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1-13 21:46任杰瑜
关键词:认知障碍功能障碍发病率

任杰瑜

(辽源市妇幼计生服务中心,吉林 辽源 136201)

脑卒中是导致人类死亡、致残的第二大因素,具有起病急、进展快、发病率高等特点,而随着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症发病率的升高,脑卒中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1]。脑卒中会导致患者出现功能障碍,如肢体功能、语言功能、认知功能障碍等,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可高达55.9%[2],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故而需要积极的治疗和干预。笔者针对此类患者实施了早期认知康复训练,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44~68.5岁,平均(54.6±3.2)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0例,中学学历22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2例;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45~70岁,平均(54.5±3.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9例,中学学历24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年龄45~75周岁,男女均可。②符合“脑卒中”、“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③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④由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年龄<45周岁,或>75周岁。②不符合“脑卒中”、“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者。③病情不稳定,合并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者,精神疾病者。④未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方案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尼莫地平、脑蛋白水解物、胞磷胆碱及他汀类降脂药等,并配合物理治疗、常规康复训练方法等进行干预,主要包括肢体平衡训练、步态训练、语言及日常生活训练措施,每次训练时间为30~40 min,每日训练2次。时间为4周。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再实施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具体措施如下:①记忆力:可选择方位、联想及分段等方,指导患者对图片、短文、数字、词语等的记忆、重复等。②计算力:设计一些简单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指导其计算,并应适当增减题目的难度,提高患者的兴趣。 ③注意力:在掌握患者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设计一定的活动和游戏,使患者参与其中,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注意力。④定向力:有利于帮助患者对时间、空间和人物的感知等。时间为4周。

1.3 观察指标

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3]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测评1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MMSE评分为(13.96±4.95)分,对照组为(14.01±4.93)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为(21.52±3.26)分,对照组为(18.27±2.98)分,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

3 讨 论

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发病后可导致大脑皮质下结构的神经细胞萎缩、病变,进而可使认知功能发生障碍,导致患者康复时间的延长,生活质量降低,因此针对脑卒中患者应对认知功能障碍进行干预。常规的治疗及康复训练较难促进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恢复,因此笔者采用早期认知康复训练进行干预,不仅可有效促进患者认知障碍的恢复,又可促进患者病情的有效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效果理想,故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认知障碍功能障碍发病率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