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2018-01-09 03:53卢泽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1期
关键词:终末期维持性肾病

卢泽军,刘 莉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导致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卢泽军,刘 莉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目的:探讨导致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76例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另外76例未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观察组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透析龄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收缩压,TG、UA、Scr、CRP及血磷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血红蛋白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导致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大、血压高、TG水平高、血红蛋白水平低、CRP水平高、血磷水平高及血尿酸水平高。结论:年龄大、血压高、TG水平高、血红蛋白水平低、CRP水平高、血磷水平高及血尿酸水平高是导致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应采取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措施。

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指由各种慢性肾脏病进展至晚期的肾病综合征[1]。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最主要的方法。但长期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可导致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为探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笔者对近期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52例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为[2]:1)病情均被确诊为终末期肾病。2)透析龄>6个月。对这些患者的排除标准为[3]: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及恶性肿瘤等疾病。将其中76例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另外76例未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每周透析的次数、使用透析液的剂量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透析龄、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肌酐(Scr)、血尿酸(UA)、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CRP)、血磷及血钙的水平。以有无心血管疾病为因变量,以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为自变量,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导致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透析龄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收缩压,TG、UA、Scr、CRP及血磷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血红蛋白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均值 (±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均值 (±s)

组别 年龄(岁) 透析龄(年)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观察组(n=76) 63.56±8.22 4.48±2.33 159.88±35.46 85.57±20.66对照组(n=76) 48.64±6.37 2.61±1.84 140.58±26.49 87.74±18.37组别 TG(mmol/L) LDL-C(mmol/L) UA(μmol/L) Scr(μmol/L)观察组(n=76) 2.36±1.25 2.23±0.96 510.65±110.33 963.51±213.25对照组(n=76) 1.63±0.91 2.16±0.87 385.85±102.35 698.94±192.66组别 血红蛋白(g/L) CRP(mg/L) 血磷(mmol/L) 血钙(mmol/L)观察组(n=76) 80.56±15.39 24.36±6.52 2.33±0.89 2.63±0.59对照组(n=76) 115.64±26.67 12.38±5.46 1.68±0.78 2.55±0.62

2.2 导致观察组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导致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大(B=0.30,P<0.05)、血压高(B=0.28,P<0.05)、TG水平高(B=1.62,P<0.05)、血红蛋白水平低(B=-0.52,P<0.05)、CRP水平高(B=1.69,P<0.05)、血磷水平高(B=4.51,P<0.05)及血尿酸水平高(B=1.53,P<0.05)。

3 讨论

长期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可导致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增高其死亡率[4]。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导致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大、血压高、TG水平高、血红蛋白水平低、CRP水平高、血磷水平高及血尿酸水平高。年龄大、血压高及TG水平高一直是临床上公认的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终末期肾病患者常并发贫血的症状。贫血会使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下降,导致其发生心肌肥厚、心功能下降、心肌缺血等心血管疾病。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会发生钙、磷代谢紊乱的情况。若此类患者血液中磷的水平过高,会导致其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发生钙化,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终末期肾病患者肾小球的滤过率较低,尿酸的排泄量减少,易发生高尿酸血症。这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其血管壁上,损伤其血管内膜,引发心血管疾病[5]。终末期肾病患者CRP的水平高会加重其心血管系统的炎症反应,导致其发生心血管疾病。

综上所述,年龄大、血压高、TG水平高、血红蛋白水平低、CRP水平高、血磷水平高及血尿酸水平高是导致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应采取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措施。

[1]玄先法,王玉新,李清芹,等.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13):19-22.

[2]刘曼仪,罗正茂,黄远航,等.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不同透析方式的死亡风险[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22):3697-3701.

[3]张树新,杨铁城,伍强,等.老年人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04,3(4):194-197.

[4]张睿,姚伦,宋国巍.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危险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2009,30(17):1885-1887.

[5]叶艳芬.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D].汕头大学,2014.

R692.5

]B

]2095-7629-(2017)21-0119-02

卢泽军,男,硕士,主治医生

猜你喜欢
终末期维持性肾病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重女轻男”的肾病
姑息护理在终末期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