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多形性腺瘤

2018-01-15 18:33阮进松饶立叶惠平姜凯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腺瘤

阮进松+饶立+叶惠平+姜凯

【关键词】鼻中隔肿瘤;腺瘤;多形性

【中图分类号】R739.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2-0-01

多形性腺瘤是腮腺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很少来源于呼吸道,尤其鼻腔的多形性腺瘤十分罕见,目前能查阅的相关资料主要以个案报告为主。现将我院确诊的鼻中隔多形性腺瘤1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4 岁,就诊原因:间断性头疼3月,以右侧额部为主,并于7天前发现右侧鼻翼隆起。专科检查:右侧鼻翼隆起,鼻中隔左偏曲,右侧鼻腔见粉红色新生物,突入鼻前庭,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软,触之易出血,左侧鼻中隔面光滑。诊疗经过:术前CT示右鼻腔占位性病变,范围局限,未见侵袭性表现。术前为明确患者鼻腔肿物性质,在鼻腔粘膜表面麻醉下经鼻内镜取新生物病理组织活检,结果回示:右鼻腔多形性腺瘤。待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胸片及心电图结果无异常后,全麻下用1%盐酸肾上腺素盐水(3:10) 棉片收缩鼻腔粘膜,在 0°鼻内镜直视下见肿物来源于中隔面,前端位于鼻前庭,尾端堵塞后鼻孔,未達鼻咽部,表面光滑,未见糜烂,包膜完整。距离肿瘤蒂部边界 3 mm 切开黏膜至软骨膜,紧贴鼻中隔软骨面将蒂所位于的黏软骨膜分离,连同肿物一并完整切除,取出肿物大小约4.0cm×2.0cm×1.5cm。术中见肿物位于黏软骨膜表面,未侵犯鼻中隔软骨。创面覆盖纳吸棉,鼻腔内填塞凡士林纱条加压止血,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第3日抽出右鼻腔填塞凡士林纱条出院。预后:出院后于术后半月、1月、2月复查3次鼻内镜,见术区有少许血痂附着,上皮化可,未见复发征象。

2 讨论

鼻腔多形性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约占鼻腔鼻窦良性肿瘤的1.71%[1]。迄今尚未发现原发于鼻窦的多形性腺瘤,鼻腔多形性腺瘤90%发生于中隔粘膜,10%来自鼻腔粘膜。其好发于30-50岁女性,患者常表现单侧进行性鼻阻,偶见头疼、鼻局部隆起及鼻出血等症状,鼻腔内肿物可以表现为息肉样、圆形、囊性或者分叶状,表面可见丰富的血管网,被黏膜完整包裹,不会发生溃烂,经常被误诊为鼻息肉、纤维血管瘤或内翻性乳头状瘤[2-3]。鼻窦CT及鼻内镜检查可初步明确鼻腔新生物的良恶性,必须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才能确诊,但组织病理活检使瘤体破裂易导致种植性转移,术前高度怀疑鼻腔多形性腺瘤者,不建议活检。

目前认为多形性腺瘤虽为良性肿瘤,具有一定的复发倾向和恶变风险。Campagno等(1977)耗时7.5年随访40例鼻腔内多形性腺瘤患者,只发现2例复发患者,并且此2例均无恶变倾向。Harrison(1956)报道29例异位唾液腺多形性腺瘤术后预后效果较好。因此他们认为对于鼻腔多形性腺瘤的最佳治疗方案是手术,术式包括鼻腔进路、鼻侧切开进路、经口硬腭进路等。手术必须保持肿瘤包膜完整,因此手术时应尽可能在肿瘤边界外正常组织处作切口,做到完整切除肿瘤; 如术中发生肿瘤破裂,应仔细吸净瘤组织,反复冲洗,并更换手术器械,以防瘤体破裂导致鼻腔及口咽部种植性复发。本例患者术前鼻窦CT见肿瘤范围比较局限,选择鼻内镜下经鼻腔进路切除肿瘤,手术损伤小,术后鼻腔生理功能恢复好,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访3月无复发。

综上,鼻中隔多形性腺瘤是存在复发及恶变风险的良性肿瘤,术后需坚持长期随访观察。

参考文献

周光耀,刘亚峰,张贤良,等.2353例鼻腔鼻窦肿瘤临床病理分析[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3,10( 1) :11-13.

Liao B S,Hilsinger R L Jr,Chong E SeptalPleomorphic adenoma masquerading a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Ear Nose Throat ,1993,72( 12) : 781-782 .

Lance E J .Seth I R.Pleomorphic adenoma of the lateral nasal wall[J].Otolarnygol Head Neck Surg,2002,127( 5) : 474-476.endprint

猜你喜欢
腺瘤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甲状腺腺瘤影响生育吗?
甲状腺腺瘤的类型有哪些?
黄连素可减少结直肠腺瘤复发
虽然喝酸奶不减肥,但可防肠癌
虽然喝酸奶不减肥,但可防肠癌
乳腺纤维腺瘤的那些事
阻断大肠癌癌前病变
乳腺长瘤先治病还是先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