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使用罗哌卡因进行术后镇痛的效果

2018-01-09 03:53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1期
关键词:布比罗哌卡因

王 竣

(梓潼县中医医院,四川 绵阳 622150)

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使用罗哌卡因进行术后镇痛的效果

王 竣

(梓潼县中医医院,四川 绵阳 622150)

目的:分析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使用罗哌卡因进行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梓潼县中医医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94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随机将这94例患者分为罗哌卡因组(n=47)和布比卡因组(n=47)。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手术结束前,使用罗哌卡因对罗哌卡因组患者进行术后镇痛,使用布比卡因对布比卡因组患者进行术后镇痛,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额外镇痛药物的使用率、额外镇痛药物的使用次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生活质量的评分。结果:术后2 h、6 h、12 h及24 h,罗哌卡因组患者切口、肩背部和内脏疼痛的评分均低于布比卡因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组患者额外镇痛药物的使用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布比卡因组患者,其额外镇痛药物的使用次数少于布比卡因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组患者术后生理机能、躯体健康、饮食状况及心理状态的评分均高于布比卡因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使用罗哌卡因进行术后镇痛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罗哌卡因;布比卡因;镇痛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临床上治疗胆囊疾病的常用术式。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腹腔内喷洒麻药及手术切口局部注射麻药等方法对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实施术后镇痛[1]。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酰胺类局麻药物,主要用于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和区域阻滞麻醉。该药具有麻醉的效果好、药效持续的时间长及对中枢神经、心血管系统的毒副作用小等优点[2]。在本研究中,笔者主要探讨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使用罗哌卡因进行术后镇痛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梓潼县中医医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94例患者。随机将这94例患者分为罗哌卡因组(n=47)和布比卡因组(n=47)。在罗哌卡因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0例;其年龄在24~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6±13.58)岁;其身高在153~185 cm之间,平均身高为(169.42±8.29)cm;其体重在45~79 kg之间,平均体重为(62.47±8.11)kg。在布比卡因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9例;其年龄在23~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14±13.06)岁;其身高在154~183 cm之间,平均身高为(168.55±8.07)cm;其体重在44~82 kg之间,平均体重为(62.55±8.23)kg。罗哌卡因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方面与布比卡因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本研究中94例患者的纳入标准是:1)具有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指征。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分级(ASA麻醉分级)为Ⅰ~Ⅱ级。3)血糖和血压的水平均正常。4)对本研究的方法和目的知晓,并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患者的排除标准是:1)术后需要放置腹腔引流管。2)有上腹部手术史、消化性溃疡史、阿片类药物依赖史、类固醇类药物镇痛史和慢性疼痛史等。3)患有脑梗死、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4)患有恶性肿瘤。5)对本研究所用的麻醉药物过敏。

1.3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方法是:用2 mg/kg的丙泊酚(由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 μg/kg的芬太尼(由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和0.3 mg/kg的阿曲库铵(由葛兰素史克生产)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麻醉诱导成功后,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用0.3 mg/kg的阿曲库铵和3 mg/kg的丙泊酚对患者进行麻醉维持,术中将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保持在35~45 mmHg之间。协助患者取头高脚低的左侧倾斜卧位。在患者的脐上做一个切口,插入气腹针,为其建立人工气腹,并置入腹腔镜。在患者的腹部再做3个切口,作为手术操作的主副操作孔,然后按照常规的4孔法对其进行手术。在手术结束前,用罗哌卡因(由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对罗哌卡因组患者进行术后镇痛,方法是:将30 ml浓度为0.25%的罗哌卡因喷洒在患者的腹腔中,喷洒的范围包括其肝脏表面和膈下区,让麻药逐渐浸润其肝膈区、肝十二指肠韧带和胆囊床表面。在为患者缝合切口时,在其切口局部注射4 ml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在手术结束前,用布比卡因对布比卡因组患者进行术后镇痛,方法是:将20 ml浓度为0.25%的布比卡因喷洒在患者的腹腔中,喷洒的方法同上。在为患者缝合切口时,在其切口局部注射2 ml浓度为0.75%的布比卡因。术后常规为两组患者应用止呕药和抗肌松药。

1.4 观察指标

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在术后即刻及术后2 h、6 h、12 h、24 h其切口、肩背部和内脏的疼痛情况。VAS的分值为0~10分。VAS评分为0分表示患者无痛,为1~3分表示其存在轻度的疼痛,为4~6分表示其存在中度的疼痛,为7~10分表示其存在重度的疼痛。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额外镇痛药物的使用率、额外镇痛药物的使用次数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用自制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生活质量。此量表共包括生理机能、躯体健康、饮食状况和心理状态四项指标,每项指标的满分均为10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用Excel 2007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收集,用SPSS18.0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其疼痛评分的比较

术后即刻,两组患者切口、肩背部和内脏疼痛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6 h、12 h及24 h,罗哌卡因组患者切口、肩背部和内脏疼痛的评分均低于布比卡因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额外镇痛药物的使用率、使用次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罗哌卡因组患者额外镇痛药物的使用率低于布比卡因组患者,其额外镇痛药物的使用次数少于布比卡因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其疼痛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其疼痛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疼痛部位 术后即刻 术后2 h 术后6 h 术后12 h 术后24 h罗哌卡因组(n=47) 切口 1.70±0.34 2.24±0.56 2.75±0.71 2.33±0.58 1.65±0.49肩背部、内脏 1.63±0.52 2.29±0.73 2.64±0.38 2.40±0.32 1.89±0.41布比卡因组(n=47) 切口 1.97±0.45 5.48±0.32 5.80±0.96 4.72±0.47 1.87±0.52肩背部、内脏 1.81±0.65 5.24±0.46 5.65±0.67 4.68±0.55 2.11±0.42

表2 两组患者额外镇痛药物的使用率、使用次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罗哌卡因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64%(其中,有3例患者并发肩部酸痛,有2例患者并发胆汁性腹膜炎),布比卡因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4.04%(其中,有3例患者并发肩部酸痛,有2例患者并发胆汁性腹膜炎,有3例患者并发切口愈合不良,有4例患者并发穿刺点疼痛,有2例患者并发切口渗血,有2例患者并发切口感染)。罗哌卡因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布比卡因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术前及术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生理机能、躯体健康、饮食状况及心理状态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罗哌卡因组患者生理机能、躯体健康、饮食状况及心理状态的评分均高于布比卡因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术前及术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s)

表3 术前及术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s)

分组 例数 生理机能的评分 躯体健康的评分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布比卡因组 47 62.44±5.59 71.16±7.11 66.38±5.56 73.57±4.43罗哌卡因组 47 61.63±5.26 79.39±6.39 67.56±6.46 81.81±4.51 t值 0.7235 5.9022 0.9491 8.9359 P值 0.4712 0.0000 0.3150 0.0000分组 例数 饮食状况的评分 心理状态的评分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布比卡因组 47 63.54±8.46 69.39±6.32 52.35±6.57 69.88±8.30罗哌卡因组 47 63.65±8.87 78.15±7.65 53.99±6.02 75.59±7.44 t值 0.0615 6.0522 1.2617 3.5119 P值 0.9511 0.0000 0.2102 0.0007

3 讨论

有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胆囊疾病(如胆结石、胆囊炎等)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临床上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等胆囊疾病的常用术式。临床研究表明,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具有微创、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等优势[3]。但患者在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易出现较为严重的疼痛感,从而可影响其术后恢复。有学者指出[4],对于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采用切口局部注射麻药法和腹腔内喷洒麻药法对其进行术后镇痛,能取得较为理想的镇痛效果。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罗哌卡因组患者在术后2 h、6 h、12 h及24 h,其切口、肩背部和内脏疼痛的评分均低于布比卡因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使用罗哌卡因进行术后镇痛的效果显著。罗哌卡因是一种长效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该药能对钠离子通道起到抑制的作用,阻碍神经递质的传递,从而可起到镇痛的效果[5-7]。与布比卡因相比,罗哌卡因麻醉阻滞的范围更大,药效持续的时间更长,且对心脏和神经系统的毒副作用更小[8]。

综上所述,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使用罗哌卡因进行术后镇痛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1]吴红华,董梅珍.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联合多瑞吉贴膜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3):302-304.

[2]孙万林,王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局部使用手术止血纱及罗哌卡因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2):255.

[3]郭飞,宋杰.双侧腹横肌平面罗哌卡因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和疼痛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6,42(13):1496-1498.

[4]金成勇,秦志均,罗毅,等.罗哌卡因局部用药联合肺复张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肩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2014,9(10):1505-1507.

[5]王美青,孙杨,潘寅兵,等.罗哌卡因切口浸润联合腹腔内喷洒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4):396-397.

[6]钱伟.罗哌卡因切口镇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快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观察[J].肝胆外科杂志,2016,24(3):211-213.

[7]廉桂荣.罗哌卡因胆囊三角区局部浸润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5,21(27):71-72.

[8]王兰兰,李青,茆庆洪,等.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8(29):24-25.

Effect of applying ropivacaine in the end of operation for analgesia for patients accepted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Wang ju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of Zitong county Mianyang Sichuan 622150)

∶ Objective∶ To analyses effect of applying ropivacaine in the end of operation for analgesia for patients accepted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Methods∶Select 94 cases of patients accepted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of Zitong county from October 2015 to October 2016 for research object.Randomly divided into ropivacaine group(n=47)and bupivacaine group(n=47).Treat 22 groups with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fter operation, apply ropivacaine for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for ropivacaine group,apply bupivacaine for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for bupivacaine group. Then compare pain score in each timing , utilization of other anesthetic, usage count of other anesthetic ,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life quality score of 2 groups. Results∶In 2h,6h,12h and 24h, Shoulderback and viscera pain score of ropivacaine group are lower than that in bupivacaine group(P<0.05). Utilization of other anesthetic and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ropivacaine group are lower than that in bupivacaine group, usage count of other anesthetic of bupivacaine group is less than that in bupivacaine group(P< 0.05). The scores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 Physical Health , food intake and psychological state are higher than that in bupivacaine group(P< 0.05).Conclusion∶ Effect of applying ropivacaine in the end of operation for analgesia for patients accepted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s significant, ropivacaine can alleviating pain,decreas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creas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ropivacaine; bupivacaine ; analgesia

R575

]B

]2095-7629-(2017)21-0111-03

猜你喜欢
布比罗哌卡因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5G腰穿针超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
左旋布比卡因复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