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膨肺吸痰法进行吸痰的效果分析

2018-01-09 03:52柴瑞丽姚长浩代兆华周翠英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1期
关键词:顺应性潮气量比率

柴瑞丽,姚长浩,代兆华,周翠英

(河北省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北 邢台 054000)

对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膨肺吸痰法进行吸痰的效果分析

柴瑞丽,姚长浩,代兆华,周翠英

(河北省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北 邢台 054000)

目的:分析对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膨肺吸痰法进行吸痰的效果。方法:将河北省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在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随机将这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机械通气,在此期间,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吸痰法进行吸痰,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膨肺吸痰法进行吸痰,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吸痰成功的比率、肺功能的相关指标及其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吸痰成功的比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吸痰前,两组患者的潮气量、肺顺应性及气道阻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吸痰后,观察组患者的潮气量和肺顺应性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气道阻力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膨肺吸痰法进行吸痰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提高其一次性吸痰成功的比率,改善其肺功能,降低其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率。

机械通气;膨肺吸痰法;吸痰

近年来,机械通气疗法在呼吸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虽然能保持其呼吸通畅,但易导致其气道内的分泌物增多,从而可增加其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1]。因此,及时对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吸痰十分必要。过去,临床上主要采用常规的吸痰法对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吸痰。但用此方法无法吸出患者气道深部的痰液,且易导致其出现剧烈咳嗽、缺氧等不良反应[2-3]。近年来,临床上对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膨肺吸痰法进行吸痰,显现出良好的效果。在本研究中,笔者主要探讨对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膨肺吸痰法进行吸痰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河北省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在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将这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16例;其年龄介于40~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9±2.5)岁;其疾病危重度评分(APACHE Ⅱ评分)为14~22分,平均评分为(18.0±2.3)分。在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9例,女性患者有15例;其年龄介于42~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1±2.7)岁;其疾病危重度评分(APACHE Ⅱ评分)为14~21分,平均评分为(17.8±2.2)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采用美国生产的P-B840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在此期间,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吸痰法进行吸痰,具体的吸痰方法是:先将患者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吸净,以免在吸净其气道内的痰液后其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落入气道内。然后对其进行气管内吸痰,方法是:停用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改用普通的吸氧装置为其吸氧2~3 min,将氧流量控制在6~10 L/min之间。2~3 min后,用吸痰器为患者吸痰10~15 s。然后用3~5 ml的无菌湿化液对患者的气道进行湿化,并对其进行第二次吸痰。采取给氧-吸痰-湿化气道这一方案,将患者气道内的痰液吸除干净。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膨肺吸痰法进行吸痰,具体的吸痰方法是:先将患者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吸净,以免在吸净其气道内的痰液后其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进入气道内。将呼吸囊和氧气管连接,停用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将呼吸囊与患者气道内的管道相连接。均匀地挤压呼吸囊(每分钟挤压10~12次),对患者进行膨肺处理,将氧流量控制在6~10 L/min之间。在此过程中,将3~5 ml的无菌湿化液注入到患者的气管内(要在患者吸气时注入),再挤压呼吸囊6~8次。然后用吸痰器为患者吸痰10~15 s。首次吸痰结束后,用3~5 ml的无菌湿化液对患者的气道进行湿化,再对其进行第二次吸痰。采取给氧-吸痰-湿化气道这一方案,将患者气道内的痰液吸除干净。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吸痰成功的比率。一次性吸痰成功的比率=一次性吸痰成功的次数/吸痰的总次数×100%。对两组患肺功能的相关指标(包括潮气量、肺顺应性和气道阻力)进行检测,并比较检测的结果。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率。机械通气并发症主要包括气道黏膜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等。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1.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次性吸痰成功比率的比较

在本研究中,共对观察组患者进行1360次吸痰,其中有1091次吸痰一次性成功,对患者一次性吸痰成功的比率为80.2%。共对对照组患者进行1177次吸痰,其中有576次吸痰一次性成功,对患者一次性吸痰成功的比率为48.9%。观察组患者一次性吸痰成功的比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27.023,P<0.05)

2.2 吸痰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的比较

进行吸痰前,两组患者的潮气量、肺顺应性及气道阻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吸痰后,观察组患者的潮气量和肺顺应性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气道阻力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吸痰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的比较(±s)

表1 吸痰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的比较(±s)

时间 组别 潮气量(ml)肺顺应性(L/cmH2O)气道阻力(cmH2O)吸痰前对照组(n=34) 316.6±32.5 29.3±6.1 18.5±2.3观察组(n=34) 314.8±36.5 28.7±6.8 18.8±1.9 t值 0.215 0.383 0.586 P值 >0.05 >0.05 >0.05吸痰后对照组(n=34) 315.7±31.1 34.3±5.3 17.9±1.8观察组(n=34) 349.6±46.8 43.6±9.3 15.2±1.7 t值 3.511 5.066 6.359 P值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进行机械通气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在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过程中,应及时清除其呼吸道内的分泌物,确保其呼吸通畅[4]。过去,临床上主要采用常规的吸痰法对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吸痰,但效果一般,且易导致患者出现剧烈咳嗽、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近年来,临床上用膨肺吸痰法为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吸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用膨肺吸痰法为此类患者吸痰,能使其肺内外产生压力差,促使其细支管内的痰液向大支气管内流动,从而有利于痰液的吸出[5]。另外,用膨肺吸痰法为此类患者吸痰,能增加其肺通气量,促进其小气管扩张,增加其肺泡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改善其肺功能[6]。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对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膨肺吸痰法进行吸痰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提高其一次性吸痰成功的比率,改善其肺功能,降低其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率。

[1]阿曼古丽·阿吉,李黎,钟雪梅,等.膨肺吸痰法在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2):28-30.

[2]张朝晖,袁红萍,刘静兰,等.定时与按需膨肺吸痰在机械通气病人中应用的对比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4):471-473.

[3]谢淑梅.体表定位振动排痰联合膨肺吸痰在急诊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2016,11(2):202-205.

[4]刘静兰,刘琼,马东玲,等.膨肺吸痰联合胸肺物理治疗在严重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25):87-89.

[5]陈音,吴小丽,张玉丽.膨肺湿化吸痰法在心脏外科术后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3):243-244.

[6]李雪辉,董薏.机械通气联合膨肺吸痰法对矽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及护理研究[J].中国职业医学,2016,43(6):686-688.

R454

]B

]2095-7629-(2017)21-0100-03

基金课题:邢台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ZC315)

柴瑞丽,女,1976年出生,河北省邢台市人,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从事危重症专业的研究

猜你喜欢
顺应性潮气量比率
一类具有时滞及反馈控制的非自治非线性比率依赖食物链模型
最佳动脉顺应性肺复张应用于重症脑卒中合并肺不张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重症肺结核并呼吸衰竭的最佳机械通气策略分析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脊柱后路全麻手术患者肺顺应性及循环的影响
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顺应性的研究意义及进展
一种适用于微弱信号的新颖双峰值比率捕获策略
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血清NT-proBNP水平与潮气量相关性研究
小潮气量联合高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婴幼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观察
比率和比例的区别
比率和比例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