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肢位摆放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2018-01-13 21:46王莹莹
关键词:侧卧位患侧体位

王莹莹

(徐州市肿瘤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2月诊治的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患者的护理资料,按照就诊号单双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51~81岁,平均(68.3±1.8)岁;患者肌力(1.7±0.8)级,生活质量评分为(23.1±7.6),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52~82岁,平均(68.2±1.9)岁;患者肌力(1.6±0.7)级,日常生活质量评分为(21.6±8.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阿司匹林以及甘露醇等药物治疗,并对患者实施常规的基础护理以及肢体训练。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上添加良肢位摆放护理,良肢位摆放护理的主要措施如下:(1)患侧卧位。让患者的患肩向前伸,肘部尽力伸直,保持掌心向上。患者的患侧下肢髋关节要稍微的进行弯曲,用枕头来支撑与固定患者的背部,让患者保持该状态下的体位[1]。在这一过程中,患者的患侧卧位是最主要的体位,患侧卧位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对患者知觉方面的刺激,让患者的整个患侧部位得到全面的拉伸,降低痉挛的发生,同时也能够让健手自由的活动。(2)健侧卧位。让患者整个躯体的正面与床面之间形成直角,用枕头支撑于患者的背部,并保持该状态下的体位。另外,患者的患侧肩关节的屈曲程度要控制在100°左右,并让患者的上肢尽力伸直,手指向外舒展[2]。为了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屈髋屈膝位,要用枕头放置于患者的患侧下肢。屈髋屈膝位体位是舒适度最高的一种体位。(3)仰卧位。要让患者的面部偏向患侧,以此来减少误吸,胸椎不能屈曲。用枕头放置与患者的患侧肩关节下,患者的肩关节要尽力向外展,伸直肘部,前臂向后旋,并要求患者的拇指要指向外方。仰卧位较为复杂,要尽可能的减少应用的次数。

1.3 治疗效果评价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共有髋关节外旋、肩痛、足下垂和肌痉挛;选择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来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共分为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四项内容,每项为25分,量表总分为100分,统计分值越高判定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分析数据选择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当检验结果P<0.05时可判定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 2.0%,显著高于试验组12.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分析与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生活质量数据统计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生理职能 社会功能 精神健康观察组 25 94.15±12.47 95.16±10.52 92.05±11.68 94.21±1.84对照组 25 75.29±13.71 77.48±15.42 75.28±13.04 76.37±4.73 t - 5.841 5.844 4.044 8.578 P -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极大的降低了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死率的同时,也给患者的肢体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肢体功能障碍。处于急性脑卒中初期的患者,大多数都需要进行长期的卧床休息[3],在卧床阶段,患者采取什么样的体位来进行卧床休息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偏瘫较为严重的患者来说,正确的肢体摆放与保持可以有效减少痉挛的发生,并能减少一系列的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根据本次研究数据就进一步证明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实施良肢位摆放护理具有显著地效果。良肢位摆放护理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从而提高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舒适度与满意度。因此,良肢位摆放护理应该被积极应用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

猜你喜欢
侧卧位患侧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侧卧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更 正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孕期睡觉取左侧卧位好处多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