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县葡萄产业发展趋势探讨

2018-01-18 11:40吴艺华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威县销往油坊

吴艺华

(威县林业局 河北 威县 054700)

1 葡萄产业方兴未艾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威县近几年葡萄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截止今年种植面积已近7万亩,产量1.5亿公斤左右,产值超7亿元,已成为近年来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威县葡萄栽培以露地栽培为主,设施葡萄刚刚起步。主栽品种是巨峰,另外有少量京亚、维多利亚、夏黑等,主要分布于洺州镇、第什营镇、方营镇和七级镇四个乡镇,涉及村庄近百个,农户1万余户。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天津、山东、河南、内蒙等地,种植效益每亩收入能达到万元左右,群众发展葡萄的积极性很高。

2 合作组织龙头带动

随着葡萄产业的发展,威县的葡萄合作社应运而生,现在已经注册的有4个,分别是冀鑫葡萄专业合作社、洺州碧珠葡萄专业合作社、油坊葡萄专业合作社、威县国群葡萄专业合作社,另外还有一些各村自发组织的葡萄销售团体。

2.1 冀鑫葡萄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是昌黎果树研究所的试验示范基地,赵胜建教授主抓,现在主打品种是巨峰,正在试种准备推广的品种有美宝、美提(无籽)、月光5号(无籽),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山东和河南。合作社的辐射范围为洺州镇、第什营乡、方营乡等乡镇,涉及农户900余户,面积1 000多亩。

2.2 油坊葡萄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5年,前身是油坊葡萄专业协会,技术依托是北京农科院,刘教授提供技术支持,主打品种为晚熟品种巨峰和比较早熟的品种京亚,产品主要销往山东、河南、山西、北京、天津等地。有露地葡萄和部分大棚葡萄,大棚葡萄以京亚为主。经营范围主要是油坊村和宋庄村,涉及农户106户,面积300多亩。

2.3 洺州碧珠葡萄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现在的主打品种为巨峰,推广品种是维多利亚,产品主要销往湖南、湖北、广西、武汉、山东、北京、内蒙等地。合作社覆盖范围,涉及农户70多户,面积400余亩。

2.4 威县国群葡萄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6月,现在已发展100多个葡萄大棚,面积约300多亩,技术依托是衡水莱阳葡萄协会,主栽品种为藤稔、早玫瑰、维多利亚等,今年又在七级镇的西七级村做露地葡萄美国无核的推广试验。产品主要销往山西的太原、长治、临汾、河南郑州、北京、天津、山东等地,涉及农户100多户。

2.5 近年来群众自发组织的销售团体比较活跃,每个种植葡萄的村庄,都有自发联系销路的人员,他们在产供销过程中起到了中间桥梁作用,成为威县葡萄产业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3 存在问题尚待规范

目前来看威县的葡萄生产存在品种更新慢、品种老化、生产管理方面没有统一的科学规范的技术操作规程等问题,造成葡萄品质差异很大,缺乏品牌效应,没有加工企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合作社也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与效能,成为阻碍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的瓶颈。现在威县的葡萄生产多为一家一户种植,合作社仅仅提供部分农药、化肥的批零、临时的葡萄销售渠道,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没有经费,没有专门的管理组织,主要靠大户带动,缺乏统一的、规范化的组织管理。群众的生产和销售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4 有的放矢 推进标准化生产和销售

4.1 技术管理方面。针对目前缺乏科学的、统一的、完整的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管理体系,职能部门应搞好调研,通过试点示范,尽快制定并完善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管理规程,严格按照无公害果品生产的标准和要求,推广统一的技术操作规程,实现生产各环节的规范化、标准化,既要确保葡萄的食用安全,又要保证葡萄含糖量和口感等各项品质优良。另外还要引导果农发展错季葡萄,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探索设施葡萄的种植模式,尝试葡萄的提早上市及延迟成熟的栽培技术。

4.2 经营和销售环节。打破目前各自为战、分散经营、盲目生产和销售的一盘散沙经销模式,建设优质葡萄基地,做好市场定位,有针对性地打造自己的葡萄品牌,延伸销售链条,制定并完善生产销售各环节的质量监督体系,依托品牌战略,打造当地名牌,拓展市场,发展订单农业,加快农超对接步伐。

4.3 威县的葡萄贮藏产业非常薄弱,目前的葡萄贮藏仍然停留在销售外运前的预冷阶段,加工业还是空白。主攻方向一是增加冷库数量,提升冷库容量,完善冷链环节,延长鲜食葡萄的销售期限,争取从五一到春节都有鲜食葡萄供应;二是引入先进的加工企业,提高葡萄的附加值,提升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威县销往油坊
威县饼卷肉
驴磨油坊
太行明珠将方便小米粥销往28个省
远去的老油坊
老油坊
福伊特将上调销往北美的造纸机织物价格
威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研究
厄瓜多尔:香蕉售价上涨
这家企业苦练“内功”,将茶粕销往东南亚、日本、澳大利亚、西班牙等,现又进军国内虾蟹市场
闯市场有妙招 小油坊变大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