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究
——以沧州师范学院为例

2018-01-18 11:40孙旭颖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沧州师范学院应用型

孙旭颖

(沧州师范学院 河北 沧州 061001)

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崭新时代。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举措。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为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做出了全面部署,也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推向了新的高度。

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同于研究型高校,也不同于普通的职业院校,其培养的是高素质的、与社会紧密接轨的应用型人才,重在突出“应用”二字。应用型本科教育正契合社会对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有利于促进我国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沧州师范学院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其目标在于培养“靠得住”—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思想道德和职业操守,“有本事”—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用得上”—与地方行业、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沧州师范学院通过设置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开设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课,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等措施,在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素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从老专科学校升格而来的,仍存在创业观念落后、实践能力不强、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创业型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笔者针对沧州师范学院的现状,在具体分析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出适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1 优化创业教育学科建设 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1.1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进一步理清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思路和转型发展的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把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具化到学分中,把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真正把办学思路转型到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来,转到创新创业、就业上来。

1.2 重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补充创业课程内容的设置。目前沧州师范学院开设的创业类通识必修课程数量仍太少,需要集中建设一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鼓励各专业开发符合社会和学生需求、具有专业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力争做到既有通识必修课、选修课,又有专业理论课、实践课;既有网络课程,又有校内外专家授课等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

1.3 优化创业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创业型人才评价机制。鼓励授课教师把教育理论中前沿的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融合到课堂教学中,把国内外先进的创新创业理念、方法和原则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革新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可通过赛教融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考核方式,加大实践教学在创业教育评价中的比例,探索科学合理的创业型人才评价机制,尽可能实现对学生评价的多元化、丰富化。

1.4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多元化、专兼职结合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将创新创业教育的业绩纳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支持教师与企业建立长期的技术服务关系,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2 依托创业平台 开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新举措

2.1 充分利用学校创业园、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平台,创建学生与企业互通的渠道,将学生、企业和社会紧密联系起来。目前,沧州师范学院大学生众创空间建设已经形成2 630 m2的“一园两基地”格局,760 m2的大学生创业中心也已建成。由师生创办的实体运营项目已达23个,创业导师50余人,直接参与学生300余人。学校被河北省教育厅授予“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称号。

2.2 通过校企合作,开启校企育人新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以校企双方共建的实验实训室为依托,有效利用双方的师资条件,共同建立经权威机构认定的人才培训机构,开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互评、认证及就业推荐工作;第二,校企双方联合建立“实习实训中心”,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习环境和实习过程,以解决学生的实习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与就业能力;第三,为支持高校师生和企业工程师的科研及相关项目的开发工作,可由校企双方共同发起,建立科研项目奖励机制。校企双方结合自身优势,推动各自科研成果的生产力转化,实现平台与利益共享。

2.3 加强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通过定期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社团、竞赛活动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大力宣传创新创业典型,集中展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秀成果,进一步加深学校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加大覆盖面广的学科竞赛的资助力度,以赛代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鼓励各学院举办与自身专业紧密结合的学科竞赛项目,扩大影响力。

3 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加强就业创业的指导工作

以沧州师范学院为例,目前就业指导中心专兼职人员少,主要业务仍集中在发放报到证、就业协议,收集、汇总、整理、发布就业信息,举办校园招聘会等日常事务性的工作。虽然在实际业务操作中伴有就业指导的相关工作,但总体来说,专业指导功能较为薄弱。

为了保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效的监管体制和完善的创业培育服务体系必不可少。高校一方面要独立设置就业指导中心,或设立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建立健全党政办公室、学生处、教务处、团委等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形成各部门、全方位助力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合力;另一方面,扩大就业指导中心专兼职工作人员队伍,将工作重心由事务性的日常工作真正转移到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指导工作中,为大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创业、就业。

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实用教育,主要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积极探索多形式、多方位、多渠道的创新教育形式,不断完善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机制,以“应用和实践”为抓手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1]张海霞,解晨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J].教育探索,2016(6):80~83.

[2]田蕾.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J].中国市场,2016(15):174~175.

[3]边伟,刘艳蓉,梁庆军.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J].时代教育,2017(5):63.

猜你喜欢
沧州师范学院应用型
遵义师范学院作品
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沧州鸿发包装技术研究所
洛阳师范学院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