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问卷调查法实施、问题、技巧探析
——以江西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消费行为问卷调查为例

2018-01-18 16:23邹晓娟
江西农业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调查员被访者农村居民

鲁 婧,邹晓娟

(江西农业大学 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0 引言

问卷调查法(简称问卷法)是以问卷为工具,直接对被调查者收集有关资料的社会调查法[1],是调查研究中一种重要的资料收集方法。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问卷调查法进行了研究:(1)问卷法概念、特点、应用等的研究[2-4]。(2)问卷法的操作规范性研究,如问卷法实施原则、程序、技巧、注意事项和效度方面的研究[1,5-7]。(3)问卷法在一些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如对问卷法在管理学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评述[8];对问卷法在教育领域应用状况的分析[9-10];以及对旅游研究中问卷调查法应用规范的阐述[11]。(4)问卷法在农村社会调查的应用研究。因问卷法对被访对象文化水平的要求较高,不太适用于农村地区居民[1],但与村干部、农村居民交流是取得一手调查资料的良好形式,可作为问卷法的有效补充[12]。做农村问卷调查要综合考虑地形类别、经济区位、村庄不同的经济类型以及被访对象的多样性[13]。

通过对现有文献梳理发现,目前我国学界对问卷调查法的概念、原则、程序、方法、技巧及其在专业领域的应用做了较为广泛、深入的探讨,其研究观点和结果对问卷调查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但目前就行为问题的问卷调查应用研究较少,尤其是对农村居民行为问题的问卷调查法的具体实施研究文献较为少见。故本文从农村现实和农村居民角度出发,基于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消费行为问卷调查实践,探讨农村问卷调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问题,由此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法和技巧,以提升农村问卷调查的效率、效果。

1 江西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消费行为问卷调查实施过程概述

江西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消费行为问卷调查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71463027)研究的主要资料收集方法。正式问卷调查开展前进行了预调查,以检验、测量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并在此基础上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同时,对问卷调查员进行系统培训。大规模的正式问卷调查历时10个月(2015年7月~2016年4月),共完成有效问卷1204份。

1.1 调研地点选取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多段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了江西省11个地级市,根据各市规模大小,从中分别随机抽取2~7个县,共抽取样本县41个。再以距县城距离远近为标准,结合立意抽样方法,选取样本乡镇和样本村。以此为基础,调研人员遵循随机抽样原则在样本村中先后对1204个农村居民进行了食品安全消费行为有效问卷调查。

1.2 时间的安排

农村和城市的环境、居民生活习性及方式差异明显。农村以农耕活动为主要生产方式,具有季节忙时、闲时的特点。因此调研人员充分把握农业生产的周期性条件,合理避开农忙时期,挑选农闲时间进行问卷调查,保证农村居民有充足时间填写调查问卷。

1.3 问卷资料数据收取方式

鉴于江西农村地域方言差异大、调查对象——农村居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被访者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占比58.1%;35岁以上被访者占69.7%,其中教育年限9年及以下的占71.3%,6年及以下的占31.3%)、理解能力不高及问卷篇幅较长、内容结构复杂等特点,本问卷调查采取个别发放、调查员当面询问或指导填答为主、自填为辅的方式进行,以提升问卷调查效率和数据资料的信度。其次,调查人员是在辅助被访者完成问卷并现场确认完整性后再进行回收,由此确保问卷质量和后期数据统计分析工作顺利进行。

2 江西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消费行为问卷调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2.1 农村地域广,问卷调查成本高

江西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消费行为问卷调查样本地遍布江西省11个地级市中的41个县多个乡(镇)村,调查点多、面广且分散,不同样本地之间距离远、地域广,加上农村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交通不便等因素,增加了农村问卷调查的实施难度,使问卷调查前期准备、问卷调查的实施均需要投入较大的时间、精力、人力和经费,因此问卷调查实施成本高。

2.2 被访者问卷访谈配合意愿低

2.2.1 被访者不愿花费时间与精力填答问卷 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农村生活事务的繁忙性,以及当前江西农村“留守”问题的突出性,被访者不愿抽太多时间填答问卷。一方面,多数农村留守妇女不仅要承担家务重担,还要兼顾农业生产活动,压力大、缺乏安全感。在问卷调查中,不少女性被访者因手中的家务或农活拖累,不愿长时间接受问卷访问。另一方面,随着农村收入渠道的多元化,男性村民在农闲时节一般都会从事非农性劳动以获取更多收入。因此,不少男性村民觉得填答问卷既费神、费脑,又会耽误正事,故不愿花时间填答问卷。此外,许多村民虽然有充裕的时间填答问卷,但他们填答问卷的意愿并不高,因为他们认为问卷调查与自身无关,认为问卷麻烦,影响他们聊天、打牌、玩手机或看电视等活动。

2.2.2 被访者担忧自身利益安全,不愿填答问卷 首先,被访者务工报账制度是目前社会调查中的一大难题。按照财务报销制度规定,要登记被访者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及家庭住址等具体信息,并要本人签名才能获取务工酬劳。由于长期以来农村的封闭生活氛围及生活经历养成了村民胆小怕事的性格,许多村民一听说要以实名制方式填写个人信息时,就不配合调研,担心自己不小心说错什么话或信息泄露,会给自己和家人在本村生活、办事带来诸多不便,女性及年长者的这种忧虑更为明显。其次,农村居民具有较高的警惕性、防范性甚至是恐惧心理。对问卷中一些涉及评价农村食品安全服务工作的问题,被访者回答时心存顾虑,甚至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特别是从事与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被访者,质疑调查目的,担心自己的观点、态度让政府部门知道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而做出中立、正向回答,或探寻调查员的态度以寻求提示[14]。甚至是夸大积极的一面、缩小负面情况。还有一些被访者则表现出厌恶、抵触情绪,直接放弃作答。被访者不愿表达真实想法、反映实情的态度使调查员常得到“不知强为知之”的答案[15]。

2.2.3 被访者理解能力偏低,调查员通俗化解释困难 本次问卷调查是为国家自科基金项目收集第一手数据资料,为使数据信息尽可能地详细、丰富,问卷内容结构多元、题目较多、篇幅较长且涵盖不少专业性术语,完成一份问卷耗时较长(约30 min),要求被访者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在问卷调查过程中,调研人员发现,多数农村居民对问卷调查认知不足,害怕提笔做文字类事情。看到问卷篇幅和内容,就下意识地觉得答题难度大、填写问卷如同考试,畏难情绪油然而生,不少村民就直接拒绝访问。此外,调查员不熟悉调研地语言、把握不了村民的接受理解能力,在解释问卷题目时,难以做到表述简练化、准确化、通俗化,导致被访者对问卷题目含义理解模糊、产生歧义。例如在解释可追溯食品过程中涉及到的“源头”、“从农田到餐桌”等一些词汇,调查员表述时不能将学术用语转化为当地用语,反而使被访者产生了更大的困惑。被访者填写问卷时遇到几次难理解的问题往往就没有信心和耐心继续填写问卷。再者,中老年被访者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理解能力较差,而且普通话接收和表达能力也差,调研人员与其沟通交流比较困难。

2.3 被访者填答问卷易受干扰

实际调研过程并非是严密控制下的实验环境,调查员难以预测并把握所有可能性影响因素。(1)旁人的言行影响、妨碍被访者填答问卷。农村居民闲暇之余喜欢聚一起聊天、玩耍。虽然调研人员一开始就向被访者强调了独立填答问卷的要求,但身边人员的好奇围观,并且情不自禁地发表意见或与被访者交谈,往往打断和干扰被访者,左右其独立思考和判断,从而影响问卷的可信度。(2)被访者接受问卷访问时常受意外事务打断。在本次问卷调查过程中,农村小商店、小摊贩老板很乐意成为被访者,但是他们在填答问卷时,往往“一心多用”,一边填答问卷或回答调研人员的提问,一边又要应付突然来的顾客,有时还要应答外面的招呼声。被访者精力的不集中可能影响问卷调查质量。

2.4 调查员调研经验和能力的欠缺影响被访者问卷填答效果

当面访问式问卷调查是调查双方的互动过程[16],调查员的沟通方式、行为举止和素质必然会影响被访者的态度与观念。调查初期,因调研人员对农村居民习惯、行为方式不太了解,把握不住时间,问卷填答进程缓慢,严重影响了被访者接受问卷访问的信心。同时,不同的调查员对问题和选项理解存在差异,导致在解释问卷时可能会口径不统一,甚至融入主观态度、产生倾向性和引导性。譬如有时调查员不经意地先念出自己偏好或被选率高的选项,会对被访者起暗示或引导作用。

2.5 开放性问题回答效果不佳

开放性问题通常置于问卷末尾,没有选项和答案,给予被访者更多表述的机会,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创造性,但也对其知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7],需要被访者独立思考、组织语言回答。本次问卷调查的开放式问题是——谈谈您对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的建议,被访者自愿回答的积极性不高。原因在于,一是被访者完成问卷前面的题目已经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多已疲惫,失去了耐心,不愿再费神思考开放性问题。二是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不高、语言归纳概括能力不强,不太关注公共管理问题,因而对农村食品安全治理问题不甚了解甚至是陌生,加上概念较为抽象,因此被访者很难提出对策建议,即使回答也多是重复前面的选项,开放性问题的作用和效果未能有效发挥。

3 农村问卷调查问题的处理技巧

3.1 甄选调研人员,做好问卷调查技能培训

首先,正式问卷调查前要挑选调查员。最好选择掌握社会调查知识、具备社会调查基本素质、拥有社会调查经验及技巧的人员。同时,在选择调查员时,应坚持自愿原则,挑选那些对调研问题感兴趣、做事积极认真、能吃苦耐劳、有责任感且沟通能力强的人员。其次,必须对调查员进行全面、细致的培训,培训内容应兼顾业务与思想两方面[18]。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消费行为问卷调查培训内容包括调查目的、方法、问卷内容、专业术语、突发问题的预防和应对措施,落实各调查员的具体任务,并进行问卷调查模拟练习。调查者只有掌握并遵循调查的基本要求、实施程序、清楚理解问卷内容及专业知识,同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才能在调查过程中灵活变通、应对调查过程中各种困境与难题、提高调查效率。

3.2 建立信任,提升被访者合作意愿

取得信任、激发其兴趣是提升被访者合作意愿、促进农村问卷调查顺利开展的前提。合作意愿包括积极接受问卷访问、主动反馈及真实答题。

3.2.1 亮明身份、显示诚意,消除被访者的防备心理 (1)带好相关证明、证件。身份信息明确才能增加信任感。因此,在问卷调查正式进行前,调研小组应到单位开好调研证明,并设计、制作好“调查证”,在证件上注明调查员所在单位、身份、身份证号或学号、粘贴调查员照片。要求每位调查员在调研中必须配带调查证,并随身携带身份证、学生证。本次问卷调查中,单位在江西农村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得被访者一看调查员佩带的证件上单位名称,马上就产生了一种亲切感。同时,调查员应向被访者强调问卷资料只用于学术性研究及信息的保密性,以消除被访者的担忧。(2)注意穿着、言行的合宜性。调查员穿着不宜过于正式,应尽量休闲、整洁,又贴近农村生活。同时,语言要亲切、通俗,态度要友善,以拉近双方距离。如调查员在问卷访问开始前,先与被访者以聊食品购买常识、活动等既切合调研目的又容易引起农村居民关注的话题,可消除对方的陌生感和排斥心理。(3)以报酬或礼品回报被访者的付出。被访者填答问卷是一种劳动的付出,要消耗他们一定的体力、脑力和时间,而且具有一定的机会成本,理应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因此,调查员在问卷访问前就应说明完成一份问卷会给予礼品作为回报,由此提高农村居民的收益感,增强问卷调查的正规性[19]。此外,为防止被访者因排斥务工报表的填写而拒绝问卷访问,可在他们填完问卷后再要求他们填写。通过上述举措,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被访者的防备心理、获取信任,进而提升合作意愿。

3.2.2 巧用熟人关系与行政资源 考虑到农村环境的陌生性及农村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识,调查员运用熟人关系和行政资源调动农村居民参与问卷调查、提高合作意愿。(1)由个人交互关系(即熟人关系)所形成的熟人社会是建立在血缘和地缘关系之上的熟人认同和信任,在农村表现尤为显著[20]。本次问卷调查通常做法是通过熟人(如课题组成员的亲戚、朋友、同学等)直接联系或间接联系样本村。直接联系方法是由熟人带领直接入户调查,或者寻找人员聚集的地方,诸如村镇商店、诊所等,由熟人向村民介绍调查员并说明调研目的,进而展开问卷调查。间接联系方法是由熟人出面找其当地朋友作向导进入样本村调研。(2)巧借政府资源。即通过官方的许可与支持,如政府相关部门、村委会领导干部等,自上而下地逐级深入[21]。这样能增强调查的合法性、迅速获取被访者信任、减少拒访现象的发生,适用于学术性调查研究[22]。即事先由课题负责人发函联系好当地政府部门的相关领导或工作人员,让其通知样本村村干部或村里影响力强的村民,由他们召集被访者集中填答问卷。借助行政资源开展农村问卷调查,一要向官方人员说明抽样原则,避免立意抽样。二要避免官方人员的行政地位、权力的影响给被访者造成无形压力,导致回答失真。

3.3 事前准备、事中用心、事后交流总结

农村问卷调查是动态发展的过程,调查员要灵活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情况,而调研过程中的客观影响因素可以通过调查者的主观能动性改变[23]。

3.3.1 熟悉问卷内容、了解调研地情况 调查员扎实的准备工作是问卷调查顺利实施的基础。首先,调查员要尽可能多地阅读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消费行为和问卷调查法的相关文献。同时,调查员要研究、熟悉问卷内容,理解其中的概念、专业术语、相关知识,力求在实际调查过程中能对各问题做出标准化、简章化、通俗化的解释和答疑。其次,调查员应通过广泛而多样化的渠道充分了解所要调查村落的环境、人文文化、风俗习性及主要禁忌等背景情况,由此规划调查路线、安排好调查时间,与被访者进行良好沟通,有效应对各类突发状况。

3.3.2 把握与农村居民的沟通技巧、用心沟通 语言是实现良好互动的媒介[24],而良好的态度和必要的尊重是搭建沟通桥梁的基础,更是获得被访者理解与信任的一剂“良药”。调查员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农村居民情感淳朴,若能形成良好的情感互动,调查便能顺利开展。首先,调查员应礼貌、平等待人,尊重被访者。同时,应换位思考,了解调研地农村居民行为、习惯特点,用心寻找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其次,调查员发放问卷时最好采用“向您了解食品安全消费情况”等贴近生活的表述方式,以减轻被访者心理负担和顾虑。要尽量简单、明了、通俗地解释问卷题目和选项含义,强调答案没有对错、好坏之分。此外,调查员应始终秉承“价值中立”原则,避免倾向性、暗示性提问以及个人态度观点对被访者问卷填答的影响[25]。

3.3.3 细致揣摩被访者的心理活动 首先,根据我国农村的乡土社会特点,此次问卷调查恰当地利用了从众效应和示范效应。在一些农村居民活动比较多的场所,如乡镇卫生院、村诊所、村商店等地点发放问卷,先让接受问卷访问意愿高、看起来影响力较强的农村居民填答问卷,由他们带动那些迟疑的旁观者随之也加入问卷访问行列。其次,及时消除被访者随意填答或半途而废的心理。在问卷调查过程中,调查员要留心观察被访者填答问卷的神态、倾听他们的话语。被访者遇到专业性术语或敏感问题时,往往会迟疑、回答语句含糊甚至失去耐心、想放弃作答。一旦发现这类情况,调查员立即进行安抚并通过解释、转换提问方式或鼓励等方法,以使被访者继续填答。

3.3.4 掌握提高开放性问题回答率的技巧 一方面,开放性问题没有选项,需要被访者自主思考和归纳作答,填答率不高是社会调查中的普遍现象,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村居民回答起来更是困难。但另一方面,开放性问题能够扩充和深化调查内容,是对问卷封闭性问题信息的有益补充。要提高开放性问题回答率,调查人员应当依据农村居民的心理特点,遵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原则,从浅显易懂的问题入手,鼓励被访者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问及“改善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的建议”时,可先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现状、问题和原因等角度出发,鼓励被访者发表意见与想法,调查员代其归纳填写。还可在被访者边填答封闭性问题边发表意见时,适时融入开放性问题,让被访者不经意间回答开放性问题,调查员将其观点归纳并记录。

3.3.5 及时交流、总结经验、提升应变能力 问卷调查不仅仅是一项资料收集工作,也是调查员不断积累调研经验和成长的过程。因此,当每天(次)的问卷调查结束后,首先,调查员要进行自我总结。每个调查员要撰写调研心得,归纳总结当天(该次)问卷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障碍、经验及感想。其次,要召开调研小组交流会。每次问卷调查工作结束后,调研小组负责人应召集调查员一起,交流各自在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难题及应对方式,讨论问题解决方法、技巧,总结经验,强调下次调研注意事项,由此提高调查团队整体的调研水平和效率。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江西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消费行为问卷调查的实践,总结了农村问卷调查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经验和应对技巧,由此,课题组调研人员体会到了农村问卷调查实施的艰巨性和挑战,并深化了对农村居民行为问卷调查法的认知。但本文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本次农村问卷调查内容以行为问题为主,只对农村居民行为方面的问卷调查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没有涉及农村社会、政治和管理等敏感性问题。因此今后应当加强农村社会调查法的广度和深度方面的探究,同时,也需要更多学者开展对问卷调查法在农村社会、政治、管理等方面的运用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

猜你喜欢
调查员被访者农村居民
提升乡村社会调查员素养浅析 以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员为例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云南富民县农村居民高血压的变化趋势及与肥胖指标的关系
被访者驱动抽样法在中国退役运动员群体调查中的应用
人物新闻采访报道应用情感引导的策略分析
简析双城区病虫害乡村调查员管理办法
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出租车司机、餐馆服务员成债券买家秘密“调查员”
建立社会调查员制度,深入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教育活动
俄罗斯农村居民就业、收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