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然分娩的产妇进行安全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8-01-09 03:53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1期
关键词:宫素尿潴留产后

陈 艳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 泗洪 223900)

对自然分娩的产妇进行安全护理的效果分析

陈 艳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 泗洪 223900)

目的:分析对自然分娩的产妇进行安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人民医院妇产科进行自然分娩的210例产妇作为本研究的对象。随机将这21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对两组产妇进行护理,在此基础上,采用安全护理模式对观察组产妇进行护理,然后比较两组产妇送产时机不当的发生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缩宫素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率及其所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产妇相比,观察组产妇送产时机不当的发生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缩宫素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率及其所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自然分娩的产妇进行安全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降低其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及所产新生儿窒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母婴的安全。

自然分娩;产妇;安全护理

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对于具有自然分娩指征的产妇来说,选择自然分娩有诸多的益处,如对其身体造成的损伤较小、有利于改善新生儿的呼吸功能等。临床上在对自然分娩的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其分娩的顺利进行,严重时甚至可影响母婴的安全。因此,在对自然分娩的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时,不仅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较高的责任意识、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求其应具有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1]。近年来,临床上采用安全护理模式对自然分娩的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显现出良好的效果。在本研究中,笔者主要探讨对自然分娩的产妇进行安全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对象是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人民医院妇产科进行自然分娩的210例产妇。将这21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105)和观察组(n=105)。对照组产妇的年龄为23~34岁,平均年龄为(27.3±4.1)岁;其孕周为38~41周,平均孕周为(39.3±1.2)周;其中,有初产妇50例,经产妇55例;有学历为本科及本科以上的产妇38例,有学历为高中或大专的产妇53例,有学历为初中或初中以下的产妇14例。观察组产妇的年龄为24~35岁,平均年龄为(28.2±4.3)岁;其孕周为37~42周,平均孕周为(39.1±1.0)周;其中,有初产妇52例,经产妇53例;有学历为本科及本科以上的产妇35例,有学历为高中或大专的产妇52例,有学历为初中或初中以下的产妇18例。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本研究中210例产妇的纳入标准是:1)知晓本研究的目的,并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2)具有自然分娩的指征。3)精神状态良好,无沟通障碍。其排除标准是:1)有严重的妊娠合并症。2)为多胎妊娠产妇。3)所孕胎儿为巨大儿。4)存在羊水异常的情况[2]。

1.3 方法

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对两组产妇进行护理,方法是:在产前,密切观察产妇的胎位、胎心音、胎动、宫缩及羊水等情况,告知其分娩时的注意事项。在产中,及时并正确地评估产妇的分娩过程,采用合理的手段协助其分娩。在产后,密切观察产妇及新生儿的状态,对新生儿进行基本的检查等。在此基础上,采用安全护理模式对观察组产妇进行护理,方法是:1)成立护理小组。成立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主管护师及责任护士,护士长作为小组的总组长。将主管护师和责任护士分成几个小组,主管护师作为每个小组的分组长,组员为责任护士。对小组成员进行护理安全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防范风险的意识,规范其护理行为。2)对产妇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自制的《产妇自然分娩风险评估量表》对产妇在分娩前、分娩时及分娩后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3)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始终陪伴在其身边,落实好各项护理措施,内容包括:在产前,积极与产妇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向产妇讲解分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指导其进行呼吸训练。指导产妇适量的进食,以增强其体力。在产中,及时询问产妇的感受,注意观察其生命体征和宫缩的情况。指导产妇在宫缩时有规律地呼吸,安全、合理地为其使用缩宫素。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鼓励,并采用按摩、抚触等方式帮助其放松心情。在产后,及时用语言赞美产妇,以提高其成就感和自豪感。密切观察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其阴道流血的情况。

1.4 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两组产妇送产时机不当的发生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缩宫素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率及其所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9.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产妇相比,观察组产妇送产时机不当的发生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缩宫素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率及其所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各项指标的比较[%(n)]

3 讨论

产科护理的工作量大、内容繁杂,对护理质量和护理细节的要求均较高。过去,临床上在对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的过程中常会出现护理制度不规范、护理细节缺失及护理风险防范不到位等情况,进而可影响产妇分娩的顺利进行,严重时甚至可影响母婴的安全[3-4]。近年来,临床上对自然分娩的产妇进行安全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安全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相关的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从而确保患者的身心安全[5]。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产妇相比,观察组产妇送产时机不当的发生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缩宫素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率及其所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自然分娩的产妇进行安全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降低其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及所产新生儿窒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母婴的安全。

[1]李欢,李春娟,罗惠文.产科安全护理模式对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6(4):37-38.

[2]周振辉,周秀.产科安全护理模式对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5,11(25):137.

[3]赵希丽,尤应娥,谢穆香,等.浅析产科安全护理模式对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J].今日健康,2014,8(11):271.

[4]凌清松.医护合作对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持续改进的效果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7):129-131.

[5]陈莲芳,朱彩兰,谢美婵.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对MICU病房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87-88.

R473

]B

]2095-7629-(2017)21-0239-02

陈艳,女,1977年12月2日出生,汉族,籍贯:江苏泗洪,本科学历,主管护师,邮箱:329387695@qq.com

猜你喜欢
宫素尿潴留产后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