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节鸡球虫病、坏死性肠炎、黑头病的鉴别与诊治

2018-01-16 10:41王秀茹
家禽科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坏死性肠壁盲肠

临床症状①球虫病:由艾美耳属的各种球虫寄生于鸡的肠道引起的疾病。病初,鸡表现为不饮水、不吃食,羽毛蓬乱,粪便稀薄似水样,继而出现血便。此时病鸡拥簇成堆,冠、肉髥苍白,消瘦,贫血。后期体温下降,瘫痪,痉挛死亡,病死鸡贫血、消瘦;②坏死性肠炎:本病的病原为魏氏梭菌,属革兰氏阴性菌,是雏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患病时病禽食欲消失,粪便呈暗黑色,可能混有血液,死亡率5%~15%。疾病在禽群中迅速发展,如果不用药治疗,可持续发病10~14d。慢性病鸡消瘦,在足部有出血症及坏死性病灶,类似足部的病变也能见于坏死性皮炎,后者也是一种梭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病变主要在小肠,肠管肿胀呈灰色,整个肠粘膜脱落,肠壁有很多坏死病灶,边缘清晰,肠内充满泡沫样棕色液体。部分病例大肠壁坏死灶中央凹陷,深达粘膜肌层,有的坏死灶引起肠壁穿孔,形成腹膜炎和肠粘连,肝、脾肿大、出血。有的肝表面散在着灰黄色坏死灶;③黑头病:本病又叫盲肠肝炎,是鸡和火鸡的一种原虫病,病原是单胞虫又叫火鸡组织滴虫。病初症状不明显,逐渐精神不振,行动呆滞,食欲减退。排淡黄、淡绿色稀粪,继而粪便带血,严重时排出大量鲜血。在出现血便后,全身症状加重,贫血、消瘦、羽毛脏乱,陆续发生死亡。这些症状与盲肠球虫病很相似,不经解剖较难区别。病程1~3周,及时治疗可较快地停止死亡,转向康复。死亡率一般不超过30%,病变主要在盲肠和肝脏,都具有特征性。盲肠典型病变,是外观粗大,触之坚硬,呈香肠状,但粗细不匀。肠壁增厚且充血,切开肠管,可见干酪样物质凝结的棒状内容物阻塞在肠内。

防治措施球虫病:①西药治疗:对球虫病目前是以药物预防和治疗为主。在集约化养鸡情况下,往往从小鸡开始就给予药物预防。但各种抗球虫药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都会引起虫体的抗药性,因此要经常引入新药或定期更换药物,以克服耐药性。目前使用的各类药物,如复方敌菌净、盐霉素、球炎宁(主要成分:磺胺氯吡嗪钠等)等药物;②中药治疗:同时,配合中药治疗,其方剂为:常山100g、柴胡 40g、玄参 80g、青蒿 40g、地榆炭 40g、白茅根40g、苦参80g。共研细末,每只鸡0.5~1g,连用 3~5d;

坏死性肠炎:①预防:彻底消除各种致病因素,及时清除粪便、垫草。鸡舍、运动场地和用具等要经常彻底打扫和消毒,可用0.2%~0.3%。过氧乙酸或0.3%百毒杀进行彻底消毒,动物蛋白、肉粉、鱼粉等饲料易受曲霉菌污染,贮藏不好就会造成大量细菌繁殖,引起发病,对这类饲料应注意进行监测;②西药治疗:饮水中添加泰乐菌素等,饲料内添加杆菌肽等药物,可以控制本病的发生与流行;③中药治疗:其方剂为:白头翁50g、黄连50g、黄柏 50g、秦皮 50g、生地 50g、青皮 25g、地榆炭25g、青木香 10g、山楂 25g、当归 25g、赤芍 20g。 将上述中药加工成细末,每只鸡0.5~1g,混入饲料内饲喂,连用 3~5d。可以控制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黑头病:①预防:本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是搞好卫生消毒。鸡舍及运动场要每日打扫,保持清洁干燥,并消除砖瓦、石块及各种杂物,使蚯蚓、小虫无栖身场所。雏鸡最好在网上饲养,使其不接触粪便和污物,成年鸡与青年鸡、雏鸡要严格分开饲养,防止成年鸡带虫、排虫传播给雏鸡。发现鸡群感染异刺线虫病,要及时进行驱虫;②治疗:一旦鸡群发生本病,立即隔离治疗。一是甲硝唑,按0.06%~0.08%的比例,混入饲料中,连喂 5~7d;二是本病常伴有细菌感染,在应用上述药物时可适当并用广谱抗生素,如强效支菌等药物,同时配合中药治疗。其方剂:黄芩 40g、地榆 40g、青蒿 40g、常山80g、白芍 40g、柴胡 40g、甘草 20g,共研细末,每只鸡0.5~1g,连用3~5d。饲料内增加多种维生素,增强鸡体的抗病力。

(152500)黑龙江省铁力市丰润国际广场4-2-303室王秀茹

猜你喜欢
坏死性肠壁盲肠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谷氨酰胺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肠穿孔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16 排CT 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作用探讨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改性纱布防止兔盲肠、子宫术后盆腔粘连的效果观察
结肠镜下诊断盲肠憩室的临床分析
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