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是推进网络强国的根本途径

2018-01-14 00:25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强国芯片

王 勇

继2016年“4·19”讲话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在今年4月20—21日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信息化变革趋势和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系统阐述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深刻回答了事关网信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国在新时代把握信息革命的重要历史机遇、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建设网络强国势在必行,顺潮流则兴

网络强国是时代的要求。在人类社会的文明演进中,先后经历了三次大的历史跨越: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信息时代。当今信息时代,网络无处不在,从日常生活中的移动通讯、电子支付、无纸化办公,到智能驾驶;从军事行动的准确定位、精准打击,到无人攻击,再到智能化作战平台战场运用等,无不与网络的发展密切相关。可以说,网络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军事安全,并引领着国家的发展方向。它催生了诸多新的生活方式与新的安全模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对重塑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发展新格局,促进国家发展具有强大作用。

在中华文明进程的每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总有一个主导性因素在发挥引领作用。早期的“四大发明”以及清朝末年“洋务运动”的兴起,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军事变革的早期发展。如今,世界信息化浪潮扑面而来,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需深刻认识与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通过自主知识创新与加速推进网络强国战略,抢占信息革命的“制高点”。

我国自20多年前开始网络建设以来,网络技术及其应用呈几何级数快速发展且影响重大。据《2017年中国互联网经济年度报告》,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超过7.3亿,仅2016年的网络经营规模就达到了14707亿;另一份分析世界网络发展现状的报告也指出,我国网络发展有一种“后来居上”的趋势,影响十分明显。在全球十大互联网企业中,我国有3家入围,在全球几大手机与网络设备制造商中,我国也占据了半壁“江山”;在电子交易规模上,我国2017年突破了18万亿元,“数字经济”正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网络的发展正对我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地区民众的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同时,近些年来我国海上作战平台、无人机呈“井喷”式发展,空中作战平台与太空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以及远程打击“杀手锏”武器取得“长足进步”,也都与网络建设的发展密切相关。这些事实都已表明,我们必须持续不断地加大力度推进网络强国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强网上正面宣传,维护网络安全,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强网信领域军民融合,主动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进程,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这为我们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国家网络安全法》,以及面向新时代发展蓝图,加快网络强国建设,即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的网络强国战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网络强国之路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回望我国走过的艰难发展历程,比较相关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情况,可以得出结论:只有抓住机遇,敢于变革,勇于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快速发展。网络不仅仅是与网络相关的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更包含支撑网络运行的核心部件知识产权,以及捍卫网络空间安全的话语权和硬实力。因此,我们应顺应历史潮流,瞄准关键技术打造与核心能力突破,通过综合施策,解决自身短板与缺项,才能快速而扎实地推进网络相关领域由大向强的建设发展。

二、由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亟须推进自主创新

我国已经成为网络大国,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网络相关产业的“大”不一定就是“强”。而且,“网络大国”与“网络强国”有着本质区别。与以美国为代表的“网络强国”相比,我国还存在诸多短板。例如,高端芯片需要大量进口,重要的域名根服务器掌握在别人手中,投入不足且缺乏网络话语权等。

此次在中美“贸易战”的紧要关头,美国特朗普政府之所以敢拿中兴“开刀”,达到“一箭穿芯”的效果,就是因为我们一度忽视了在高端芯片领域的自主知识创新与发展。据相关资料,我国国产芯片自给率不足30%,产值不足全球的7%,市值份额不足10%。2016年集成电路进口金额达2270.26亿美元,而同期的原油进口额是1164.69亿美元,进口芯片的费用是进口原油的近2倍。这种寄希望于通过“买”他人产品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模式十分危险,就像将大厦建在沙土上,一遇到风浪就会被倾倒。中兴是我国顶级的网络设备与移动终端制造商,因美国制裁(禁售芯片)就可能轰然倒地,确实让我们经历了一次真实的“狼来了”的教训。而这还只是在经济领域,若发生在军事领域,后果更不堪设想。“洋务运动”时因靠“买”建立起来的貌似强大的北洋水师,竟然因在甲午海战中出现不爆炸的“臭弹”,以及无弹药供给而最终只能兵败并导致丧权辱国。历史进入信息化时代,伊拉克战争中,受引进设备被供应商通过“后门”植入病毒影响,伊军的指挥通信系统在多国部队的攻击面前近乎“瘫痪”。这些“血的教训”无不提醒我们,需要把自主知识创新放在首位。

早在2016年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推进网络强国战略,必须要重视核心技术的突破。“中兴事件”以严酷的事实告诉我们,市场换不来核心技术,有钱也买不来核心技术,只有立足自主创新、加大投入,才能突破当今困境。

另外,加大投入与掌握网络话语权也与自主创新密切相关。一直以来,我国在网络建设上存在着重业务应用、轻网络安全的现象。据相关资料,目前我国网络安全建设的投入与美国相差达15倍,其中,网络安全投资占整体信息化建设经费的比例不足1%,在高端芯片研发的投入上,更是差距明显。而从网络话语权掌握来看,除参与网络规则制定外,掌控网络支撑相关条件也很重要。当前,基于IPV4技术的13台域名根服务器都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也使得我国无时无刻不处于“棱镜门”的风险之中。近年来,尽管我国加大了基于IPV6技术的应用研究,并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网络信息化基础建设,但距离网络强国的需求仍有较大距离,短期内还难以打破西方对网络体系结构源头控制的困局,此外还有操作系统的问题,以及大量网络攻击和“断网停服”的风险。伊拉克.IQ、利比亚.LY、伊朗.IR等因特网国家顶级域名就曾被美国切断过,我国的PC机和手机操作系统也曾经被美国威胁要“停服”。这些无不影响着我国网络强国战略的推进速度。

自2016年年初奥巴马政府发布《国家网络紧急状态令》(美国国内普遍称之为“网络制裁令”),到2018年4月特朗普政府对中兴公司禁售,都宣示的是美国的网络霸权,以及对我国网络空间主权的粗暴侵犯。显然,我们不能将自己的网络主导权轻易交予他人主宰,而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大力推进自主知识创新,通过军民融合,齐心协力增加内功,真正实现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的发展。

三、网络强国建设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建设网络强国必须统一筹划,并真抓实干。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他强调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4年多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网络安全政策,并制定和着手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在党的十九大上网络强国被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明确我国在网络空间的核心利益,并定位到国家安全高度;大力倡导军民融合式的网络发展,下大力气解决与网络高端技术相关的科研成果转化问题;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成为信息产业发展主体,成为维护网络安全主体;全面强化对安全风险、威胁和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发现能力,构建以可信计算、访问控制等为基础的主动防御技术体系;整合各种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形成国家网络空间积极防御协作机制、建立国家网络空间战略预警平台,以及跨部门、跨行业的应急处置体系,加强对来自网络空间的内外风险管控等。

不过,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党中央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扶持相比,有关部门与行业在行动落实上还存在盲目冒进或拖延徘徊的问题。一些人认为我们已经开始在5G技术或某些芯片(主要是中低端芯片)技术上有所进展,并在云计算与超算等领域局部领先,就开始预言“弯道超车”,从而忽略了我国在高端芯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行业标准、安全终端产品等核心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等诸方面的不足。

网络强国不能一蹴而就。当前我国的网络建设甚至还有些“逆水行舟”的意味,各行各业的“纤夫”若不齐心协力,而只是少数行业与部门孤军奋战,无论如何也难以克服前进中的激流险滩。

当前某些西方国家在网络高端技术上的“封杀”不应成为阻力,相反,应当成为我们奋起直追、加快推进网络强国目标的驱动力。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网络强国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按照党中央规划的“路线图”,实现与网络相关的关键技术和主打产品的重大突破,整合产业上下游企业和自主信息安全产业链,推动政府部门和重要领域率先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可控网络安全技术的产品,并加大从网络基础产品到应用产品和相关服务的一整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产业的发展,以期在不远的将来真正实现网络及其相关领域的后来居上。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强国芯片
芯片会议
茅以升 立强国之志 建强国这桥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人体微芯片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学习强国”礼赞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秦晋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