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2018-01-09 03:53任明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1期
关键词:兴化市脑梗塞氯吡

任明玲

(兴化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兴化 225700)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任明玲

(兴化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兴化 225700)

目的:分析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兴化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联合组。采用常规疗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用阿司匹林对阿司匹林组患者进行治疗,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联合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与阿司匹林组患者相比,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阿司匹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联合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用常规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其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的疗效,且用药较为安全。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脑梗死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有统计数据显示,该病患者占脑血管疾病患者总数的70%以上。该病在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可出现肢体麻木、偏瘫、共济失调、眩晕等临床表现[1]。及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本文主要研究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的70例脑梗死患者均为兴化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其中,排除对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过敏的患者,排除经治疗无效死亡和病历资料缺失的患者。将这70例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和联合组。在阿司匹林组中,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有13例;其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50岁和78岁,年龄均值为(64.2±3.8)岁。在联合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12例;其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51岁和79岁,年龄均值为(63.3±4.7)岁。阿司匹林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与联合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溶栓、降压、调脂、控制血糖、营养脑神经、改善脑供血等常规治疗[2]。在此基础上,用阿司匹林对阿司匹林组患者进行治疗。阿司匹林(由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的用法是:口服,100 mg/次,1次/d,持续治疗10~14 d。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联合组患者进行治疗。阿司匹林的用法同上。氯吡格雷﹝由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用法是:口服,75 mg/次,1次/d,持续治疗10~14 d。

1.3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经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基本消失,其肢体麻木、偏瘫、共济失调、眩晕等症状明显缓解,则判定其治疗的效果为显效。经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明显减轻,其肢体麻木、偏瘫、共济失调、眩晕等症状有所缓解,则判定其治疗的效果为有效。经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未减轻,其肢体麻木、偏瘫、共济失调、眩晕等症状未缓解,则判定其治疗的效果为无效[3]。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发生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皮肤瘀点、牙龈出血等)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在阿司匹林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无效、有效和显效的患者分别有7例(占20%)、13例(占37.14%)和15例(占42.86%),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在联合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无效、有效和显效的患者分别有2例(占5.71%)、11例(占31.43%)和22例(占62.86%),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29%。与阿司匹林组患者相比,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在用药期间,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43%(其中,出现皮肤瘀点、牙龈出血和胃肠道不适的患者分别有1例、1例和2例),阿司匹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57%(其中,出现牙龈出血和胃肠道不适的患者分别有1例和2例),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具有较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的脑血管疾病。临床研究表明,脑梗死的发生与患者体内血小板的大量聚集密切相关。因此,临床上应积极对该病患者进行抗血小板治疗[4]。阿司匹林可通过抑制血小板前列腺素环氧酶的生成,降低血栓素A2的浓度,从而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可选择性地抑制二磷酸腺苷(ADP)与血小板受体相结合,抑制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的活化,从而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5]。在本文中,笔者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35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采用常规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其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的疗效,且用药较为安全。

[1]章激.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6,27(36):5182-5184.

[2]陈俊玲.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塞的临床治疗作用分析[J].北方药学,2017,14(1):62-63.

[3]李锐玲.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塞的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2):5150-5151.

[4]尤永金.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5):46-47.

[5]张钦荣.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6,35(29):125-126,129.

R743

]B

]2095-7629-(2017)21-0129-02

猜你喜欢
兴化市脑梗塞氯吡
摆放布娃娃
兴化市旌凖泡沫灭火剂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做月饼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