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化瘀法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2018-01-13 21:46杨明军
关键词:通脉益气骨科

杨明军

(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重庆 402560)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常见术后并发症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肺栓塞的来源,特别多见于骨科大手术。骨科大手术包括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和髋部周围骨折手术。血栓在中医属于脉痹症,气虚血瘀凝滞是重要的发病机理,现就我院院内中药制剂益气通脉汤预防骨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接收的手术下肢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研究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68±2.2)岁;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57~80岁,平均年龄(67±1.7)岁。纳入标准:①下肢手术患者。②6月内无血栓病病史,术前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DVT阴性。排除标准:①抗凝治疗禁忌症者;②低分子肝素过敏者;③血小板减少症病史患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下肢手术后均给予常规抗生素预防性抗感染、消肿止痛对症支持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1次/d,5000 u/次,连续服用15天;研究组给予益气通脉汤,具体药方为:黄芪18 g、水蛭8 g、地龙10 g、红花10 g、三七10 g、柴胡10 g、丹参10 g、泽兰10 g等以上各药均为道地药材,200 ml/剂,2次/d,术后6小时后服用一次,早晚分2次于饭后服用,术后连续服用15天。所有的操作、治疗及数据统计均有同一组技术成熟的治疗组医生完成。

1.3 观察指标

评价指标包括术后引流量、疼痛评分、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小腿周径和彩色多普勒检查,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DVT发生情况的分析,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病率(10.76%)对照组(10.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致命性肺栓塞的主要来源[1]。血栓形成的机制目前主要因素包括: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滞缓及血液高凝状态[2],骨科大手术、尤其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较高,增加了手术风险、该并发症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极易诱发肺栓塞[3],严重者发生猝死。彩色多普勒是诊断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简单快捷[4]。常用预防血栓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和药物方法[5]。物理方法包括抬高患肢、弹力袜、肌肉收缩等。药物预防患者发生DVT主要是抗凝治疗。主要防栓药物为华法林、低分子肝素与戊聚糖钠[6]。深静脉血栓相当于中医学“脉痹”、“股肿”等范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气伤痛,形伤肿”,由于髋部骨折或手术后卧床可致气血运行不畅,瘀血痹阻经络,营血运行受阻,则水津外溢,聚而为湿,流注下肢发为肿胀;因外伤、跌仆及手术均造成局部出血,经络肌肉受损,血不能正常运行于脉管,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除或消散,淤积于内,而为血瘀证[7]。现代药理研水蛭素是有效的凝血酶抑制剂,是一种有效的抗凝替代剂[8]。

该益气通脉汤方中以黄芪益气补血生阳为君;水蛭祛瘀散结,通经破血为与地龙为臣,地龙通络活血、利尿;三七止血、散血、定痛;柴胡疏肝行气解郁;泽兰活血化瘀,行水消肿,诸药配合共凑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之功效。益气通脉汤具有较强的抗血栓形成及改善血流变的作用。同时可以调节机体凝血机制,加快血栓的溶解,改善血液的循环,从而降低血小板的聚集。

猜你喜欢
通脉益气骨科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立普妥联合降脂通脉汤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评估
张世卿运用益气通督法治疗小儿腹泻验案1则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十未通脉汤的应用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补气养血通脉饮辅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观察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