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18-01-18 02:35刘晓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7期
关键词:哮鸣音特钠孟鲁司

刘晓华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常见的儿科呼吸道感染, 同时也是引起过敏性哮喘的重要原因, 好发于1~6岁, 首次发病不足3岁[1]。进入学龄期后, 此种疾病发生率就会逐渐降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哮喘的表现, 患儿通常反复性咳嗽,且早晨与夜间表现尤为明显, 对患儿睡眠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临床治疗该种疾病, 发现孟鲁司特钠疗效显著。本文研究分析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94例, 其中男50例, 女44例;年龄2~12岁, 平均年龄(7.3±1.8)岁;病程0.5~1.5年, 平均病程(1.1±0.3)年。所有患儿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咳嗽, 且咳嗽多出现于清晨或夜间。检查发现气道高反应性体征, 支气管激发性试验呈现出阳性。根据患儿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7例。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治疗, 即患儿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400 g/d, 同时使用茶碱和β2受体激动剂,服用酮替芬。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后可停止服用茶碱与β2受体激动剂, 但需继续服用酮替芬, 并持续性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 每隔28 d需减少药物剂量, 直至停止服用药物。观察组患儿应用孟鲁司特钠(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20072)治疗, <6岁患儿口服4 mg/次, ≥6岁患儿服用5 mg/次, 于每晚睡前服用, 患儿持续用药3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哮喘持续时间、咳嗽与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FEV1与PEF%水平, 并分析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用药治疗后患儿咳嗽与多种不适在24 h内完全消失, 且肺部哮鸣音与湿啰音全部消失;有效:治疗后患儿各种临床症状有所缓解, 肺部哮鸣音与湿啰音有所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患儿的症状并未见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儿治疗显效33例, 有效12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儿治疗显效24例, 有效14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80.9%;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FEV1与PEF%水平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患儿FEV1与PEF%分别为(1.5±0.3)L、(73.5±3.5)%,对照组患儿FEV1与PEF%分别为(1.4±0.4)L、(72.5±3.2)%,治疗前两组患儿FEV1与P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儿FEV1与PEF%分别为(1.7±0.2)L、(93.5±6.2)%, 对照组患儿FEV1与PEF%分别为(1.5±0.5)L、(83.8±3.2)%,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FEV1与P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对照组患儿哮喘持续时间为(7.7±1.4)d、咳嗽消失时间为(8.5±1.9)d、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为(11.6±1.7)d, 观察组患儿哮喘持续时间为(4.3±0.9)d、咳嗽消失时间为(5.2±1.4)d、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为(6.1±1.3)d, 观察组患儿哮喘持续时间、咳嗽与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2]。咳嗽是造成哮喘的主要因素。此种病症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表现主要是长时间咳嗽, 肺部阳性体征不明显, 临床诊断很容易被误诊为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关于该种疾病的产生机制, 至今仍无明确定论[3]。当前, 临床治疗该种疾病主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和β受体激动剂。这种药物对中青年患者具有良好效果, 但小儿因脏器发育不完全, 耐受性相对较差, 会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而孟鲁司特钠是临床中常应用于哮喘的药物, 可阻断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s)结合白三烯受体, 抑制生物特性, 并抑制肽素生长因子, 降低血管通透性, 缓解气道炎性反应[4-9]。研究发现, 孟鲁司特钠耐药性良好, 且使用剂量具有较大的安全范围, 毒理性指标对患者并无影响[10-13]。在此次研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治疗, 观察组患儿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7%, 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9%,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FEV1与P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FEV1与P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哮喘持续时间、咳嗽与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 相对于临床常规性治疗方法, 孟鲁司特钠治疗效果更显著, 更有利于患儿康复, 且还可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6]。

综上所述,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且可快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哮鸣音特钠孟鲁司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孟鲁司特结合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
孟鲁司特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与安全性观察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不同激素雾化吸入对小儿急性喉炎并发呼吸困难的临床疗效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抢救成功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