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在改善其心理状态方面的效果观察

2018-01-09 03:53婷,陈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1期
关键词:南京医科大学住院常规

韦 婷,陈 萍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江苏 南京 210000)

对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在改善其心理状态方面的效果观察

韦 婷,陈 萍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江苏 南京 210000)

目的:探讨对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在改善其心理状态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该院住院进行化疗。随机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其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对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消除其焦虑及抑郁等不良的情绪,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心理护理;恶性肿瘤;住院;心理状态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作息规律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1]。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很多恶性肿瘤患者在病情被确诊后均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的情绪。在医院住院接受化疗的患者还会因不良反应而加重其焦虑、抑郁的程度[2]。这些不良情绪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其治疗的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对在医院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具有必要性。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近期在该院住院的部分恶性肿瘤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该院住院进行化疗。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77例,女性患者43例;其年龄为38~76岁,平均年龄为(62.33±5.26)岁;其中有结肠癌患者28例,有乳腺癌患者20例,有肺癌患者33例,有胃癌患者29例,有肝癌患者10例。所有患者的病情均为恶性肿瘤中晚期。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n=60)和常规组(n=6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具体的方法是: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对临床症状恶化或体征发生异常的患者,配合医生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遵医嘱为患者用药。告知患者注意补充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禁止患者食用有刺激性的食物。保持病区整洁卫生,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具体的方法是:1)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病情进展的情况、经济情况、家庭环境及文化水平[3],评估其心理状态。2)鼓励患者向护理人员说明让其感到紧张和担忧的事情,利用护理心理学知识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告知患者配合医护人员的治护操作可提高其治疗的效果,从而提高其对治护操作的依从性。为患者介绍在该院进行化疗后获得良好效果的病例,提高其对治愈疾病的信心[4]。3)为患者讲解与其所患疾病有关的知识、治疗的方法及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告知患者化疗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防止其在发生不良反应时过于紧张。教会患者辨识不良反应及处理突发不良反应的方法,以便及早对其不良反应进行对症处理。告知患者目前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和成绩,改变患者“罹患肿瘤后很快就会死亡”的思想观念。为患者讲述一些具有“正能量”的新闻和故事,转移其对疾病的注意力。4)根据患者的个人爱好陪同其进行散步、下棋、听歌及打太极拳等活动。为患者寻找有共同爱好的病友。为患者提供活动场地和部分活动器材。5)对家庭经济收入较低的患者,为其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一些社会保障和慈善机构的联系方式,并积极为其提供获得社会支持所需的材料。告知患者的家属和朋友多关心患者,在不打扰患者休息的情况下多来探望患者。

1.3 评价指标

护理前后分别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的评分与其焦虑或抑郁的程度呈正比。护理结束后用该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四个等级)。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的分析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的分析(分,±s)

表1 两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的分析(分,±s)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护理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n=60) 55.42±8.26 46.27±6.41 59.29±6.89 45.27±7.30常规组(n=60) 55.32±8.19 52.30±7.77 58.99±7.03 56.80±7.99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3 讨论

恶性肿瘤是一类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身体消瘦、贫血、乏力、发热及脏器功能障碍等[5]。目前,临床上并无治疗恶性肿瘤的特效方法。因此,恶性肿瘤患者的死亡率极高。现阶段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主要为进行化疗、放疗及手术。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常会因多种原因而产生明显的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其治疗的效果。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利用心理学知识和护理技术积极影响患者心理活动的一种护理方法[6]。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了解其心理状态,减少导致其产生不良情绪的因素,消除其部分不良情绪。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后,还能使各项护理操作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护理的效果。

总之,对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消除其焦虑及抑郁等不良的情绪,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李云香,赵世峰.饮食结合心理护理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营养状况的临床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6):666-667.

[2]沈菊.恶性肿瘤骨转移癌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355-356.

[3]邹晓影.探究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2016,36(8):155-156.

[4]介小霞,管健.心理护理干预改善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1,32(20):144-145.

[5]周海平,赵亚宁.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0,17(30):174-175.

[6]王素玲,张静.心理护理干预改善住院放疗肿瘤患者心理状况临床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1(1):111-112.

R473

]B

]2095-7629-(2017)21-0224-02

猜你喜欢
南京医科大学住院常规
妈妈住院了
南京医科大学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常规之外
勘误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
别受限于常规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