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智慧张力 促进情感灵动

2018-01-22 00:16周璟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

周璟

【摘 要】在最近一段时期,教学开放已在校园内形成共识,并且呈现出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态势。然而,从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各种各样的“伪开放教学”或“半开放教学”等现象实在不容小觑。比如,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人误以为课堂上补充讲解一些教科书以外的知识就是开放,有些人误以为布置一些活动性作业就是开放,还有些人误以为组织一些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就是开放……其实不然!完全意义上的开放应同时体现在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上,而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都要进行全面、深入地开放。正因为如此,如果听之任之,不仅很容易把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教学”引入误区和歧途,而且会严重伤害广大师生的改革热情和教学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开放性教学策略;智慧与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33-0054-02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就是为了培养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实用型人才。当前,实用型人才的基本标准就在于同时具有开放意识、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而且是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开放意识是前提条件,实践精神是关键方面,创新能力是核心因素。“开放型社会呼唤开放型发展,开放性教育催生开放性教学。”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责任者,广大基层学校及其教师首先应当高度重视开放,而且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意识和能力认真落实在各类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从而为促进他们的自主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发展逐步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源源不断地注入一些新鲜的活力元素。

语文学科具有多向性、综合性、联系性等基本特征,如果缺乏以生活化为主的开放元素的涵养和滋润,它就会因此而逐步走向“镜花水月”“无本无源”的枯萎境地。与之相应的是,积极开展豐富多元的开放型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不断地丰富课程内容,活化教学形式,拓展学生视野,增加教学厚度,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用结合,更好地进行实践和创新,从而有利于不断培养他们的语文学科素养和基本核心素养。就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如何开展令人期待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呢?笔者拟就如下几个方面尝试展开讨论:

一、善于在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上实行全面开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上的开放,就没有行为上的开放,同样,没有开放性教学思想,即使形成了开放性教学目标,也难以取得令人期待的实质性效果。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组织开放性教学活动,就必须要在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上实行全面开放。比如,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真正把学生视为教学活动中的民主合作者和平等互动者,自觉、主动地把教师角色转化为导师角色,把教学行为积极转化为导学行为。再如,从教学目标和任务来说,要始终本着“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注重坚持“战略指向与战术指导并举施行”的基本原则,善于把“启智与益能”“传道与传知”统筹兼顾起来,从而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赢得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两小儿辩日》诵读欣赏为例,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弄懂“日大日小”“日远日近”的自然现象和科学道理;另一方面,要注重挖掘“两小儿”认真观察和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行,以及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精神和谦逊、朴素情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开放性教学中赢得“教书育人”的综合效益。

二、善于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上实行全面开放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就是说,无论教学形式还是教学手段,它们都是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直接服务的,应当而且必须随着后者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是课程教学活动体系中最善变化、最为活跃的重要因素。比如,对于《春》《济南的冬天》等精美短文以及古诗词之类的语篇,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自主性“阅读与感悟”形式为主;对于《皇帝的新装》《孔乙己》《范进中举》《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等情趣性、故事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语篇,可引导学生以自主性“阅读、探究、辩论”形式为主,还可根据实际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积极有效地开展角色模拟或课本剧等表演活动;对于《背影》《甜甜的黄土》《人琴俱亡》《我的母亲》《父母的心》等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语篇,可引导学生结合自我认知和实际经验,积极开展以生活链接为主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再如,对于《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等语言文字性描述较强的语篇,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呈现相应的实际景象,在图文互动中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对于《口技》《长征组歌(两首)》《七律·长征》等语篇,则可借助多媒体提供喜闻乐见的视听盛宴,从中攫取不容忽视的情绪智力效益。

三、善于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实行全面开放

有人说,过去教科书是语文学习的全部内容,如今社会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教科书。在学校教育中,教学内容既是课程活动中的客观对象,又是影响教学厚度、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基础教材固然是从事课程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然而“语文教材无非就是几个例子”,尤其在开放性教学形势下,它已经难以满足实际教学和学生发展的全部需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不断丰富课程内容,积极拓展学习视野,努力增加教学厚度,从中赢得丰富多元的开放性教学效益。以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为例,比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可将之与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第2自然段进行整合教学,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并切实体悟各自的“色彩美”(“红、粉、白”与“深深浅浅的紫”)、“形态美”(“像眼睛、像星星”与“像瀑布”)和“状态美”(“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与“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在如此“1+1>2”的整合式教学中,既让人看到了花之绚丽,又让人感受到生命力的顽强和美好。此外,还可在与社会生活、大自然、学科整合等多元化途径中实现开放教学。

四、善于在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上实行全面开放

在学校教育中,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是课程活动体系中不容忽视且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教学管理有利于产生良好的教学效益,合理的教学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不仅如此,教学管理是否科学,教学评价是否合理,既是教师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的着重反映,又是考量师德、师风优劣高低的重要标准。以课堂教学管理为例,我们往往采取“多人小组讨论+集体交流评价”的活动方式,这种“多人学习小组”应当讲求以学生自愿为主、以教师指定为辅相结合的搭建原则,前者主要是为了迎合相互之间的学习需要和内在意愿,后者主要出于合理搭配、优势互补因素的考虑。课堂活动应有时间的限制,但有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而留有一定的弹性,否则就会让活动效果大打折扣。再如“教学评价”,教师要善于把“教师评学”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相结合,把“个体评价”与“群体(如学习小组)评价”相结合,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尤其对于学生的独特见解和个性感悟,既不要“强势统一”,也不能横加指责或一味否定,而是要以“激励、唤醒、鼓舞”为主,多加肯定并给予一些必要性保护。

综上所述,开放性教学是一项常说常新的艺术性实践工程。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只要善于以“教学思想与目标开放”“教学形式与手段开放”“教学内容与过程开放”“教学管理与评价开放”为基本途径,我们就会在善教乐学中构建富有良好活力的开放性课堂。

(编辑:朱泽玲)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运用生活元素调动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的策略
加强教学资源开发,活跃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
论初中语文作业设计