同时为其采用术后保守制动措施,以促进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自行愈合[2]。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术和骨锚钉修复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常用术式[3]。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保守治疗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正常工作能力的时间长于螺钉固定组患者和锚钉修复组患者,术后6个月其Baird-Jackson评分低于螺钉固定组和锚钉修复组患者(P<0.05)。这表明,与进行保守治疗相比,对旋后外旋型Ⅲ度、Ⅳ度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螺钉固定组患者术毕至恢复正常工作能力的时间长于骨锚修复组患者,术后6个月其Baird-Jackson评分低于骨锚修复组患者(P<0.05)。这表明,与采用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术相比,用骨锚钉修复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Ⅲ度、Ⅳ度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能够缩短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的时间,促进其康复。笔者认为,与采用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术相比,用骨锚钉修复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Ⅲ度、Ⅳ度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优势包括以下几点:1)用皮质骨螺钉对踝关节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不利于腓骨在踝关节正常运动中的微动,可影响踝关节正常的力学环境[4]。2)随着术后患者踝关节活动能力的恢复,用于固定其踝关节骨折部位的皮质骨螺钉所承受的剪力会逐渐增加。若未能及时将患者踝关节内的皮质骨螺钉取出,可导致其发生断钉或骨折部位移位[5]。3)用骨锚钉修复断裂的下胫腓联合韧带有利于患者在术后早期进行踝关节功能训练及负重训练,从而可缩短其术毕至恢复正常工作能力的时间[6]。

综上所述,与进行保守治疗相比,对旋后外旋型Ⅲ度、Ⅳ度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与采用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术相比,用骨锚钉修复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Ⅲ度、Ⅳ度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能够缩短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的时间,促进其康复。

[1]马腾,王谦,路遥,等.非刚性与传统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杂志,2016,32(8):677-682.

[2]马志坚,陈仲,廖鹏,等.合并踝关节骨折的三角韧带损伤是否需要早期手术修复[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4,16(12):1075-1080.

[3]田勇,马骁.带线锚钉修复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5,12(3):79-80.

[4]许勇,李皓桓,刘远翔.双 Endobutton 钢板与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6,24(1):71-73.

[5]叶秀章,施继飞,敖荣广,等.下胫腓联合螺钉治疗Maisonneuve骨折的疗效[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4(6):506-509.

[6]李业奎,江渟,孔令超,等.仿生修复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中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6,35(6):534-536.

R683

]B

]2095-7629-(2017)21-0091-02

猜你喜欢
皮质踝关节韧带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基于基因组学数据分析构建肾上腺皮质癌预后模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皮质褶皱
迎秋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中医康复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