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对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进行转运的效果研究

2018-01-09 03:53许俊琴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1期
关键词:缝隙急诊科满意率

罗 翠,许俊琴,闵 鹏

(江苏省宜兴市中医医院急诊室,江苏 宜兴 214200)

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对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进行转运的效果研究

罗 翠,许俊琴,闵 鹏

(江苏省宜兴市中医医院急诊室,江苏 宜兴 214200)

目的:探讨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对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进行转运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江苏省宜兴市中医医院急诊科接诊的32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接诊的16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接诊的16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急救护理方法进行转运,为观察组患者使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进行转运。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及在进行运转期间其漏诊的发生率、责任推诿事件的发生率及电话询问的发生率。结果: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转运期间,观察组患者漏诊的发生率、责任推诿事件的发生率及电话询问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对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进行转运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减少漏诊、责任推诿事件及电话询问等情况的发生率,为患者节省宝贵的抢救时间。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用此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可减少护理工作中的纰漏,能使护理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1-2]。急诊科接诊的多为急危重症患者,因此在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纰漏,否则易错失对其进行抢救的最佳时机。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转运可以做到科学、有效地分配人力资源,保证转运的顺利进行[3-4]。为了进一步证实此研究结果的有效性,笔者对江苏省宜兴市中医医院急诊室接诊的16例急危重症患者使用无缝隙护理模式进行转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患者资料 本次的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江苏省宜兴市中医医院急诊室接诊的32例急危重症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1)患者均患有急危重症。2)患者均由我院急诊科接诊。其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2)患者及其监护人均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3)患者的年龄<18周岁。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接诊的16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接诊的16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16例患者中,有男性10例,女性6例;其年龄为29岁~88岁,平均年龄为(65.4±6.7)岁;其中头部外伤患者有4例,出现昏迷症状的患者有3例,低血糖所致昏迷的患者有2例,脑出血患者有2例,发生药物中毒的患者有1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有2例,其他急危重症患者有2例。在观察组的16例患者中,有男性9例,女性7例;其年龄为32岁~91岁,平均年龄为(66.4±5.8)岁;其中头部外伤患者有5例,出现昏迷症状的患者有2例,低血糖所致昏迷患者有2例,脑出血患者有3例,发生药物中毒的患者有1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有2例,其他急危重症患者有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1.2 护理人员资料 组长:1名,文化程度为本科,技术职称为主管护师,参加工作的时间在8年以上。组员5名,其中,文化程度为本科的护理人员有3名,为大专的护理人员有2名;其技术职称分别为护师、护士;其工作的时间为2~5年,平均时间为(2.5±1.5)年;其年龄为21~33岁,平均年龄为(24.2±3.6)岁。

1.2 护理方法

1.2.1 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急救护理方法进行转运 1)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的评估,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救治。2)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方法对其进行转运。3)在到达接收科室后,与接收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交接。

1.2.2 为观察组患者使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进行转运1)建立无缝隙护理管理小组。⑴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师担任护理小组的组长。⑵由组长选取在日常工作中能力突出、细心、学习能力强的护理人员作为组员。2)定期聘请相关的护理专家对护理小组的成员进行培训。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基础急救及护理的理论知识、在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中的重点问题、模拟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抢救的操作方法等。在培训结束后,对护理小组的成员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成绩与其薪资挂钩。3)使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转运。⑴进行转运前的工作。①由护理人员对患者可能发生的转运风险进行初步的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该患者是否适合进行转运、需何时对其进行转运等。由主管医生对患者的转运风险再次进行评估,然后确定对其进行转运的方案。②用电话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其简单介绍一下患者的情况及精神状态[4]。③准备进行转运的物品。⑵对患者进行转运。①在对患者进行转运时,需遵循“先救治,后转运”的急救原则。②在对患者进行转运的过程中,应为患者取合适的体位,如为有呕吐症状的患者或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取平卧位,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其发生误吸;为胸部损伤患者取患侧卧位;为心力衰竭患者取半卧位。③在进行转运的过程中,需为患者做好保暖护理,并注意保护其隐私。④在进行运转的过程中,应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对清醒的呕血患者或咯血患者,应让其尽可能地吐出口腔内的血液;对出现昏迷的呕血患者或咯血患者,可使用便携式吸引器为其清除口腔内的血液;对呼吸困难的患者,应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使用氧气瓶、氧气袋或便捷式呼吸机进行吸氧。⑤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一旦患者发生异常,应及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必要时可停止转运,待其病情稳定后再进行转运。⑥避免使患者的各种管道发生受压、扭曲的情况,以保持其各种管道的通畅。⑦在进行转运时,护理人员的动作要轻柔,以确保患者的安全与舒适[5]。⑶进行转运后的工作。①在到达 接收科室后,需将患者转移至病床上并妥善安置。②与接收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床旁交接。进行交接的内容有患者的病情、用药的情况、皮肤的状况、进行置管的情况及患者的心理状态等。在确定交接内容无误后,交接双方在交接单上签字,并将此交接单保存在患者的病历中。③在转运完毕后,对本科室内的设备、药物、物品等进行清点及补充。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前后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并比较在进行运转的过程中漏诊的发生率、责任推诿事件的发生率及电话询问的发生率。使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运转设备的准备情况、对患者病情掌握的程度等,总分为100分,分数≥85分表示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分数<85分表示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的比较

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运转情况的比较

在进行转运期间,对照组患者责任推诿事件的发生率为18.75%,漏诊的发生率为12.50%,电话询问的发生率为56.25%;观察组患者责任推诿事件的发生率为6.25%,电话询问的发生率为18.75%。观察组患者漏诊的发生率、责任推诿事件的发生率及电话询问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运转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是1989年由美国佛罗里达州湖地医疗中心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6]。此护理管理模式以科学的管理理念为主导思想,优化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流程,最后形成执行、监督、咨询等多维的可持续性护理管理系统[7]。急诊科接收的多为急危重症患者,在对其进行抢救和转运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一个细小的失误就会延误对其进行抢救的时间,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8]。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在进行转运期间,观察组患者漏诊的发生率、责任推诿事件的发生率及电话询问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患者。这说明,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对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进行转运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减少漏诊、责任推诿事件及电话询问等情况的发生率,为患者节省宝贵的抢救时间。

[1]苏琴,顾琴,黄华.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提高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满意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1):139-141.

[2]魏兰.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交接过程中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5(20):18-20.

[3]董建兰,居伟.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无缝隙护理管理实施的有效性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36):162-164.

[4]吴庆荣,谢秀华.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J].医药卫生,文摘版:00159-00159.

[5]曹莉,潘静,徐翠.《急危重病人交接单》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 2015(2):168-170。

[6]方方.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9):22-23.

[7]朱丽.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临床护理[J].医药前沿,2014(24)11.

[8]管水萍.PDCA管理和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旬刊,2016(9):105-107。

R473

]B

]2095-7629-(2017)21-0211-02

罗翠,女,1983年4月出生,江苏宜兴人,汉族,本科,主管护师,工作方向:临床护理

猜你喜欢
缝隙急诊科满意率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雨的缝隙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