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儒家传统文化价值观对子女价值观形成的意义分析

2018-01-10 09:07阳亮
教师·下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子女价值观

阳亮

摘 要:当前中国正处于大变革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密切,西方文化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国家也在不断地树立和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特别是一直处于相对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儒家传统文化对学生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文章就儒家传统文化对于子女价值观形成的作用影响,以及如何促进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儒家传统文化;价值观;子女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8)33-0009-02

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就学生来讲,当前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高峰期,不但体格上全面发展,同时心智也向着成熟的方向进步,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在这个阶段,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会对他们的价值观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了解学生的价值观现状,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引导与教育,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和进步,促使其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儒家传统文化的概述

儒家文化主要指的是以儒家学说为主要思想指导的流派,它在春秋时期由孔丘所创设,其中心思想是恕、孝、勇、义、仁等。仁作为儒家文化的中心思想,自推出以来受到了许多统治者的推崇,并且对后续儒家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也具有这种大的意义。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具有极深的影响,特别是在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更是凭借着传统的责任感思想以及节制思想等为古代朝代治理提供了正确的引导方向,也为千百年后我国政治和经济方面思想提供了帮助。特别是儒家学说中的孝,更是在当今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子女与父母相处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方针。

二、儒家传统文化价值观对于子女的作用

首先,儒家传统文化涉及多个范畴,其中不仅仅包括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包括对世界的看法和认知,它可以为子女树立起良好的认知方式,同时形成对世界的初步了解和看法,这对于子女今后的发展都是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能帮助子女在人生的初级阶段树立起坚韧的意志,同时建立起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善,更有利于进一步形成成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以正确的态度和意识来处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其次,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对于子女来讲在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子女在生活中和学习中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可以根据儒家思想,发挥出自身的能动性,不断克服困难,在生活中树立起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这有助于其积累起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自身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更有利于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才。

最后,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逐渐加深,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的思想和文化更是逐渐地传入我国,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渐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甚至部分学生有着崇洋媚外的心理,这一趋势更是不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承。面对这一局面,子女在面对外来的文化影响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将本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并在学习和发扬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身,形成优良的品质,在身心发展的黄金阶段不断地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形成更加多元的文化体系,并在生活和实践中不断地加以融合与发展。

三、家长儒家传统文化价值观对子女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1.家长具有榜样作用

对于子女来讲,在成长的过程之中家长的教育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子女会根据家长的指引逐渐树立对价值的选取以及对世界的看法,这对于子女今后的发展都是具有巨大作用的。家长的做事风格和行为准则也会给子女带来模范作用,由于子女缺乏自身的能动性和认知,家长的榜样作用是具有示范意义的。举例来讲,在部分家庭中父母由于文化水平较高,所以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会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不断的引导,例如,当面对子女在公共场合大声喊叫时会及时地制止,同时告诉子女这是不好的行为,公共场合不应该大声喧哗,应当保持安静,这样才是有礼貌、有素质的好孩子。这样一来,子女经过家长的教育,不仅懂得了在公共场合的礼节,同时也学会了尊重他人,并在今后的公共场合遵守秩序、保持安静。

2.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于子女来讲,是一种外在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仅包括在家中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包括家风、家训等内在因素,这些条件都会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产生深远的影响,不断地对子女的价值观进行改造。例如,在部分家庭中有挂设《论语》的书法作品,这些书法作品不仅增长了子女的知识,同时也为子女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在具有文化气息的环境中,子女会不断地进行自身道德水平的提升和文化修养的改善,以更高的要求来约束自身,从而在生活中建立起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以更高的要求来激励自己,这是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影响,同时也是为子女营造出更加适合成长的环境,树立起良好的行为态度和思想道德品质[1]。

3.可培养子女正确的价值观

一个人的价值观主要体现了心理和行为的倾向,家长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培养子女正确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內容。

第一,可培养子女专注性。正确的价值观可推动子女长期的进步和发展,其主要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专注性,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子女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并对子女选择什么样的职业等具有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在培养子女专注能力时,可有效地影响子女与客观环境之间相互渗透,提升子女的适应环境能力,对子女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家长通过儒家文化的价值观提高子女的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子女在与人、社会以及自然交流的过程中,都深深地刻印了道德价值观的印记,所以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基于儒家文化培养子女的专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有效地提升子女的价值观。

第二,提升子女的思考能力。生活在激烈的竞争社会环境下,很多家长都形成了一种理念,希望自己孩子未来可以成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这种愿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精神层面,另一方面是物质文化层面,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帮助子女解决在成长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去要求孩子怎么做。父母可做引导者,而不是指挥者,在遇到问题时来帮助子女解决[2]。

四、儒家思想在子女价值观形成中的具体表现

1.“以义制利”培养子女正确的义利观

当今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应当以更高的要求来约束自身,正确地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并在生活中学会抵制不良风气。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这就要求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对财富以正确的态度来处理,并学会拒绝不良诱惑,实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实现个人价值和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过程中获得应得的报酬,而对于破坏社会公平和唯利是图的行为进行抵制。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应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什么不是自己的,在出行时如果捡到钱时,学会将金钱主动地归还给失主,不要因为自身的利益和私心将金钱收入囊中,为子女树立良好的金钱观念,不断克服金钱诱惑。另外,家长也要引导子女不要羡慕别人所拥有的物质,避免子女出现将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的贪念。家长可在周末闲暇时间多给孩子播放一些交际的视频,让孩子懂得如何与别人相处,并从心理上为子女消除自私自利的心理。

2.“以民为本”培养子女集体主义精神

“以民为本”是儒家传统思想中的基本道德品质,在现代社会也是具有指导意义的,这不仅为子女建立起了集体主义思想,同时也让子女在生活中可以更好地融入集体,适应社会生活。举例来讲,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是以集体作为单位的,需要不断地适应集体,并在集体中学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学习的过程中跟同学之间加强交流,课下学会积极地分享学习方法,这样不仅提升学习水平,同时也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同时“以民为本”对于青少年来讲,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建立起对他人的尊重,适应社会环境下集体的作用[3]。在日常家庭活动的过程中,家长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以及以身作则,将尊老爱幼、爱护环境、不在公共环境下大吵大闹以及与陌生人进行友好对话等良好的行为展现给子女,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来逐渐地影响子女,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从而进一步促使子女成为对社会有帮助的人才。

3.“天人合一”培養子女的和谐精神

“天人合一”要求子女在青少年阶段认识到自然的重要性和魅力,学会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的和谐统一。在生活中正确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对于青少年来讲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人生中重要的一课,也是进行自我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自身的价值以及对于世界的影响。举例来讲,在生活中,爱护生态环境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同时也是自身素质的体现。家长日常要多对子女讲一些环境对我们人类生存的意义,告诉子女应具备保护环境的意识,父母可多带子女参观旅行,在参观旅行的过程中,如发现子女出现不良行为,可及时纠正,让子女树立“不破坏、不损伤、不带走、不留下”的观念,这样可从根本上抵制不良观光行为,促使子女用严格的要求规范自己,让子女树立一个良好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规范,做一个高素质的人,以身作则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实现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家长也应以身作则,防止在生活中出现铺张浪费的现象,并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中都体现出来,合理地用电用水,将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严格要求自己,并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资源与能源的节约意识,促使子女形成与大自然和谐生存的意识。

五、结语

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儒家传统文化不仅为青少年价值观的正确养成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其提供了思维指南。儒家传统文化蕴含的精神和思想内涵,对其今后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儒家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主流,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所在。而且儒家文化拥有较为丰富的内在思想价值,因此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只有深入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儒家思想当中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得以成功践行。

参考文献:

[1]李婧雯.儒家传统文化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J].现代交际,2017(15):98.

[2]张冬利,蒋 舟.从儒家传统文化的历史经验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J]. 高校辅导员, 2017(3):39-45.

[3]邢海晶,薛一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基于历史视角下核心价值观社会功能的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 2017(4):123-128.

猜你喜欢
子女价值观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将房产过户给子女,为什么会被判决撤销?
子女能做的比医师多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