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时间,您知多少?

2018-01-18 10:10曹建强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2期
关键词:经线向东零点

摘 要:日界线专题是高中自然地理的重难点之一,本文从高考复习资料中频繁出现的日界线专题出发,联系现实生活和实际情况,分析了日界线专题中普遍存在的理解误区,从而让师生更清晰地认识日期变更的问题。

日界线问题是高中地理学习中的一个重点之一,也是一个难点。高中地理教材仅用一幅图和两句话对日界线进行了解释,而教辅资料中涉及到的日界线问题却很难用教材中的解释来解决。所以教师也只能是针对题目来思考答案,借助教辅中的解释来给学生讲解,未曾思考过题目本身是否存在问题。

引起我对日界线问题重新思考,是缘于高三备考中一个学生的疑问。学生问我:当全球日期均为2013年5月13日时,北京时间是多少?这其实是日界线问题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我解释道:当全球只有一个日期时,说明两条日界线重合,也就是180°经线地方时为零点,便可推算出北京时间为5月13日20:00.看似一个并不复杂的问题,学生却提出了强烈的疑问:当180°经线进入零点时,180°经线不就进入了新的一天5月14日了吗?全球不可能只有一个日期呀?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疑问,我开始竭力辩护“真理”,道:5月14日零点也就是5月13日24:00,这一天仍然没有结束。学生继续反驳:可是您看电子表、电脑、电视上的时间变化,零点时刻敲响之时,日期是同步变更的,不会出现24:00,更不会在24:00之后1秒才变更日期。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当鲜活的实例和“真理”发生冲突时,我只能承认事实。所以,最终还是學生说服了我,我们初步了达成统一观点:当北京时间为5月13日20:00时,180°经线为5月14日0:00,其余各地均为5月13日。

这位学生把课本知识联系实际,是值得我们赞许的,也让我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以上观点又是否符合现实情况呢?之后,我又对日界线问题重新进行了以下一番思考。

其一,由于国际日界线并非与180°经线完全重合,在俄罗斯最东部、阿留申群岛、大洋洲等地有明显弯曲,就会出现地球同一时刻存在3个不同的日期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当零点经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弯曲的地方相交时,就会出现同一时刻存在3个日期的情况。

其二,如果以上观点成立,我们教材中的另外一个观点就又不成立了,即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就存在争议。如下图所示:

红色这条经线的A点为13日,B点为14日。

其三,日界线专题复习中,屡见关于比较新一天和旧一天范围大小的题目,解题的方法也比较简单,找出地方时为零点的经线,计算其与180°经线的经度差,即可确定新一天和旧一天的范围。然而现实中,一个国家或地区采用的时间是统一的区时,如中国各地均采用东八区区时,也就是说当120°E地方时进入零点时,中国各地均进入了新的一天,包括远在最西端73°E的疆土。而若按地方时0:00作为自然日界线的话,显然73°E仍在旧的一天。每个国家和地区的范围不同,采用的标准时间也各异,又怎能计算出全球新一天和旧一天的范围大小呢?如2006年重庆文综卷第二题,如下: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当地时间2006年4月18日10时50分左右(以10时50分计)到达西雅图(西八区。当地采用夏令时,即比区时提早1小时的时间),开始了为期12天的对美国等国的国事访问。据此回答:

2.此时在赤道上,属于东半球并与西雅图在同一日期的白昼范围是( )

A、20°W向东到2°30′E

B、20°W向东到92°30′E

C、2°30′E向东到92°30′E

D、92°30′E向东到160°E

基于以上思考,我觉得在日界线专题复习中,对相关题目应重新编排,对关于新旧日期范围大小的题目,模糊不清,应进行回避。

作者简介

曹建强(1983.11.04—),男,汉,湖北黄石人,咸宁学院2003级本科毕业,宜昌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学校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地理教育。

猜你喜欢
经线向东零点
我的爸爸
赶集归来
高考地理中关于日期比例问题计算的探讨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科数学第21题的五种解法
一类Hamiltonian系统的Abelian积分的零点
于向东
为什么春节联欢晚会从晚上8点开始?
火车向东
可以选取无限远点作为电势零点的充分与必要条件
专项突破:日界线与日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