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查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中应用核酸检测的效果评价

2018-01-13 21:46崔红艳
关键词:乙型肝炎试剂核酸

崔红艳

(内蒙古赤峰市中心血站检验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6)

目前我国检测技术越来越成熟,因此极大的降低因输血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风险[1]。在对血液标本进行检测时,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窗口期比较长,再加上病毒感染有窗口期等,因此在输血时仍存在风险[2]。此次研究针对筛查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中应用核酸检验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中心血站采集到的51280份血液标本进行筛查,24521份标本需要进行核酸检验。

1.2 方法

1.2.1 标本

将采集到的血样放置在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真空试管(5 mL)中保存好,共三个。将试管放在冰箱中保存,将冰箱的温度维持在0~6℃,在24 h内将血浆分离开,然后Ⅰ号不带分离胶的试管进行血清学筛查,Ⅱ号带分离胶的无酶、无热源试管进行核酸检验,而Ⅲ号试管则继续在冰箱中进行保存。

1.2.2 使用仪器和试剂

酶联免疫试剂为HBsAg、抗-HCV、抗-HIV、HIV抗原/抗体;核酸检验试剂为罗氏诊断试剂。HBV、H C V、H I V核酸联合检测试剂。使用的仪器为AT plus2&FAME24/20,STAR标本混样设备,Cobas S201核酸检测系统。

1.2.3 核酸检验

采取混样方式进行,每个一级混样池均有六个标准,将其视为内对照。混合检验阴性判定为阴性,混合检验阳性时则实施拆分检验,拆分检验检测为阴性为可判定为核酸检测阴性,拆分检验阳性时则判定为核酸检测阳性。

1.2.4 酶联免疫吸附检验

每份标本均使用2种ELISA试剂对HBsAg进行检测,均设有空白对照、室内质控品、阴性对照与阳性对照。

2 结 果

2.1 血清学检测结果

通过血清学检测发现,在51280份标本中,51043份标本为HBsAg阴性,25份标本为单试剂阳性,212份标本为双试剂阳性。

2.2 核酸检验结果

共24521份标本进行核酸检验,经检验发现24521份标本为HBsAg酶免疫检测阴性,10份标本为单试剂阳性。52份标本经核酸筛查为阳性,通过核酸检验证实38份标本为阳性,HBsAg检验确定阳性为2份。阳性检出率为21.20/万(52/2452),确认阳性率为16.31/万(40/24521)。在确认为阳性的40分标本中,HBsAg检测结果为单阳的为10份,经核算筛查则均为阳性,乙型肝炎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漏诊率为12.23/万(30/24521)。经核算筛查及确定14份标本均为阳性,HBsAg筛查则均为阴性。

3 讨 论

核酸检验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高的特点,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此次研究发现,核酸检验检乙型肝炎病毒检出率要高一些,灵敏度比较高,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后有漏检的现象,将两种检查方式相结合,可有效的保证输血的安全性。有研究显示[3-4],经核酸检验缩短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窗口期,进而降低了输血的风险。

综上所述,核酸检验在筛查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其检验灵敏度比较高,缩短了窗口期,保证了输血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试剂核酸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检验科试剂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核酸检测
全面化心理行为干预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围生期中的应用观察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