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传承创新 实业报国

2018-01-21 17:35刘秀
中华儿女 2018年24期
关键词:石磊微电子专项

刘秀

他凭借灵活的经营思维,把企业做成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他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使企业成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骨干承担单位。他拥有敏锐的发展眼光,积极并购国外先进封装产能和技术,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他就是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石磊。

身为“创二代”的石磊,1997年大学毕业后,并没有直接进入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而是被父亲“放逐”到深圳、上海等城市,自己跑业务,直面市场。直到2006年,石磊才到集团旗下的华达集团,负责日常经营管理。2008年底,石磊才正式进入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石磊接手管理通富微电后,他怀揣着产业报国的坚定信念,带领企业走上了一条新时期的创业之路。

以人为本

石磊正式进入通富微电之时,“正好赶上国家开始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对我们来说是个很好的机遇,更是挑战”。那时候的通富微电在国内是一流企业,但他放眼国际,看到自己的产品仍处于中低端。

到底要不要转型?转型,要花很多钱,市场有很多不确定性;不转型,也许就是温水煮青蛙,慢慢被淘汰。“最终我们成为南通第一个参与国家级科技重大专项的企业,还是民企。”石磊说,就跟父亲当年主持晶体管厂改革时一样,抱着“找死也要搞”的信念,开始了大投入、大改革的时代。

石磊讲到,通富微电虽然已经位居同行业前列,但是如果固步自封,那么迟早会成为“恐龙”,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之中。只有不断实现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不断颠覆自己才能避免被行业颠覆。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通富微电非常依赖于高端研发人员的引进,因而“以人为本”显得格外重要。石磊说,加强团队建设,持续引进国际化管理人才,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利用国内外资源提高自己的经营绩效至关重要。

擔任总裁后,石磊几乎有三分之一的工作时间用于引进各方面的高端人才。如今,企业60%以上的中层管理人才为外地和外籍引进,高管更是高达80%以上。除了引进和培育高端技术人才,通富微电同样注重推动技术研发、管理观念、发展思路的变革与创新。

创新发展

在石磊看来,中国要想从制造大国升为制造强国,提升创新能力是最大的关键。因此他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他通过“借助外脑”,实现人才、技术“融智”,不断提升自身研发能力,形成了自己的技术创新团队。

通富微电先后与中科院微电子所、微系统所、清华、北大等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近几年来,石磊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开发新产品30多个;以第一完成人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南通市科技进步奖10多项;获得国家、省认定重点新产品28项,实现项目新增产值89亿元;申请专利103件,获授权发明专利43项,获南通市专利金奖;发表论文8篇,被SCI、EI收录各1篇,在国际行业大会上作报告数十次,在封测行业形成巨大影响力。

公司先后承担了“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先进封装工艺开发及产业化”“国产关键设备、材料应用工程”和“高集成度多功能芯片系统级封装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并成功开发SiPBGA(Two Block+Cu Wire)、PBGA、FCBGA等多项核心技术,有力推动了我国先进封装测试技术的产业化,实现了专业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综合水平多项“中国第一”的目标。目前,通富微电拥有六大生产基地,成为本土半导体跨国集团公司、中国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领军企业。

石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产业报国是公司的使命,亦是父亲创办企业的初衷,现在已成为他肩负的重任。“我们将永不停息对创新的追求,力争通过10年左右时间,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水平,争取让通富微电进入全球前三,成为真正世界级的全球封测企业。”对于未来发展,石磊充满信心。

猜你喜欢
石磊微电子专项
基于企业需求的高职微电子人才培养路径
阙 题
亲爱的,你现在可以求婚了
基于人才培养需求的微电子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昔日创客的美丽蝶变
灵动微电子秋季发布会成功举办,引发产业热捧
樟脑丸的味道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