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胃肠镜双重染色检查法诊断消化道早癌的准确性研究

2018-01-09 03:53覃冬林陈丽芬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1期
关键词:检查法双重消化道

覃冬林,陈丽芬,黄 理

(河池市人民医院胃镜室,广西 河池 547000)

用胃肠镜双重染色检查法诊断消化道早癌的准确性研究

覃冬林,陈丽芬,黄 理

(河池市人民医院胃镜室,广西 河池 547000)

目的:研究用胃肠镜双重染色检查法诊断消化道早癌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消化道早癌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接受诊断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76)和比较组(n=76)。使用常规胃肠镜检查法对比较组患者进行检查,使用胃肠镜双重染色检查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检查,然后对这两组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并将其进行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检查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结果:与比较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较高,P<0.05。结论:用胃肠镜双重染色检查法诊断消化道早癌的准确性较高。

胃肠镜双重染色检查法;消化道早癌;诊断;准确性

消化道早癌是指病灶浸润深度存在一定局限性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此类疾病可分为食管早癌、胃早癌和结直肠早癌三种类型。临床研究发现,消化道早癌在发生的早期,癌灶在外型上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因此对其进行诊断的准确率较低[1]。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用胃肠镜诊断消化道早癌的方法获得了临床上的认可。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主要探讨使用胃肠镜双重染色检查法诊断消化道早癌的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为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河池市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152例消化道早癌患者。这152例患者的纳入标准[2]为:1)不存在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2)不存在严重的意识障碍或患有精神性疾病;3)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相关协议。将这1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76)和比较组(n=76)。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41例,女35例;其年龄为26~75岁,平均年龄为(50.06±8.24)岁;其中有进行胃镜检查者37例,进行肠镜检查者39例。在比较组患者中,有男39例。女37例;其年龄为 27~77岁,平均年龄为(52.56±8.27)岁;其中有进行胃镜检查者38例,进行肠镜检查者38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使用常规胃肠镜检查法对比较组患者进行检查。进行常规胃肠镜检查的方法是:1)进行胃镜检查。让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将身体偏向一侧。对患者的咽喉部进行局部麻醉,然后将胃镜经口、食管送入其胃内,对其食管和胃内的情况进行观察。2)进行肠镜检查。让患者取侧卧位,对其肛门处进行消毒。将肠镜经肛门探入患者的直肠和结肠,然后观察其直肠和结肠内的情况。使用胃肠镜双重染色检查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检查。进行胃肠镜双重染色检查的方法是:1)进行胃镜双重染色检查。让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将身体偏向一侧。对患者的咽喉部进行局部麻醉,然后将胃镜经口、食管送入其胃内,先观察其食管黏膜和胃黏膜的情况,找到疑似发生病变的部位。使用生理盐水对疑似发生病变的部位进行冲洗,再使用醋酸溶液对该部位进行第一重染色,然后使用20 ml浓度为0.5%的美兰溶液(病变部位若发生在食管,可使用20ml浓度为11.25%的卢戈碘液)对该部位进行第二重染色。1 min后,用生理盐水将疑似发生病变的部位冲洗干净,然后对该部位进行摄片。2)进行肠镜双重染色检查。让患者取侧卧位,对其肛门处进行消毒。将肠镜经肛门探入患者的直肠和结肠,先观察其直肠和结肠内的情况,找到疑似发生病变的部位。使用生理盐水对疑似发生病变的部位进行冲洗,再使用醋酸溶液对该部位进行第一重染色,然后使用20 ml浓度为0.5%的美兰溶液对该部位进行第二重染色。1 min后,用生理盐水将疑似发生病变的部位冲洗干净,然后对该部位进行摄片。完成上述检查后,取患者疑似病变部位的组织(一般取5块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并将进行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比较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较高,P<0.05。详情见表1 。

表1 两组患者病情诊断准确率的比较

3 讨论

消化道早癌可分为食管早癌、胃早癌和结直肠早癌三种类型。其中食管早癌是指病灶浸润深度达到黏膜层,但未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胃早癌是指病灶浸润深度达到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的胃癌(胃早癌的诊断标准与其病灶的大小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结直肠早癌是指病灶浸润深度达到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的结直肠癌(结直肠早癌的诊断标准与其病灶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3-4]。由于消化道早癌病灶的外型在发病的早期不会出现明显的改变,因此对此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较低。

进行胃肠镜检查是临床上诊断消化道早癌的主要方法之一。以往,临床上主要使用常规的胃肠镜检查诊断消化道早癌,但诊断的准确率较低。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使用胃肠镜双重染色检查法诊断消化道早癌。用此方法诊断消化道早癌的原理是:先使用醋酸溶液对胃黏膜和肠黏膜进行第一重染色,使胃黏膜和肠黏膜上的细胞发生暂时性的脱水。这会导致胃黏膜和肠黏膜变白,从而使检查医生更容易观察到发生染色的病变部位[5]。人体正常的胃黏膜和肠黏膜对美兰的吸收率几乎为0。而发生癌变的胃黏膜和肠黏膜对美兰的吸收率却高达70%以上,而且在吸收美兰后会变成蓝色。因此,使用美兰对发生癌变的胃黏膜和肠黏膜进行第二重染色可使检查医生准确地发现发生癌变的部位。此外,人体食管正常黏膜的鳞状上皮内部存在着十分丰富的糖原。这些糖原在遇到碘剂时会变成棕褐色。而发生癌变的食管黏膜鳞状上皮内部几乎不含糖原。因此,使用卢戈碘液对发生癌变的食管黏膜进行染色,可使其与周围正常黏膜的颜色出现显著的差异,从而提高检查的确诊性。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胃肠镜双重染色检查法诊断消化道早癌的准确性较高。

[1]韦凯扬. 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价值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4(20):259-260.

[2]高杰, 安薇, 施新岗,等. 蓝激光成像结合放大内镜对内镜医生诊断上消化道早癌的价值研究[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6, 33(11):747-750.

[3]曾海龙, 张正坤. 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对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J]. 中国临床研究, 2016, 29(4):452-455.

[4]别文华. 消化内镜技术对消化道早癌诊断价值分析[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5,25(11):141-142.

[5]席婷.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在诊断老年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7, 20(3):268-271.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gastroenteroscopy in diagnosing digestive tract early carcinoma. Selection methods from May 2015-2015, may accept the suspected of digestive tract cancer patients, 420 cases of early, on averag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ith normal stomach check, use the double staining endoscopy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observe detecti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early cance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detection rate, and it has important clinical diagnostic value and is worth promoting.

∶ gastroenteroscopy; Early carcinoma of digestive tract; Clinical value

R730

]B

]2095-7629-(2017)21-0181-02

猜你喜欢
检查法双重消化道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间甲酚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
化解“双重目标”之困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行政法上的双重尊重
5种同名异型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与结果分析
猪的消化道营养
周围型肺癌X线片检测法和CT检查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