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进行清创缝合术的外伤患者实施有针对性健康教育的效果探讨

2018-01-09 03:53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1期
关键词:清创外伤针对性

徐 婷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11)

对进行清创缝合术的外伤患者实施有针对性健康教育的效果探讨

徐 婷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11)

目的:探讨对进行清创缝合术的外伤患者实施有针对性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30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这些患者均进行清创缝合手术治疗。在进行手术后,对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然后比较两组患者NRS的评分及其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接受健康教育后,试验组患者NRS的平均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进行清创缝合术的外伤患者实施有针对性健康教育的效果较为理想。

健康教育;清创缝合术;外伤

清创缝合术是急诊科一种较为常见的手术。此手术多被用于治疗外伤。研究发现,进行清创缝合术的外伤患者会因伤口疼痛而出现应激反应,其进行清创缝合术的效果可受到影响。因此,对进行清创缝合术的外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了探讨对进行清创缝合术的外伤患者实施有针对性健康教育的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30例外伤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躯干外伤患者9例,有腿部外伤患者3例,有手腕外伤患者2例,有面部外伤患者23例,有头部外伤患者93例。这些患者的伤口均为新鲜伤口。将这13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试验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32例;其年龄为7~82岁,平均年龄为(29.7±2.1)岁。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34例;其年龄为5~79岁,平均年龄为(27.3±2.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健康教育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具体的方法如下。

1.2.1 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的方法 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病情,告知其术后的注意事项。

1.2.2 进行有针对性健康教育的方法 在进行清创缝合术的各个阶段,护理人员按照外伤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具体的方法是:1)确定健康教育的对象。年龄在14岁以下或80岁以上的患者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对健康知识的理解能力。护理人员应对处于这两个年龄段的患者及其家属一起进行健康教育[1]。2)在进行清创缝合术前,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为其提供心理支持,确保其有稳定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进行清创缝合术的目的、方法及必要性。患者若为未成年人,护理人员可让其家属陪同其接受手术。对于面部和颈部出现创伤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为其说明瘢痕对容貌的影响,可建议其接受面部外伤清创整形手术治疗。3)

在进行清创缝合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确保手术室的光线充足、温度和湿度适宜。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术中麻醉的方式和进行清创缝合术的效果,以提高其配合度。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不要看受伤的部位,如果出现不适反应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者的脉搏、心率和面色,对于存在严重紧张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可指导其进行深呼吸,或与其聊一些轻松的话题,以转移其注意力。4)进行手术后,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术后使用药物的方法,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和生活指导。护理人员嘱患者保持创口的清洁与干燥,若出院后发现其创口出血、创口周围的皮肤变成紫黑色应立即入院就诊。嘱患者多食用水果、动物肝脏及肉类食物,以促进其伤口尽快愈合,并要注意劳逸结合。5)在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与其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教会其对相应的外伤进行应急处理方法[2]。

1.3 评定标准

1)使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估两组患者伤口疼痛的程度;2)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在该调查问卷中包括满意、不满意两个选项。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接受健康教育后,试验组患者NRS的平均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情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NRS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NRS评分的比较(分,±s)

注:*与对照组患者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NRS评分试验组 65 4.49±0.81*对照组 65 6.87±0.79

表2 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满意率的比较

3 讨论

院内健康教育是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对其身心健康进行全面的干预,提高其临床疗效,并可使护理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3]。

急诊科对外伤患者通常进行清创缝合手术。此病患者对伤口的情况和预后缺乏了解,其在接受清创缝合手术的过程中会出现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若无法得到缓解,患者伤口的疼痛感会逐渐加重,进而会影响其进行清创缝合手术的效果。研究发现,对进行清创缝合术的外伤患者实施有针对性健康教育的效果不错,可以有效地缓解其负面情绪,缓解其伤口的疼痛感,提高其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为试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对进行清创缝合术的外伤患者实施有针对性健康教育的优点是:1)急诊科的护理人员可熟练掌握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时机,使其健康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2)接受健康教育后,患者对所患疾病和接受的治疗均有充分的了解,可明显缓解其负面情绪,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总之,对进行清创缝合术的外伤患者实施有针对性健康教育的效果较为理想。

[1]李燕.健康教育在急诊清创缝合病人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6):1075-1076.

[2]石书珍.急诊清创缝合患者419 例健康教育[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7):1078-1079.

[3]陈静.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效果及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9):259,261.

R473

]B

]2095-7629-(2017)21-0278-02

猜你喜欢
清创外伤针对性
一种多功能清创车设计与应用*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水动力清创系统在糖尿病足溃疡清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的清创进展
超声清创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