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消风散加减联合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效果观察

2018-01-09 03:53李长生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1期
关键词:消风富马酸斯汀

王 健,李长生,孙 利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江苏 南京 210028)

用消风散加减联合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效果观察

王 健,李长生,孙 利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江苏 南京 210028)

目的:探讨使用消风散加减联合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门诊收治的71例(142只眼)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联合组和西药组。为两组患者均使用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联合组患者使用消风散加减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部症状积分、眼部体征积分及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眼部症状积分、眼部体征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其治疗前的眼部症状积分、眼部体征积分及总积分(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患者,其治疗前后眼部症状积分的差值、眼部体征积分的差值及总积分的差值均大于西药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消风散加减联合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消风散;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中西医结合;过敏性结膜炎

过敏性结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近年来,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1]。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眼部瘙痒、有烧灼感、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及黏液性分泌物增多等。该病患者的体征主要有眼睑肿胀及水肿、结膜充血及水肿、睑结膜有滤泡及乳头状增生等[2]。西医主要使用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治疗该病。但使用该药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只能暂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消风散是中医常用于治疗风证的方剂。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证实,消风散具有抗变态反应、抗过敏、止痒、抑制炎性细胞因子活性及免疫调节等作用。为探讨使用消风散加减联合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效果,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对近期眼科门诊收治的部分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使用消风散加减联合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进行治疗,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门诊收治的71例(142只眼)过敏性结膜炎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北京协和医院编制的《眼科诊疗常规》[3]中关于过敏性结膜炎的相关诊断标准。对这些患者的排除标准为:1)未患有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或衣原体性结膜炎等感染性结膜炎。2)未患有泡性角结膜炎。3)未患有眼睑炎症、角膜或虹膜疾病及青光眼。4)未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5)不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联合组和西药组。联合组中有36例(72只眼)患者,西药组中有35例(70只眼)患者。联合组中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21例;其年龄为19~61岁,平均年龄为(37.42±10.67)岁;其病程为1~7 d。西药组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9例;其年龄为18~63岁,平均年龄为(35.97±11.64)岁;其病程为1~7 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让所有患者使用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滴眼,每天滴3次,每次滴1滴。在此基础上,为联合组患者使用消风散加减进行治疗。该方剂的组方为:荆芥、防风、蝉蜕、牛蒡子、苦参、苍术、当归、生地、知母及地骨皮各10 g,生甘草3 g。为湿热偏盛、胸脘痞满及舌苔黄、厚、腻的患者加用车前子(包煎)及地肤子各10 g。为风热偏盛、身热口渴及舌苔薄黄的患者加用金银花及连翘各10 g。为血分热盛、舌红或绛及五心烦热的患者加用牡丹皮及赤芍各10 g。为大便秘结的患者加用瓜蒌仁及郁李仁各10 g。将上述中药用水煎煮3次。让患者将前两次煎煮获得的药液在早、晚各温服一次。将第三次煎煮获得的药液放在冰箱中冷藏。每天晚上将干净的纱布浸透药液,外敷在患者的眼睑处,每晚敷1次,每次敷10~15 min。连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尽量避免患者接触过敏原,禁止其食用生冷、辛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禁止其使用其他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药物。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4]

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眼部症状(眼痒、流泪)和体征(分泌物、结膜充血、结膜水肿)。将患者眼部的各项症状及体征由轻至重分成4级,分别记0~3分。计算两组患者的眼部症状积分、眼部体征积分及总积分。根据两组患者的疗效指数判定其治疗的效果。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 治疗前总积分×100%。显效:患者的疗效指数≥66%。有效:患者的疗效指数为33%~65%。无效:患者的疗效指数<33%。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高于西药组患者(χ2=2.290,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患者(χ2=5.718,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眼部症状积分、眼部体征积分及总积分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眼部症状积分、眼部体征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其治疗前的眼部症状积分、眼部体征积分及总积分(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眼部症状积分、眼部体征积分及总积分(分,±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眼部症状积分、眼部体征积分及总积分(分,±s)

注:*表示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联合组(n=72) 西药组(n=70)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眼部症状积分 3.92±1.25 1.50±1.06* 3.74±1.27 1.83±1.29*眼部体征积分 4.64±1.76 1.89±1.17* 4.37±1.68 2.40±1.40*总积分 8.56±2.97 3.39±2.14* 8.11±2.90 4.23±2.6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部症状积分、眼部体征积分及总积分的差值

联合组患者治疗前后眼部症状积分的差值、眼部体征积分的差值及总积分的差值均大于西药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部症状积分、眼部体征积分及总积分的差值(分,±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部症状积分、眼部体征积分及总积分的差值(分,±s)

注:*表示与西药组相比,P<0.05。

组别 眼部症状积分差值 眼部体征积分差值 总积分差值西药组(n=70)1.91±0.95 1.97±1.34 3.89±2.17联合组(n=72)2.42±0.81* 2.75±1.27* 5.17±1.96*

3 讨论

过敏性结膜炎是眼部组织接触到外界过敏原产生超敏反应而引起的炎症[2]。西医主要使用肥大细胞稳定剂、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过敏性结膜炎[1]。但长期使用某些西药治疗过敏性结膜炎会导致患者发生眼压升高、晶状体混浊等并发症,甚至可导致其免疫力下降。近年来,部分临床医生尝试使用脱敏疗法治疗过敏性结膜炎。使用脱敏疗法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远期疗效较好,但耗时长、脱敏剂的用量不易把握,很多患者无法坚持进行治疗[5]。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是西医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常用药。但使用该药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只能暂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

中医认为,过敏性结膜炎属于“目痒病”的范畴。《审视瑶函》中云:“痒有因风因火因血虚而痒者”。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以《外科正宗》中的消风散为基础方,并随症加减,为联合组患者进行治疗。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证实,消风散具有抗变态反应、抗过敏、止痒、抑制炎性细胞因子活性及免疫调节的功能[6]。该方中的荆芥、防风、蝉蜕及牛蒡子具有疏风止痒之功效;知母及地骨皮具有清热凉血退蒸之功效;当归及生地具有养血活血之功效;苍术及苦参具有祛湿之功效;生甘草可调和诸药、清热解毒。将上述诸药合用,可祛邪扶正、疏风清热祛湿,使邪去病安、血脉调和。同时,每晚让患者用中药液冷敷眼睑,可降低其眼局部周围皮肤和肌肉组织的温度,刺激其眼部皮肤的冷感受器,使其眼部血管收缩,改变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性物质渗出,同时减慢其神经传导的速度,降低其末梢神经的敏感性,缓解其眼部的不适症状和体征[7]。

总之,使用消风散加减联合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1]李莹,张潇,吕岚,等.过敏性结膜炎的流行病学及奥洛他定滴眼液开放性多中心治疗的初步效果[J].眼科,2008,17(3):166-170.

[2]葛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63-164.

[3]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诊疗常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8-189.

[4]孟青青,高健生,接传红,等.川椒方和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3,23(6):398-402.

[5]孟青青,高健生,宋剑涛.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2,22(6):446-449.

[6]黄晓青,朱凯云.消风散的药理药效研究及临床应用概况[J].江西中医药,2012,43(1):69-71.

[7]丁哲,谢立群.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2):229-231.

R276.7

]B

]2095-7629-(2017)21-0157-03

王健,女,1981年12月出生,主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眼表疾病的诊治,邮箱:wangjiangc@sina.com

猜你喜欢
消风富马酸斯汀
掌小横纹穴按摩辅助消风止咳汤加味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IL-17A、CCL11表达水平的影响
富马酸卢帕他定治疗皮肤划痕症的疗效观察
荆防方加减联合富马酸卢帕他定治疗风热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替比夫定、替诺福韦酯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对肾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凯帕斯汀《变奏曲》的特点及启发
炎琥宁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急性湿疹疗效观察
依巴斯汀联合胱氨酸、卤米松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消风散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富马酸亚铁快速定性分析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