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平板试验评价冠状动脉狭窄与心肌缺血的相关性分析

2018-01-22 02:06郭洪山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0期
关键词:导联持续时间平板

郭洪山 池 琦*

(1 辽宁省抚顺矿务局总医院循环一病房,辽宁 抚顺 113000;2辽宁省抚顺矿务局总医院影像科介入病房,辽宁 抚顺 113000)

为了进一步评价冠状动脉狭窄与心肌缺血的相关性,本文筛选出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的3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筛选出3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行冠状动脉CT、心电图检查等确诊,符合8年制内科学相关诊断标准[1]。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52~83岁,平均(65.1±4.4)岁。根据血管狭窄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成研究组1(冠状动脉狭窄<50%)、研究组2(冠状动脉狭窄50%~75%)、研究组3(冠状动脉狭窄>75%),每组各10例,对比三组患者的基线情况,差异不大(P>0.05),可进行临床数据比较。

1.2 方法:应用CASE-8000型活动平板仪(美国GE-Marquttee公司),运动方法采取改良版Bruce方案。参照《心电图运动试验指南》标准,分别在患者试验前与试验中、试验后的每2 min取立位或卧位测量血压,试验时若发现血压异常变化,则及时测量血压;同时监测12导联心电图,达到运动终点时即刻记录心电图,试验后每2 min记录1次心电图,直到指标恢复运动前为止[2]。监测指标包括心电学指标(ST段压低时间、ST段压低持续时间、ST段压低程度、ST段压低导联数目)、血流动力学指标(最高收缩压、最大心率、最大SBP×HR乘积,运动总时间)。

1.3 试验结果判定:运动平板试验的阳性结果判定标准:①无病理性Q波导联,试验中或试验后产生ST段弓背升高≥0.1 mV,且持续时间超过1 min;②试验时诱发心绞痛;③R波为优势导联,试验时或试验后的ST段缺血型下降≥0.1 mV,且持续时间超过2 min,试验前ST段下降者在试验时再下降≥0.1 mV且持续时间超过2 min;④试验时血压降低≥10 mm Hg,或伴有全身反应[3]。

1.4 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 19.0系统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用%、(±s)表示,进行χ2、t检验,P<0.05说明差异较大。

2 结 果

2.1 三组患者的病变部位对比:研究组1的单支病变率与多支病变率分别为20.0%(2/10)、80.0%(8/10);研究组2的单支病变率与多支病变率分别为20.0%(2/10)、90.0%(9/10);研究组3的单支病变率与多支病变率分别为10.0%(1/10)、90.0%(9/10);三组对比差异均不大(P>0.05)。

2.2 三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率对比:研究组1的冠状动脉狭窄率为(32.1±4.0)%,研究组2的冠状动脉狭窄率为(67.6±4.2)%;研究组3的冠状动脉狭窄率为(85.7±4.5)%,研究组3>研究组2>研究组1,三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

2.3 三组患者的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结果对比:研究组1的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率20.0%(2/10),研究组2的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率60.0%(6/10),研究组3的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率90.0%(9/10),三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

2.4 三组运动平板试验阳性患者的ST段下降情况对比:研究组1患者的ST段下降出现时间、持续时间以及幅度分别为(712.3±202.8)s、(425.4±200.6)s、(1.9±0.9)mV;研究组2患者的ST段下降出现时间、持续时间以及幅度分别为(602.1±210.5)s、(521.3±205.0)s、(2.1±1.2)mV;研究组3患者的ST段下降出现时间、持续时间以及幅度分别为(502.7±226.1)s、(606.3±195.9)s、(2.3±1.1)mV;三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

3 讨 论

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慢性病症,其病死率非常高。冠心病是一种因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等因素所致的一种心脏病,冠状动脉狭窄与心肌缺损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传统观点认为,冠状动脉狭窄与心肌缺损的关系是直接对应的,近几年的研究却认为冠状动脉狭窄和缺血性心脏病并无一定的关联性[4]。基于此,本研究对3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运动平板试验,根据血管狭窄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三组,结果显示,在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率的对比上,三组的阳性结果分别为2、6、9例,提示冠状动脉狭窄<50%的患者也可能出现心肌缺血症状,冠状动脉狭窄为50%~75%的患者不能完全排除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狭窄>75%的患者不能完全确定会出现心肌缺血症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三组运动平板试验阳性患者的ST段下降出现时间、持续时间以及幅度对比,差异均较大(P<0.05),提示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运动平板试验中ST段下降的出现时间、持续时间以及幅度均有所差异。

综上所述,运动平板试验在诊断心肌缺血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冠状动脉狭窄与心肌缺血无正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王士芳.平板运动试验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2):1346-1348.

[2] 刘爱国,付喜文,宋玮,等.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心肌缺血总负荷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8):2088-2089.

[3] 汪玉宝,唐世琪,徐广,等.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应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诊断的效果及临床价值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3):127-129.

[4] 邵静,李宁.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和64排128层CT评价心肌缺血和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6,14(2):163-165.

猜你喜欢
导联持续时间平板
回旋支闭塞引起孤立Ⅰ、aVL导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并文献复习
属于你的平板电脑
平板对缝焊接视觉跟踪试验及异常数据分析
出彩的立体声及丰富的画面层次 华为|平板M6
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分析
近10年果洛地区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多类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导联选择方法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