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种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

2018-01-09 03:53李昌友黄文海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1期
关键词:优良率髓内螺钉

李昌友,黄文海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太宇医院骨科,江苏 泰州 225500)

用两种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

李昌友,黄文海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太宇医院骨科,江苏 泰州 225500)

目的:比较用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太宇医院骨科近年来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FNA组与DHS组。用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对PFNA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对DHS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骨折愈合的时间、骨折愈合的优良率及其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的评分。结果:与DHS组患者相比,PFNA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和骨折愈合的时间均更短,其术中的出血量更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其骨折愈合的优良率和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的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相比,用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好,能更有效地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手术持续的时间和骨折愈合的时间,改善其髋关节的功能。

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老年人是该病的高发群体[1]。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其骨折端很少有不愈合的情况,但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髋关节内翻、肢体缩短、肺部感染等)。因此,临床上应选择一种合适的术式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以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2]。本文主要比较用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的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为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太宇医院骨科在2010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其中,排除有手术禁忌证、不愿参加本研究、年龄不足60岁及病历资料缺失的患者。将这70例患者分为PFNA组与DHS组。在DHS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8例;其年龄为62~88岁,平均年龄为(76.2±2.8)岁;其中。有Evans骨折分型为I型的患者9例,为Ⅱ型的患者10例,为Ⅲ型的患者13例,为Ⅳ型的患者2例,为Ⅴ型的患者1例。在PFNA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其年龄为60~85岁,平均年龄为(75.4±3.1)岁;其中。有Evans骨折分型为I型的患者8例,为Ⅱ型的患者9例,为Ⅲ型的患者12例,为Ⅳ型的患者4例,为Ⅴ型的患者2例。PFNA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与DHS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用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对PFNA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在C型臂X线机的透视下对其骨折端进行手法复位。复位成功后,在患者股骨大粗隆的顶端做一个5 cm左右的纵向切口,钝性分离其髋关节的外展肌。在患者股骨大粗隆顶点的左侧钻入导针,对其进行扩髓。然后为患者置入粗细相应的主钉,调整好主钉的高度和前倾角。借助侧向瞄准杆将导针插入到患者股骨头软骨的下方,扩大其股骨头外侧的皮质,然后插入螺旋刀片。将螺旋刀片锁定好,并在患者骨折的远端置入锁定螺钉,将主钉锁定。最后冲洗患者的术区,缝合其手术切口。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对DHS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在C型臂X线机的透视下对其骨折端进行手法复位。复位成功后,从患者股骨大粗隆的顶点向下延伸做一个10 cm左右的切口,充分暴露其股骨大粗隆和股骨近端。在患者股骨大粗隆下的2~3 cm处用135°导向器钻入导针。用C型臂X线机确认导针的位置良好后,测量导针的长度,并置入长度适宜的螺钉。选择合适的钢板,用螺钉将钢板固定在患者骨折股骨的外侧,最后安装好螺钉尾帽。冲洗患者的术区,缝合其手术切口。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骨折愈合的时间及其术后并发症(包括内置主钉或钢板松动、肺部感染、髋关节内翻、褥疮、肢体缩短、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发生率。将两组患者术后骨折的愈合情况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优:经治疗,患者的骨折端愈合良好,未出现并发症,不影响其日常活动。良:经治疗,患者的骨折端愈合较好,未出现并发症或出现轻微的并发症,基本不影响其日常活动。中:经治疗,患者的骨折端愈合一般,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影响其日常活动。差:经治疗,患者的骨折端未愈合或发生骨不连,且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其无法下床活动。优良率=(优的例数+良的例数)/总例数×100%。术后4个月,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患者髋关节的功能。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髋关节的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7.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与DHS组患者相比,PFNA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和骨折愈合的时间均更短,其术中的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持续的时间(min)术中的出血量(ml)骨折愈合的时间(周)DHS 组 35 118.5±22.4 215.47±46.52 15.9±2.8 PFNA 组 35 76.3±18.9 103.26±42.19 10.2±3.1 t值 8.52 13.40 8.07 P值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与DHS组患者相比,PFN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的优良率及其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的比较

与DHS组患者相比,PFNA组患者骨折愈合的优良率和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的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表3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的优良率及其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的比较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老年人普遍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因此其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几率较高[3]。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或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对老年患者进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需要在其股骨大粗隆处做一个较大的切口,对其造成的创伤较大,且内固定的效果一般。而对老年患者进行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主钉在其髓腔内,且有螺旋刀片防止主钉发生旋转,内固定的效果更好。另外,此术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其术后恢复较快[4]。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与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相比,用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好,能更有效地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手术持续的时间和骨折愈合的时间,改善其髋关节的功能。

[1]周涛.微创DHS内固定与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5):102-103.

[2]林少胜,林耿丰.DHS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对比[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2):1774-1776.

[3]王海军.微创DHS内固定与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5(3):375-378.

[4]朱展慧.PFNA与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0):42-44.

R683

]B

]2095-7629-(2017)21-0108-03

猜你喜欢
优良率髓内螺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在胫骨近端斜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末节指骨骨折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
26例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临床分析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Reaumuria soongorica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to arid environ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