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护理的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研究

2018-01-13 21:46许桂善
关键词:血透内瘘动静脉

许桂善

(吉林省和龙市人民医院血透室,吉林 和龙 133500)

优质护理服务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护理模式,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此次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84例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实验组中42例患者实施了优质护理服务,不但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同时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动静脉内瘘术后的血透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其中,实验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51.51±7.11)岁,有23例患者原发病为慢性肾炎,7例患者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4例患者原发病为高血压肾病,4例患者原发病为多囊肾,其他原发病患者有4例;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50.92±6.92)岁,有24例患者原发病为慢性肾炎,5例患者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7例患者原发病为高血压肾病,3例患者原发病为多囊肾,其他原发病患者有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基本情况。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1)营造良好环境。保证血液透析室内环境的舒适、整洁和安静,让患者对血透室的治疗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护理人员要保持亲切的态度,和患者之间多多交流,促进护患关系,护理动作要轻柔,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护。(2)观察病情。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和监测患者的血透情况以及末梢血管情况。对患者的胸闷、心悸以及呼吸困难等情况要重点关注,对包扎不要过紧,不要在患者造瘘侧进行输液和抽血。常规使用抗凝药物、活血药物以及抗生素,对不良性反应进行监测[1-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采用自评量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中,局部肿胀患者为1例,感染和闭塞患者均为0例,穿刺处渗血为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中,局部肿胀患者为4例,感染患者为2例,闭塞患者为1例,穿刺处渗血患者为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19%,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中护理满意度为不满意、满意、很满意的患者分别为1例、3例、38例,护理满意度为97.62%,对照组中护理满意度为不满意、满意、很满意的患者分别为8例、10例、24例,护理满意度为80.9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通常采用血液透析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方式,为了能够保证透析能够顺利的进行,需要建立和保持血管通路的畅通,动静脉内瘘作为血液透析患者非常关键的血管通路,其功能的良好性对血液透析的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此次研究中,实施优质护理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76%)和护理满意度(97.62%)明显优于对照组(26.19%,80.95%)。

综上所述,在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血透内瘘动静脉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与分析
超声引导下二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术后再狭窄效果观察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护理礼仪在血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