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

2018-01-18 02:35戚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7期
关键词:宫腔镜息肉复发率

戚晶

子宫内膜息肉主要是因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引起, 是造成女性患者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子宫内膜息肉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 临床上认为该病与雌激素水平升高、内分泌紊乱、炎症等均有相关性, 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规律等[1,2]。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 随着宫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 子宫内膜息肉治疗的安全性不断提高。本研究以100例患者为主要对象, 对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进行评价,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对照组年龄最大56岁, 最小24岁,平均年龄(38.12±7.28)岁;绝经者13例, 未绝经者15例,不孕者22例。观察组年龄最大55岁, 最小23岁, 平均年龄(38.52±7.47)岁;绝经者12例, 未绝经者16例, 不孕者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3,4]①患者均符合子宫内膜息肉的相关诊断标准, 且均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②患者均无手术禁忌证,耐受性较好;③知情、自愿参与, 签署同意书。

1.3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取患者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扩宫后, 将宫腔镜缓慢置入, 对息肉的位置、数量、大小、内膜增生情况进行准确记录。对照组患者进行宫腔镜定位后刮宫术治疗, 刮取息肉, 运用负压吸引的方式对宫腔进行清洗。观察组进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 在宫腔镜下找到内膜息肉根蒂, 使用电切环将息肉基底部彻底切除, 用电凝止血, 对于年轻和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可将基底部彻底切除, 避免破坏患者子宫内膜的基底层;若患者无生育要求, 则从基底层进行切除, 根据术中探查情况将息肉附近内膜进行切除。完成切除后, 再次使用宫腔镜对子宫进行探查, 确定是否有其他患病部位, 及时发现、及时切除。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生素, 预防感染。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 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妊娠率及复发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平均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治疗前, 观察组患者平均月经量为(345.85±47.48)ml, 对照组为(346.28±48.54)m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5, P=0.964>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为(11.45±4.13)mm, 对照组为(11.53±4.28)mm,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5, P=0.924>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平均月经量为(110.25±37.16)ml,对照组为(255.86±38.78)ml,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69,P=0.000<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为(6.23±2.28)mm, 对照组为(9.97±3.23)mm,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89,P=0.000<0.05)。

2.2 两组患者妊娠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妊娠率为50.0%(25/50), 对照组术后6个月妊娠率为20.0%(10/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90, P=0.001<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妊娠率为56.0%(28/50), 对照组术后12个月妊娠率为52.0%(26/50),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1,P=0.688>0.05)。

2.3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12个月复发率为8.0%(4/50), 对照组术后12个月复发率为28.0%(14/50),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775, 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是内膜腺体和间质组成的瘤样病变, 该疾病发生可能与内分泌紊乱、炎症、雌激素水平过高等有关,患者有少量阴道出血、月经周期不规律且月经量大, 经检查显示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较厚[5-8]。药物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不佳, 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宫腔镜手术逐渐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治疗, 且获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9]。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平均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可改善患者月经不规律症状, 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妊娠率为50.0%(25/50), 对照组为20.0%(10/50),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妊娠率为56.0%(28/50), 对照组为52.0%(26/50),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复发率为8.0%(4/50), 对照组为28.0%(14/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运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提高术后短期内的妊娠率,降低疾病复发率, 对于年轻且有生育要求的女性患者而言无疑是最佳选择。本结果与龚卫玲等[10]在研究中提及的结果存在相似性, 再次体现了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中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应用优势和临床价值, 这可能与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形态相关, 更有利于受精卵着床, 可提高妊娠成功率。

综上所述,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显著, 有利于患者术后短期内怀孕, 且复发率低,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宫腔镜息肉复发率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