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探究

2018-01-18 10:10汤立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2期
关键词:学习素养高中地理问题

汤立娟

摘 要:地理作为高中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变革。地理学科由于自身特性,知识较为复杂、抽象,学生学习难度较高,而传统教学方法局限性较大,忽视学生主体地位,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就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进行分析,深层次剖析其中的问题,以求提出合理的措施予以解决,以求推动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持续深化。

关键词:高中地理 学习素养 问题

高中地理教学中,尽管相关教学活动发生了不同程度上变化,但仅仅是为了迎合新课标改革要求,但是其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尤其是部分年长的教师教育理念陈旧,仍然是以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制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长此以往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制约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持续深化。加强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研究,提出合理措施来解决其中的问题,可以为后续相关教学提供参考。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

1.教学目标模糊不清

高中地理教学中,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在新课标下除了传授知识以外,还要注重学生智力培养。但是,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局限在知识传授,却忽视了学生的知识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由于教学理念陈旧、滞后,为了帮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可观成绩,在高一就开始向学生传授万能答题模板,极大的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展和培养,导致学生的学习方法愈加僵硬[1]。新时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培养是主要教学目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教学内容衔接不当

初中和高中阶段联系较为密切,由于教育理念陈旧导致初高中教学内容陈旧、滞后,制约学生的学习能力全面发展。部分地区甚至为了直接取消对地理课程的考核,缺乏足够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地理基础薄弱。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地理学习跨度大,知识较为抽象复杂,知识点的迁移性强,教材内容覆盖范围狭窄,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丰富和补充课堂教学知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严重影响到学习效率提升。尤其是高中地理必修课程中自然地理知识众多,知识点之间的潜在逻辑性较强,对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可能加剧认知负荷和心理负担,制约学习效率提升。此外,实际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强调地理知识回归现实生活,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理念束缚和影响,过分局限在课本知识传授,却与实际生活之间产生较大的隔阂。教师对于实践活动重视程度不高,即便学生学习效率较高,但是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却显得无所适从[2]。

3.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新课标背景下,传统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是高中地理普遍存在的问题。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强制性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未能作出合理的评价。这就导致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无法灵活应对,制约学习效率提升。此外,还有部分教师过分强调成功教学模式的应用,忽视地理学科自身特性,盲目将其放入标准化教学程序中,诸如,盲目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却未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合理分配任务,设计合理的评价标准,导致分组合作学习模式流于表面,影响教学效率。

二、新课标系高中地理教学改善措施

1.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应该结合实际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进一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应该深入调查和了解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将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有机整合在一起,注重学生思维能力锻炼的同时,结合实践归纳和总结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教师应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中编制合适的试题,明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基础上,针对性开展地理教学活动。

2.丰富教学内容,挖掘教学内容潜在联系

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该立足实际情况进一步推动教学理念创新,归纳和总结学习知识,引导学生知识迁移,循序渐进学习地理知识。加强初高中知识的潜在联系,挖掘自然与人文特点,引导学生及时复习所学知识,加深知识理解和记忆,提升學习成效[3]。更为关键的是,应该加强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的联系,鼓励学生可以走出课堂,积极参与到课外实践活动中,以便于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把握知识契合点,挖掘地理知识点潜在联系,优化课程结构的同时,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选择合理的学习方法,提升高中地理学习效率和质量[4]。

3.转变师生角色,优化教学过程

为了可以迎合新课标改革要求,应该转变以往课堂上的师生角色,进一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编制合理的教学方案。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掌握民企给的教学思路,避免过分追赶进度强制性灌输知识。此种方法将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滋生厌学情绪。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对地理教材深度挖掘,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切实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学中,为了迎合新课标改革要求,应该进一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推动教学理念创新和完善,改进地理教学内容的同时,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学习空间,以便于提升地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英.拉萨市高中地理翻转课堂辅助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西藏大学,2017.

[2]方正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23(20):277-278.

[3]高江海,朱学尧.“微课程”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1(14):62-63+66.

[4]郭立霞,张莉.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农业区位因素”一课为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8(03):48-51.

猜你喜欢
学习素养高中地理问题
如何让手抄报成为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平台
谈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的培养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