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尿路结石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8-01-18 02:35李立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7期
关键词:尿路冲击波碎石

李立萍

作为泌尿系统疾病之一, 尿路结石以青壮年人群为好发人群, 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临床在治疗尿路结石上以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为主要治疗手段, 其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 减轻患者痛苦。但该手术方式并未被大多数尿路结石患者所接受, 反而因对手术缺少了解而导致紧张心理, 进而影响了治疗效果[2]。因此, 临床做好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 以促使患者结石排出, 进而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本文作者通过对本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84例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尿路结石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及护理干预的研究, 进一步证实了护理干预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尿路结石中的应用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84例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确诊为尿路结石, 且已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42例。实验组男33例, 女9例;年龄25~60岁, 平均年龄(47.2±5.5)岁;肾结石患者18例, 输尿管结石患者24例。对照组男34例, 女8例;年龄23~62岁, 平均年龄(47.5±5.4)岁;肾结石患者17例, 输尿管结石患者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即生活、饮食、运动等方面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具体做法为:①认知护理:术前与患者沟通, 详细向患者讲解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相关治疗原理、术前须做的准备工作、术中患者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及预防措施等, 让患者能够深入了解体外冲击波碎石术。②心理护理:为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医护人员应多与患者交流, 了解患者心理, 并安抚患者紧张、焦躁心理, 促使患者增强治疗信心;同时, 医护人员应详细向患者讲解手术须知及影响因素, 指导患者分散注意力。③行为护理[3]:为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确保手术治疗效果, 应给予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气囊腰带, 通过充气压迫固定腹侧, 减小结石摆动幅度, 提高中靶率。若患者术中出现疼痛, 应以暗示语言与患者沟通, 分散患者注意力, 以降低疼痛程度。术后, 应叮嘱患者保持充足水分, 尽量做到饮水3~4 L/d, 期间可在清晨或晚上增加饮水量, 以免血尿, 并提高排石率。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①疗效判定标准:经术后2周超声或X线检查, 查看患者结石粉碎程度及排空情况,治愈:结石彻底被粉碎并已排空;有效:未彻底将结石粉碎,且5 mm以上结石仍有残留, 需复震方可排空;无效:复震3个月内仍未将结石全部排空。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②疼痛程度评定标准:0级为无疼痛;Ⅰ级为疼痛显著但还可忍耐;Ⅱ级为疼痛难忍, 需暂停手术休息。③并发症判定标准[4]:术后若患者出现轻度血尿、发热或肾绞痛, 并于2 d内缓解为手术正常反应;若患者术后3 d仍有血尿、肾绞痛, 需服用解热止痛药才能减缓发热者为轻度并发症;若存在肾绞痛、发热, 且需复震者为中度并发症;若出现肾被膜血肿、无尿及肾功能衰竭, 则为重度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轻度+中度+重度)/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愈33例, 有效7例, 无效2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患者治愈26例, 有效8例, 无效8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0.9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中疼痛情况比较 术中, 实验组患者中38例0级疼痛(90.48%), 3例Ⅰ级疼痛(7.14%), 1例Ⅱ级疼痛(2.38%);对照组患者中30例0级疼痛(71.43%), 6例Ⅰ级疼痛(14.29%), 6例Ⅱ级疼痛(14.29%)。实验组0级疼痛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术后, 实验组患者中度并发症1例, 轻度并发症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患者重度并发症1例, 中度并发症5例, 轻度并发症4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在治疗尿路结石上虽然简单易行, 但其具有噪音大等缺点, 易导致患者在治疗时更为紧张, 反而影响治疗效果。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紧张心理, 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进而提高治疗效果;术后也应合理运用护理干预, 帮助患者掌握好正确排石体位, 以促进结石排出[5-10]。本文通过研究发现,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0级疼痛比例为90.4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8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尿路结石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缓解患者疼痛,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尿路冲击波碎石
碎石神掌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
上尿路结石微创术后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防护装置粘接强度对爆炸切割冲击波的影响
武汉冲击波
能源物联网冲击波
悲壮归乡路
火车道上为什么铺碎石?
水下爆炸冲击波与气泡载荷作用下船体结构的动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