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2018-01-16 08:50封彩云陈莹莹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化脓性脑膜炎病患

封彩云 李 坤 陈莹莹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3

当化脓性细菌侵及人体的软脑膜、脑室、蛛网膜与脑脊液等部位之时,将会引发脑膜炎性疾病,也就是化脓性脑膜炎[1]。本病为颅内感染疾病,具有病情严重、致残与致死率高等特点[2],可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有报道称,积极向化脓性脑膜炎病患提供优质、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和预后[3]。但常规护理作为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一种传统护理模式,并不能满足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对护理工作的基本需求。对此,我们还应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为化脓性脑膜炎病患选择一种更加全面、有效的护理手段。此次研究,笔者将重点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化脓性脑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本院接诊的74例化脓性脑膜炎病患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所选病患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其中,实验组有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龄为19-76岁,平均(41.32±6.19)岁。对照组有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为19-78岁,平均(41.83±6.04)岁。两组入院后都经相关检查确诊符合化脓性脑膜炎诊断标准[4],签署知情同意书,能积极配合完成治疗,并有完整的病历资料。对各组的性别构成情况等基线资料进行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予以对照组饮食护理、用药指导与疾病宣教等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而实验组则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方案,内容如下:

(1)密切观察患者各项基础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并做好相应的护理记录工作。针对血压升高以及心率减慢的病患,需警惕颅内压升高。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抽搐、恶心、烦躁不安与呕吐等症状,对于有呕吐症状的病患,需立即清理其呼吸道,防止窒息。协助取头高脚低位,并将床头抬高约15-25cm,便于颈内静脉血液回流。严格遵医嘱对患者应用利尿剂与20%甘露醇,加强心电监护力度,予以低流量吸氧辅助治疗。

(2)向患者提供脑保护措施,可采取各种降温法,减少患者的脑损伤与脑部代谢。比如: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1000ml;药物降温;亦或者是利用降温毯等。将病房温度控制为18-22℃,湿度控制为50-60%。针对体温>39℃的病患,需于0.5h之内将其体温降至临床正常水平。以4h为周期,对患者的体温进行1次测量。针对持续高热病患,需予以人工冬眠治疗。

(3)加强对患者进行皮肤护理的力度,定期协助患者做有效的翻身,并予以其局部受压皮肤按摩处理,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压疮。定期对患者的床单进行更换,嘱咐患者要保持衣裤的干燥与清洁,并全面落实患者的口腔护理工作。

(4)为患者制定科学的膳食计划,叮嘱饮食遵循“三高”原则,即:高维生素、高热量与高蛋白。告诉患者要多食用新鲜的蔬菜与水果,少食刺激、辛辣以及坚硬的食物,适当饮水,防止便秘。针对意识障碍亦或者是昏迷者,需予以鼻饲,每次200ml,每日4-6次。若有必要,可采取静脉输液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营养补给治疗。

(5)采取发放宣传册、一对一以及开展讲座等方式,向患者详细讲述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告知其治疗期间需注意的事项,及时并耐心的为患者解疑答惑,以帮助其消除心中的困惑。针对意识清醒者,需与其保持良好的沟通,并鼓励主诉。利用温和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关心安慰患者,让患者能感受到医护人员对其的关爱,以提高其信任度,消除恐惧、陌生感。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的力度,并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同时结合其性格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1.3 评价指标

利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和SAS(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与焦虑程度进行评估:分值越高,提示抑郁或者焦虑程度越重,心理状态越差。

1.4 预后效果的判定标准

参考如下标准[5]对两组的预后效果进行判断:(1)治愈,临床指征完全恢复正常;脑脊液检查提示正常。(2)有效,临床指征和脑脊液检查的结果均明显改善。(3)无效,临床指征未改善;脑脊液检查的结果提示无变化。其中,治愈和有效的百分比之和即为各组预后效果的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比较预后效果

实验组预后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8%,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两组预后效果的对比分析表 [n,(%)]

2.2 比较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

如表2,实验组干预前的SDS、SAS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SDS评分为(34.46±2.17)分、SAS评分为(34.14±3.25)分,均明显比对照组的(41.95±3.36)分、(43.67±4.08)分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提示,实验组在经整体护理干预之后,其心理状态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2:两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的对比分析表 (分)

3 讨论

局部脑特征改变乃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病理特征,其中比较常见的有持续性局灶脑损伤与癫痫发作等[6],若患者病情进展还可引发脑神经功能障碍、休克与死亡等,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整体护理干预乃比较现代化的一种主动式护理方案[7],核心是“以人文本”,能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病情、饮食、健康宣教与用药等方面护理干预的方式,达到提高临床护理效率、改善患者预后以及促进患者心理状态改善的目的。临床研究证实,对40例化脓性脑膜炎病患施以整体护理干预,其SDS与SAS评分均在干预后明显降低,且其下降的幅度也明显优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40例化脓性脑膜炎病患,这一结果和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此次研究当中,我们对实验组进行了整体护理干预,对对照组进行了常规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实验组干预后的SDS和SAS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此外,实验组预后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7.3%,明显比对照组的81.08%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提示,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化脓性脑膜炎病患的预后以及心理状态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于化脓性脑膜炎常规护理工作中积极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病情康复。

[1]杨帆.化脓性脑膜炎整体护理干预[J].中国卫生产业,2014(27):83-85.

[2]钱爱星,刘荣荣,顾盈盈等.责任制护理干预对化脓性脑膜炎患者预后与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16,13(01):155-158.

[3]景俊.责任制护理干预对化脓性脑膜炎患者预后与心理状态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1):2099-2100.

[4]朱晓宇,葛淑华.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10):123-124.

[5]梁薇,沈慧玲,吴婉瑚等.全程整体护理模式在化脓性脑膜炎儿童腰椎穿刺术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广州医药 ,2014,45(02):78-80.

[6]勾君平.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26(20):2271-2273.

[7]王丽芬,蓝惠兰,赖丽菊等.鞘内注射万古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和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04):66-67.

猜你喜欢
化脓性脑膜炎病患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高原地区脑囊虫病杀虫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聊聊猩红热与化脓性扁桃体炎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
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研究
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