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硫咪唑与左甲状腺素联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儿的临床治疗应用效果

2018-01-18 02:35王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7期
关键词:咪唑体积研究组

王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主要发病患儿群为中青年, 其相关症状主要为代谢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诱因主要包括遗传以及环境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儿的发病诱因相对较为复杂, 其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明显增加, 使其表现出突眼、代谢率增高以及甲状腺肿大等[1]。目前, 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在临床治疗当中主要采取药物治疗, 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效果。其临床治疗与成年人有所不同, 在口服用药、手术切除以及核素碘治疗三种方法当中, 首先治疗方式为口服药物, 通常需要口服治疗2~3年;桥本病造成的患儿能够缩短一些, 治疗方法应该选择根据患儿的年龄、类型、甲状腺体积、药物反应、父母能够坚持以及有无桥本病等, 只是在临床药物治疗没有效果时才建议采取临床手术或者采取核素碘进行治疗[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9月在本院接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儿86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研究组中男32例, 女11例;年龄3~12岁, 平均年龄(8.5±2.1)岁;轻度12例, 中度25例, 重度6例;典型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4例, 不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9例。

对照组中男33例, 女10例;年龄4~14岁, 平均年龄(9.1±2.4)岁;轻度13例, 中度23例, 重度7例;典型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2例, 不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1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甲硫咪唑进行治疗, 3次/d, 剂量为0.5~1 mg/(kg·d), 口服, 当其病情有显著改善或完全恢复以后,逐渐减少剂量一直到2.5~5 mg/d, 连续治疗3个月。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左甲状腺素进行治疗,3 次 /d, 剂量为 12.5~50.0 μg/d, 口服 , 连续治疗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TSH水平、甲状腺体积以及治疗效果[3]。疗效判定标准:治愈:其相关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 TSH水平完全恢复正常;好转:其相关症状和体征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TSH水平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然而欠稳定;无效:其相关症状和体征没有任何改善或者明显改善, TSH水平无任何变化[4]。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治愈20例, 好转21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治愈17例,好转18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为81.40%;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前后的TSH水平和甲状腺体积情况对比 治疗前, 研究组患儿的TSH水平为(0.21±0.36)μIU/ml,甲状腺体积为(18.12±9.08)cm3,对照组患儿的TSH水平为(0.18±0.24)μIU/ml, 甲状腺体积为 (18.67±8.24)cm3;治疗后, 研究组患儿的TSH水平为(2.38±5.02)μIU/ml, 甲状腺体积为(6.72±2.54)cm3,对照组患儿的TSH水平为(1.57±0.12)μIU/ml, 甲状腺体积为 (9.34±3.68)cm3。治疗前 , 两组患儿TSH水平及甲状腺体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患儿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甲状腺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指的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造成的一种综合征, 经常伴有基础代谢率增高、甲状腺肿大以及眼球外突等相关症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儿大部分在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5]。患有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孕妇的胎儿大约有2%在出生后会呈现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这是因为母体当中高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刺激性抗体经过胎盘进入到胎儿所造成的, 患儿一般在出生后3个月的时间逐渐得到明显缓解。大部分患儿在青春期发病, 在5岁以下的患儿中较为少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儿临床过程个体差异相对比较大, 通常症状不断加重, 症状开始到确定诊断时间通常在6~12个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初期发病症状不具有典型, 进展相对较为缓慢, 经常呈现情绪不稳定, 上课思想不集中容易激惹多动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相关轻微行为改变[6-9]。目前, 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儿主要采取保守治疗,大部分由于患儿甲状腺系统处于一个发育期, 药物治疗效果对其影响相对比较小。临床一般采取甲硫咪唑进行治疗, 然而这种药物虽然可以对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及甲状腺素的合成给予有效抑制, 然而因为抑制甲状腺素, 极易反馈性刺激TSH水平分泌明显增多, 进而对甲状腺组织增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10-12], 因此, 这种药物单一治疗的效果不甚理想, 同时极易造成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现象。根据相关研究表明, 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儿采取甲硫咪唑与左甲状腺素联合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 能够使TSH值显著降低, 并且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能够对垂体-甲状腺功能给予有效调整, 实现反馈性抑制TSH的合成, 进而对甲状腺肿大给予有效控制, 同时可以使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几率明显减少[13-15]。

综上所述,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儿采用甲硫咪唑与左甲状腺素联合治疗效果显著, 可促进TSH水平恢复正常, 在临床当中得以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咪唑体积研究组
多法并举测量固体体积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聚焦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申嗪霉素和咪唑菌酮复配对几种病害的室内毒力测定研究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谁的体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