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氯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对比

2018-01-09 03:53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1期
关键词:氯沙坦收缩期氨氯地平

谭 涛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四川 乐山 614000)

用氯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对比

谭 涛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四川 乐山 614000)

目的:比较使用氯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氯沙坦组(n=59)和氨氯地平组(n=59)。为氯沙坦组患者使用氯沙坦进行治疗,为氨氯地平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氯沙坦组患者收缩压的水平低于氨氯地平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氨氯地平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使用氨氯地平相比,使用氯沙坦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更好,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收缩期;高血压;氯沙坦;氨氯地平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指舒张压的水平不高,仅收缩压的水平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况。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均与其他类型的高血压患者不同。该病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氯沙坦和氨氯地平均为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为比较使用氯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将近期收治的118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为两组患者分别使用氨氯地平与氯沙坦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为:1)年龄≥60岁。2)病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关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诊断标准。3)不存在氯沙坦或氨氯地平过敏史。4)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对这些患者的排除标准为:1)年龄<60岁。2)患有继发性高血压。3)存在心功能不全或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4)患有恶性肿瘤或有精神疾病史。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58例;其年龄为60~79岁,平均年龄为(70.53±6.12)岁;其病程为5~20年,平均病程为(12.34±3.57)岁;其中有轻度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78例,有中度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40例。在这些患者中,学历为初中及初中以下的患者有35例,为中专的患者有25例,为高中及高中以上的患者有58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氯沙坦组(n=59)和氨氯地平组(n=59)。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让氯沙坦组患者每天口服1次氯沙坦,每次服25~100 mg。连续治疗12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让氨氯地平组患者每天口服1次氨氯地平,每次服2.5~5 mg。连续治疗12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每天测量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测量方法:上午8∶00~9∶00患者取坐位,使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其右臂股动脉血压。连续测量2次,取两次测量获得数据的平均值为最终测量结果。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调节其用药的剂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其收缩压下降≥10 mmHg,或下降至正常的范围内。有效:患者的部分临床症状消失,其收缩压下降<10 mmHg,但未下降到正常的范围内。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在加重,其收缩压的水平未降低甚至在升高。观察两组患者发生咳嗽、头晕等不良反应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氯沙坦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氨氯地平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

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的水平低于其治疗前收缩压的水平(P<0.05)。治疗后,氯沙坦组患者收缩压的水平低于氨氯地平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mmHg,±s )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mmHg,±s )

注:#表示与治疗前相比,P<0.05;*表示与氨氯地平组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收缩压 舒张压氨氯地平组 (n=59)治疗前177.56±10.2382.45±6.96治疗后 151.14±10.12# 71.98±6.57#氯沙坦组(n=59) 治疗前 176.87±9.56 80.54±6.71治疗后 144.56±8.73#* 65.71±5.47#*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氨氯地平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了头晕,有2例患者发生了咳嗽,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8%。氯沙坦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了头晕,有2例患者发生了咳嗽,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7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据调查,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正以每10年上升约25%的速度递增[2]。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通常为140~160 mmHg,其舒张压为90 mmHg以下。该病的主要发病人群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病情若得到良好的控制,可降低其发生脑血管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几率[3]。

目前,临床医生主张使用单一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4]。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初期,用药的剂量应较少,降压的幅度不可过大。在治疗的过程中,临床医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水平,根据其实际的血压水平逐渐调整其用药的剂量[5-7]。氯沙坦和氨氯地平均为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使用氯沙坦进行治疗的氯沙坦组患者,其收缩压的水平均低于使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的氨氯地平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氨氯地平组患者。这可能是因为,使用氯沙坦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可恢复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降低其夜间的血压负荷,有效地避免或减少高血压对靶器官造成的损害[8-10]。

综上所述,与使用氨氯地平相比,使用氯沙坦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更好,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王刚,刘厂辉,唐振旺,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昼夜血压变化及性别与左室肥厚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2):2595-2596.

[2]王国光.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4):18-19.

[3]赖丽芳,胡爱珍,江友琴.南昌市两社区中老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38):49-50.

[4]韩丽,邓志华.缬沙坦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30(8):7-9.

[5]李学文,黄甫晓星.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10,14(21):51-52.

[6]王一书,王伟力,殷显德.氨氯地平与氯沙坦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比较[J].山东医药,2015,55(46):42-43.

[7]王少崖.氨氯地平与氯沙坦对急性中风患者血压昼夜变化的效果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5,22(8):1321-1323.

[8]朱清,夏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龄老年高血压疗效及肾脏保护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833-4834.

[9]许晓红.分析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外医疗,2016,36(18):10-12.

[10]宁文奇.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24):61-62.

R544.1

]B

]2095-7629-(2017)21-0171-02

谭涛,男,1982年12月出生,籍贯为重庆垫江,学历为大学本科,主治医师,邮箱:liliangpzh@163.com

猜你喜欢
氯沙坦收缩期氨氯地平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有益作用研究
氯沙坦和赖诺普利降压、降尿酸作用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氯沙坦对糖尿病雄性大鼠早期骨质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调压方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阳亢络阻证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