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早春大棚西瓜栽培技术

2018-01-18 11:40李信超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棚膜雌花整枝

李信超 刘 亮

(衡水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河北 衡水 053000)

衡水市立足本地实际,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广西瓜多膜种植模式,由最初的1层薄膜发展到现在的5层薄膜,西瓜上市时间由原来的7月份提前到5月份。目前已形成了大棚、中小拱棚、地膜、露地西瓜等多种种植形式,使西瓜生产逐步达到周年生产。

1 茬口安排及品种选择

早春大棚西瓜,可选择2膜(棚膜加地膜)、3膜(棚膜、小拱棚膜、地膜)、4膜(棚膜、4m拱棚、3m拱棚、地膜)甚至5膜(在4膜的基础上再增加1层天幕)覆盖,每增加一层覆盖,下瓜时间可提早7 d左右,价格也就更高,效益更好。

早春茬西瓜品种应选择耐低温、耐弱光能力强,主蔓结瓜能力强,雌花出现节位低,成瓜能力强,果实膨大迅速,果实成熟期30 d左右,成熟早,畸形瓜少,果实采收成熟度弹性较大,品质优良,并且结二茬瓜能力强,不易裂瓜,耐运输的品种。目前,采用最多的是京欣系列品种,如贵妃、京欣2号、特大京欣1号等。

多年种植的重茬地块应选用嫁接苗,第1年种植的生茬地可选用自根苗。没有育苗设施的大棚,应提前预定西瓜苗。

2 定植前的准备

没有进行越冬生产的大棚,上冻前深翻整地普施底肥,耕翻深度30 cm左右。耕翻后,按行距3 m,纵向开沟,沟宽50 cm,深40 cm,晾晒1周左右或在春季定植前,再将另一部分粪肥与土壤混匀后施入沟内镇压踩实。粪肥必须充分腐熟捣碎,否则容易引起“烧苗”。一般每亩底肥用量为腐熟粪肥(鸡粪、牛粪等)6~7 m3;硫酸钾三元复合肥50~75 kg,这些肥料中60%普施,40%集中沟施。耕翻施肥后进行精细整地,做成30 cm宽的定植沟和2.7 m的小高畦,沟内定植瓜苗,小高畦上坐瓜。这样既便于浇水,又保证了西瓜不会被水浸泡。定植前7~10 d开始扣棚膜,烤棚、增温。

3 适时定植

如采用5层覆盖,进入2月底,棚内地温稳定在l5℃以上时即可定植,每减少一层覆盖,定植时间推迟1周左右,2层覆盖的定植时间在3月15~20日。定植应选择晴天上午进行。12 m宽的棚定植4行,株距30 cm左右,每亩定植750株。定植后一定要浇足定植水。定植后随即覆盖地膜,多层覆盖的要在当天盖严天幕,并扣3 m、4 m小拱棚,保温防寒。

4 定植后的管理

4.1 缓苗期。定植后1周是缓苗的关键时期,由于此时外界气温很不稳定,风多风大,棚内温度变化较大,因此,定植后1周内要对棚膜加固,不放风,以提高气温,增加地温,促进缓苗。一般棚内气温白天保持在28℃~30℃,夜间保持在15℃~18℃。7~10 d后心叶开始生长,标志着缓苗期结束。缓苗结束后,通过早揭晚盖小拱棚膜,甚至是部分覆盖,适当降低温度,保持白天25℃~28℃,夜间13℃~15℃。缓苗期内一般不需要浇水追肥。

4.2 团棵及伸蔓期。缓苗结束后至幼苗5~6片叶,龙头伸出以前,为团棵期。这一阶段植株的生长量不大,在管理上应以中耕保墒为主,促进根系向下延伸,防止徒长,一般不需浇水。西瓜从团棵到第二雌花开花为伸蔓期。此时西瓜节间开始伸长,植株由直立生长变为匍匐生长,茎叶进入旺盛生长阶段,叶片数和叶面积迅速增长。这一阶段管理特点是“先促后控”,即从团棵到雄花开花要“促”,棚内气温白天保持28℃~30℃,夜间15℃~18℃,白天超过32℃及时放风。期间浇水1~2次,追施1次“提苗肥”,促进发棵发根,追肥以速效氮磷钾肥为宜,每亩10 kg左右;雄花开花到第二雌花开花,这一阶段要“控”,通过降低温度、控制浇水来调节,目的是控制长秧,促进坐瓜,防止茎叶生长过旺,引起跑秧化瓜。

4.3 结瓜期

4.3.1 整枝。西瓜分枝性较强,主蔓上长子蔓,子蔓上长孙蔓。生产上为了减少营养消耗,防止疯秧,应及时整枝打权。一般采用双蔓或3蔓整枝。双蔓整枝:定植后30~35 d,蔓长40~50 cm时,除留主蔓外,在主蔓的基部选留1个健壮的侧枝,其余的全部摘除,始终保持1主1副2条枝蔓;3蔓整枝:除留主蔓外,另选2条健壮子蔓,其余全部摘除。

4.3.2 定瓜。为早坐瓜、早上市,同时也为提高品质、提高单瓜重、增加总产,应选择适当节位瓜。一般不留第1个瓜,因为叶面积小,营养不足,瓜个小,易畸形,第4个以后的瓜因营养供应不足,也会影响产量。因此,生产上一般选留第2个瓜,若秧子弱,也可选留第3个瓜,为减少营养消耗,促进果实膨大,一般在定瓜后,在瓜前留15~20片叶掐尖。

4.3.3 人工授粉。人工辅助授粉是提高坐瓜率、减少空棵必不可少的措施。人工授粉一般在当天上午10:00以前完成。方法是将采下的已经散粉的雄花花瓣剥去,轻轻涂抹在已经开放的雌花柱头上,涂抹要均匀,动作要轻,避免损伤雌花柱头。

4.3.4 水肥管理。全田西瓜坐住80%左右、鸡蛋大小时浇第1次膨瓜水,并追肥,每亩15~20 kg速效氮钾复合肥(硫酸钾型)。7~10 d以后再浇第2水,亩施速效氮钾复合肥7.5~10 kg。西瓜定个后,采收前10 d左右停止浇水追肥,以利于果实成熟、品质提高,同时利于采收和运输。

5 病虫害防治

5.1 虫害

5.1.1 蛴螬、蝼蛄、金针虫。它们为害西瓜根系,幼苗期为害常造成地上部秧苗枯死;成株期为害,影响根系对养分、水分的吸收,从而影响西瓜的正常生长发育。防治方法:一是土壤处理:3%金毒·辛每亩2~3 kg,混细土10 kg,均匀撒施田间后翻犁。二是定植期防治,未进行土壤处理的田块,定植时将上述药剂用量减半,混细干土10 kg,每定植窝底撒100 g。三是定植后如发现害虫为害,可用辛硫磷灌根。

5.1.2 蓟马、蚜虫。蓟马多为害“龙头”,造成幼叶幼茎皱缩不展,影响伸蔓。蚜虫为害叶片,刺吸汁液,不但影响生长,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传播病毒病。防治方法:5%刺锉乳液2 000倍,或20%吡虫啉1 500倍液喷雾。

5.1.3 其它害虫。为害西瓜的还有瓜绢螟、棉铃虫、烟青虫、黄守瓜等,主要为害叶片、茎蔓、幼瓜。防治方法:2.5%高效氯氟氰菊酯2 000倍液进行喷雾。

5.2 病害。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炭疽病、疫病、菌核病、白粉病。

5.2.1 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防止瓜田积水,注意棚内温湿度调节,适时做好通风通气。采用小高畦栽培,防止瓜被水浸。

5.2.2 化学防治。炭疽病、蔓枯病:未发病或发病初期用百菌清或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喷雾;对已发病田块可用10%苯醚甲环唑1 000~1 500倍喷雾。枯萎病:苗期预防可用80%多菌灵1 000倍灌根,每株灌150~200 g药液;伸蔓后可用根萎停600~800倍灌根,每株浇药液250~500 g。疫病、霜霉病:对未发病或发病初期田块可用5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或72.2%霜霉威盐酸盐1 000倍喷雾;对已发病田块,可用72%克露(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喷雾。白粉病:可用30%特富灵(氟菌唑)可湿性粉剂3 000~4 000倍喷雾。菌核病、灰霉病:用50%扑海因或速克灵或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喷雾。对西瓜病害应以预防为主,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药效果好,一般要求7 d防1次,连防2~3次,同时要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使用农药,以免产生药害。

6 采收

西瓜成熟的标准,应根据品种特性及以下几个方面确定。一是根据坐瓜天数确定。二是观察卷须和果实形态变化,果实附近几节卷须枯萎,果柄茸毛消失,果实光滑发亮都是成熟的特征。三是听声音。用手轻拍果面,成熟果实发出低哑浊音。当西瓜植株85%以上的主蔓瓜采摘完毕,即可进入二茬瓜的栽培管理。具体方法参照前茬瓜进行。

猜你喜欢
棚膜雌花整枝
冬季棚室注意降湿防病
番茄植株整形的研究综述
不同光谱条件对越冬型拱棚韭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整枝与密度互作对冀棉958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大棚西瓜人工授粉技术
番茄整枝有技巧
帮花授粉
清洁棚膜新方法—— 棚膜清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