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8-01-09 03:53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1期
关键词:赣榆脑组织脑梗死

王 茜

(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100)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王 茜

(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100)

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A、B两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对症治疗。同时,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B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接受护理后,与进行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下降,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P<0.05);与A组患者患者相比,B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更低,生活质量的评分更高(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急性脑梗死;焦虑;抑郁;生活质量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急性脑梗死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此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动脉血管闭塞或堵塞后,导致部分脑组织血流减少或中断而发生的脑组织软化及坏死。相关的研究表明,动脉硬化是导致急性脑梗死的基本病因。急性脑梗死的病理分期包括:超早期、急性期、坏死期、软化期和恢复期。目前,临床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降压药、阿司匹林、扩血管药、营养脑神经药进行对症治疗。有研究表明,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实施综合护理,可明显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为了进一步证实此护理方法的有效性,笔者对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实施综合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在A组的患者中,有男性15例(占60.0%),女性10例(占40.0%);其年龄为45~76岁,平均年龄为(61.8±5.8)岁。在B组的患者中,有男性16例(占64.0%),女性9例(占36.0%);其年龄为46~78岁,平均年龄为(62.2±4.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使用疏通脑血管药、溶栓抗凝药及营养脑神经药进行对症治疗。同时,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方法是:1)遵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2)协助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对B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⑴与患者进行沟通,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⑵对患者进行鼓励,为其介绍其他同类疾病患者被成功治愈的病例,以提高其对治疗成功的自信心。⑶通过播放患者喜爱的音乐、与患者进行聊天等方法来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1]。2)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其能够听懂的方式进行关于急性脑梗死相关知识及防治方法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及对治疗的依从性[2]。3)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⑴协助卧床患者采取舒适的、正确的肢体摆放位,以防止其形成压疮及下肢静脉血栓。⑵督促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并教会其在床上起坐、翻身、站立、扶床行走等锻炼的正确方法,让其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每天的活动量应根据其自身的耐受力而定[3]。4)为患者制定食谱,帮助其合理地规划一日三餐。在制定食谱时既要考虑到患者的身体状况,又要兼顾其个人的口味[4]。5)对患者进行用药护理。⑴在遵医嘱为患者使用溶栓抗凝药时,要严格掌握用药量,同时密切监测其血压及出、凝血功能,以防止其发生颅内出血、血管内栓子脱落等并发症。⑵在遵医嘱为患者使用扩张血管药时,进行静脉滴注的速度应缓慢,同时密切监测其血压,以防止其发生出血性疾病。⑶在遵医嘱为患者使用利尿药时,要控制好用药量及进行静脉滴注的速度,以防止其发生脱水过度及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6)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瞳孔及意识等生命体征,观察其头痛持续的时间和发作的性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的比较

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更低(P<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A组 护理前 50.45±13.28 51.08±11.21护理后 40.74±11.23 46.22±11.35 B组 护理前 50.66±12.58 51.63±11.42护理后 32.11±10.24 40.43±10.27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详见表2

表2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生理状况 功能状况 社会家庭状况 情感状况 总分A组 护理前 31.35±5.18 53.01±5.82 63.14±4.83 61.68±5.74 205.17±25.23护理后 51.57±6.55 71.33±6.27 79.26±5.41 74.58±7.86 271.44±28.52 B组 护理前 32.27±4.45 52.14±5.18 63.78±4.91 61.52±5.59 206.23±24.35护理后 67.25±5.68 91.24±7.17 91.22±5.14 95.37±6.91 351.28±27.5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引起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TIA、吸烟和酗酒、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超重、滥用药物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组织内的中心坏死区由于完全性缺血而导致脑细胞死亡,但在缺血半暗带仍存在有侧枝循环,可使其脑组织获得部分血液供应,如迅速恢复其脑组织的血流,改善其脑组织的代谢功能,其受损的神经细胞仍可存活并恢复功能。蔡建利等[5]的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易发生各种功能性障碍,不仅会对其日常生活造成影响,还可引起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其治疗的效果。王海兰[6]的研究表明,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地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1]王亚昌.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4):101-102.

[2]陈树娣,熊亚莎,李娟,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11):1490-1491.

[3]姚孟琳.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142-144.

[4]黄月红,罗秋兰,刘国胜,等.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2014,(12):119-121.

[5]蔡建利,戴丽学.激励式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32):132-134,137.

[6]王海兰.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4):59-60.

R473.74

]B

]2095-7629-(2017)21-0212-02

猜你喜欢
赣榆脑组织脑梗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今年冬天赣榆下雪了
德基机械整体式热再生“绿动赣榆领跑全球”——赣榆交通·德基机械沥青热再生技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赣榆区麦秆还田稻作试验总结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