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研究

2018-01-09 03:53温从钢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1期
关键词:纳差嗳气泻心汤

温从钢

(苍南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浙江 苍南 325800)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研究

温从钢

(苍南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浙江 苍南 325800)

目的:研究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将苍南县人民医院中医科近年来收治的7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为半夏泻心汤组和常规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对半夏泻心汤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其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半夏泻心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半夏泻心汤组患者脘腹痛、饱胀感、纳差和嗳气四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半夏泻心汤对其进行治疗,能有效地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其脘腹痛、饱胀感、纳差、嗳气等症状。

半夏泻心汤;慢性胃炎;中医证候积分

慢性胃炎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的发病率占各种胃病之首。慢性胃炎患者可出现胃痛、胃胀、反酸、食欲下降等临床症状。目前,西医多采用奥美拉唑、硫糖铝等药物治疗该病,但效果一般。近年来,中医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显现出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研究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的70例慢性胃炎患者均为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苍南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患者。这70例患者的病情均经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得到确诊,均签署了自愿加入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且均存在脘腹痛、饱胀感、纳差和嗳气等症状。将这70例患者分为半夏泻心汤组和常规组。在半夏泻心汤组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17例;其年龄在24~78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1.3±4.9)岁;其病程在1~7年之间,病程均值为(4.3±0.6)年。在常规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15例;其年龄在25~76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2.6±5.1)岁;其病程在1~8年之间,病程均值为(4.4±0.5)年。半夏泻心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用奥美拉唑(用法是:口服,40 mg/次,2次/d)、西咪替丁(用法是:口服,200 mg/次,每隔6 h服1次)和硫糖铝(用法是:口服,250 mg/次,3次/d)对其进行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在此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对半夏泻心汤组患者进行治疗。半夏泻心汤的药物组成和制用法是:清半夏10 g,党参、黄芩各9 g,干姜、黄连、炙甘草各6 g,大枣4枚。水煎服,每天服1剂(约15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用药1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规定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进行胃镜检查显示其胃黏膜恢复正常,则判定其治疗的效果为痊愈。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明显缓解,进行胃镜检查显示其胃黏膜糜烂、出血等情况明显改善,则判定其治疗的效果为显效。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有所缓解,进行胃镜检查显示其胃黏膜糜烂、出血等情况有所改善,则判定其治疗的效果为有效。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未缓解,进行胃镜检查显示其胃黏膜糜烂、出血等情况未改善,则判定其治疗的效果为无效。用自制的《慢性胃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评定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脘腹痛、饱胀感、嗳气、纳差症状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上述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半夏泻心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接受治疗后,半夏泻心汤组患者脘腹痛、饱胀感、纳差和嗳气四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分,±s)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脘腹痛 饱胀感 纳差 嗳气半夏泻心汤组 35 1.16±0.64 1.34±0.49 1.11±0.34 0.76±0.33常规组 35 3.15±1.42 3.02±1.08 2.98±0.83 1.99±0.54 t值 7.5586 8.3805 12.3342 11.4984 P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目前,西医多对该病患者进行抑酸、保护胃黏膜等治疗,但效果一般。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属于“胃脘痛”、“痞满”的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外感寒邪、饮食不节、脾胃阴虚及情志不畅等[1],其病位在脏腑,可伤及肝脾。中医认为,慢性胃炎有虚实之分,寒邪、血瘀、气滞等多为实证,胃阴不足、脾胃虚寒等多为虚证,虚实之间可相互转化。治疗该病的原则应以散寒止痛、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滋阴养胃为主。近年来,中医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半夏泻心汤源自《伤寒论》,具有清热祛寒、消痞散结之功效[3]。在半夏泻心汤中,半夏为君药,可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干姜、黄芩、黄连、党参皆为臣药。干姜可温中散寒,黄芩、黄连可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党参可生津养血、补中益气。大枣为佐药,可益气和中。甘草为使药,可补气益脾、调和诸药。上述诸药合用,可共奏散寒止痛、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滋阴养胃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半夏泻心汤具有促进胃肠蠕动、提高胃黏膜的屏障功能、抑制Hp的活性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4]。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在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加半夏泻心汤对其进行治疗,能有效地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其脘腹痛、饱胀感、纳差、嗳气等症状。

[1]陈保正.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50例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5):517-519.

[2]聂彦阁.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3):381-383.

[3]刘洪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J].陕西中医,2016,37(8):949-950.

[4]李华东,贾华,严红萍.半夏泻心汤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效果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4):590-592.

R573.3

]B

]2095-7629-(2017)21-0130-02

;温从钢,男,1988年1月12日出生,浙江苍南人,本科学历,中医师,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及中医妇科

猜你喜欢
纳差嗳气泻心汤
丁香透膈汤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纳差的疗效观察
李郑生论治嗳气经验
辨证仍是中医之魂——从小泻心汤止血说起
益胃汤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应用及预后分析
清热化湿、醒脾和胃法治疗纳差52例
小儿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消化系统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是打嗝,是不是胃肠有问题?
饱嗝不断,喝荸荠鸡金饮
慢性胃炎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临床观察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癌癌前病变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