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经胸微创封堵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

2018-01-09 03:53韦美丽彭克芳陈晓燕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1期
关键词:经胸先天性心脏病

张 梅,韦美丽,彭克芳,陈晓燕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广西 钦州 535000)

对行经胸微创封堵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

张 梅,韦美丽,彭克芳,陈晓燕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广西 钦州 535000)

目的:探讨对进行经胸微创封堵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在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经胸微创封堵术的5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接受护理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56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X组(28例)和护理Y组(28例)。在两组患儿手术结束后,对护理X组患儿实施普通护理,对护理Y组患儿在实施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在两组患儿出院前,比较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的时间和其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Y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护理X组患儿,其住院的时间短于护理X组患儿,其家长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护理X组患儿的家长,P<0.05。结论:对进行经胸微创封堵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优质护理能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住院的时间,提高其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

微创封堵;先天性心脏病;优质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遗传性心脏病。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主要包括ASD(房间隔缺损)和VSD(室间隔缺损)。以往,临床上主要使用传统的开胸修补术或心导管介入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但效果欠佳。近年来,使用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方法获得了临床上的认可[1]。不过,有调查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进行经胸微创封堵术后,发生低钾血症、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几率较高,这会延长其住院的时间,降低其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为了降低进行经胸微创封堵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我们在本次研究中对28例进行经胸微创封堵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了优质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在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经胸微创封堵术的5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将这56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X组(28例)和护理Y组(28例)。在护理X组患儿中,有男16例,女12例;其年龄为0.6~7岁,平均年龄为(2.9±0.6)岁;其体重为5.3~22.4 kg,平均体重为(14.7±9.2)kg;其中有ASD患儿15例,VSD患儿13例。在护理Y组患儿中,有男15例,女13例;其年龄为0.5~7岁,平均年龄为(2.8±0.7)岁;其体重为5.2~22.5 kg,平均体重为(14.5±9.3)kg;其中有ASD患儿17例,VSD患儿11例。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 手术方法和手术结果

两组患儿进行经胸微创封堵术的方法是:让患儿取平卧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和气管插管。在患儿剑突下做一个1.5~2 cm长的切口。在食道超声的导引下,将封堵伞置入其房、室间隔缺损的部位,将缺损的部位完全封闭,然后留置引流管,缝合手术切口。两组患儿的手术均获成功,均在手术结束后的24 h内转出重症监护病房。在术后3~5 d对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其封堵器的位置良好,其心脏各瓣膜收缩、舒张的功能恢复正常。

1.3 护理方法

在两组患儿手术结束后,对护理X组患儿实施普通护理,方法包括:在患儿麻醉未失效前,对其呼吸、血压和瞳孔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对其四肢进行束缚(以免其发生坠床),保持其病房环境的清洁等;对护理Y组患儿在实施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方法是:

1.3.1 进行体位护理 在患儿手术结束后的6 h内,护理人员要帮助其保持去枕平卧位,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其发生头痛和呛咳。在患儿手术结束6 h后,护理人员可帮助其保持半卧位,以便促进其胸腔内引流液的排出。

1.3.2 进行心率和血压监测 在患儿手术结束后的24 h内,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其心静脉压、心动脉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并重点关注其是否发生心律失常。

1.3.3 进行引流管护理 在患儿手术结束后的48 h内,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并详细记录其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护理人员若发现患儿每h的引流量大于15 ml,持续的时间超过2~3 h,且心率越来越快,血压越来越低,引流液的温度明显升高,就要高度警惕其胸腔内存在活动性出血点,应立即将此情况报告医生,并准备好对患儿进行抢救的设备。此外,护理人员要定时挤压患儿的引流管,防止其因引流管堵塞而发生心包填塞。

1.3.4 进行呼吸道护理 在患儿手术结束后的48 h内,护理人员要定时检查患儿呼吸道的通畅情况,并注意观察其双肺的呼吸音。对于痰液量较多或痰液性质较粘稠的患儿,护理人员可按照医嘱每天对其进行3次雾化吸入治疗,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使用的药液其主要成分为复方异丙托溴铵。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定时对痰液量较多或痰液性质比较粘稠的患儿进行叩背排痰,一般每2 h进行1次。在对患儿进行叩背排痰时,护理人员要将五指并拢,握成空拳,然后由下至上有节奏地叩击患儿的背部,叩击的频率为30~50次/min,应连续叩击3 min。需要注意的是,患儿的年龄越小,护理人员叩击其背部的速度就要越慢。此外,护理人员应在患儿处于空腹状态下或进食1 h后对其进行叩背排痰,以免其因出现食物返流而发生窒息。对于经雾化吸入治疗和叩背排痰治疗后痰液量仍较多或痰液性质仍较粘稠的患儿,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吸痰处理。在对患儿进行吸痰前,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血氧饱和度检测,只有在患儿的血氧饱和度超过90%时,护理人员方可对其进行吸痰处理。在对患儿进行吸痰时,护理人员要选择型号适当、软硬适度的吸痰管,并保证吸痰动作的轻柔。需要注意的是,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吸痰时,不可将吸痰管插得过深,否则会使患儿因出现剧烈的咳嗽而发生封堵器移位[2]。护理人员要将为患儿每次吸痰的时间控制在15秒以内。在吸痰结束后,应使用呼吸机对患儿进行持续低流量的吸氧。此外,对于存在轻微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护理人员可使用注射器向其气管内滴注药物,但要防止针头掉入其气道。

1.3.5 进行肾功能监测 在患儿手术结束后的48 h内,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并准确记录其尿量和尿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必要时可提取其晨尿进行尿常规检查。

1.3.6 进行饮食护理 在患儿手术结束、拔除气管插管后,护理人员可给其饮用少量的清水。患儿在饮水后若未出现呕吐等异常情况,可让其家长给其进食少量的、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流质食物,但不可给其喝奶,以免使其发生肠胀气。对于在术后发生肠胀气或便秘的患儿,护理人员可按照医嘱对其进行持续的胃肠减压治疗,必要时可给其使用开塞露。在患儿手术结束72 h后,若其不存在肠胀气等异常情况,护理人员可让家长给其恢复正常的饮食。

1.3.7 进行用药指导 1)在手术结束24 h后,护理人员要让患儿口服阿司匹林,用量为3~5 mg/kg.d,分2~3次服用,以降低其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在患儿服用阿司匹林期间,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其是否存在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和皮肤瘀斑等症状。患儿若存在上述症状,护理人员应立即让其停用阿司匹林,并将此情况上报医生。2)在患儿手术结束后的48 h内,护理人员要给其静脉滴注奥美拉唑,口服三联活菌片,以降低其发生应激性消化性溃疡和胃肠功能紊乱的几率[3]。在患儿口服三联活菌片时,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其大便性状的变化情况,在其出现腹泻的症状时可适当调整其三联活菌片的用量。3)在患儿手术结束后的48 h内,护理人员可按照医嘱给其使用利尿剂进行治疗,以降低其发生胸腔组织水肿的几率。不过,在患儿使用利尿剂期间,护理人员要让其多吃香蕉、葡萄、菠菜等富含钾的食物,以免其发生低钾血症。4)在患儿手术结束的24 h内,护理人员可按照医嘱给其使用地高辛进行强心治疗。在患儿使用地高辛后,护理人员要定时测量其心率[4]。患儿在服用地高辛后其心率若明显变慢(1岁以下患儿的心率<100次/分;1~5岁患儿的心率<90次/分;5岁以上患儿的心率<80次/分),护理人员应立即给其停药,并将此情况上报医生。

1.3.8 进行出院指导 在患儿出院前,护理人员要嘱咐其家长在患儿出院一个月后回医院复诊。同时,护理人员要嘱咐患儿的家长尽量避免带患儿去公共场所,在平时注意对患儿进行保暖,给其进食清淡的饮食,以免其因发生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而导致封堵器脱落。

1.4 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儿出院前,比较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的时间和其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使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5]。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的比较

护理Y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护理X组患儿,其住院的时间短于护理X组患儿,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的比较

2.2 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护理Y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护理X组患儿的家长,P<0.05。详情见表2。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3 讨论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接受普通护理的同时接受优质护理的护理Y组患儿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只接受普通护理的护理X组患儿,其住院的时间短于护理X组患儿,其家长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护理X组患儿的家长。这证实,对进行经胸微创封堵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优质护理能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住院的时间,提高其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

[1]徐志伟,主编.小儿心脏于术学第2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37-350.

[2]杜丹丹,马会民,杨丽丽,等.经胸微创封堵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临床护理,2015,7(4):323-325.

[3]陈玫,刘利香.双盘样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2):26 -28.

[4]周伟琴,迂方东.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5,4(9):17.

[5]徐玉鹏,米斐,刘芳,等.介入封堵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24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3):30 -31.

R473

]B

]2095-7629-(2017)21-0208-02

猜你喜欢
经胸先天性心脏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与常规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研究
经胸乳入路腔镜术与传统开放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效果对比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经胸微创封堵术在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